超声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马蹄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9-12-10姜玉良
姜玉良
(沂南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300)
肾结石时由于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及氨基酸等在肾脏内异常聚集引起,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隐痛或钝痛等,影响患者健康。而马蹄肾结石是肾结石的一种,传统方法多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远期预后较差,复发率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一种新手段,能够有效将结石粉碎成粉末状,然后再通过尿液冲刷将其排出体外。本课题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马蹄肾结石患者60例,探讨超声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马蹄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马蹄肾结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21~68岁,平均(39.53±4.67)岁;结石直径为0.5~2.9cm,平均(1.52±0.36)cm。观察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1~68岁,平均(39.75±4.83)岁;结石直径为0.4~3.1cm,平均(1.57±0.43)cm。入选患者均经B超、腹部CT等确诊为马蹄肾结石,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批准下完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排石通淋口服液治疗:给予排石通淋口服液(黑龙江省林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B20030003)口服50ml/d,早晨空腹服用20ml,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分别服用10ml,连续治疗15d。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术前伴糖尿病、高血压者先予以对症治疗,术前1d口服缓泻剂完成肠道准备,术晨空腹,术前30min口服止痛药。取俯卧为姿势,B超引导下确认结石的位置,将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参数设定为:电压100~1700V,冲击波频率2500次/min,碎石为30min,每次碎石应间隔两周。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 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1次后肾结石完全排出者23例,1次治愈率为76.67%,7例患者治疗1次后部分结石排出,经过2~3次治疗后完全排出体外,总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1次后肾结石完全排出者12例,1次治愈率为40%,其余18例患者通过增加用药疗程,有5例肾结石完全排出,总治愈率为56.67%,13例改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有22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血尿,发生率为73.33%,与对照组的70%(21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肾绞痛4例,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11例)(P<0.05);两组均未发生肾被膜下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3 讨论
马蹄肾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融合肾,好发于男性,由于其结构较特殊,患者多伴有肾积水、肾炎、肾盂炎、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其中肾结石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药物保守治疗是马蹄肾结石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疗效并不理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一种非侵入式的结石治疗新技术,可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然后通过多饮水排尿、药物解痉、加强运动等方式促进碎石排出体外。本研究中,观察组一次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多数患者经过1个周期的治疗后能将碎石排出体外,其余患者经过数周的治疗后能将碎石陆续排出。此外,该疗法无需手术,安全性较高,罕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肾被膜下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好。由此看出: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用于马蹄肾结石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疗效理想,且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较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