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l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临床价值对比
2019-12-10吕德永陈晓斌
吕德永 陈晓斌
(泗洪县中医院放射科 江苏 宿迁 223900)
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是组成膝关节的重要部分,一旦出现损伤,会严重影响到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正常发挥,不仅如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规范治疗,还会出现畸形愈合,影响到患者预后[1]。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类型的明确诊断与鉴别是确定治疗方案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结合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接诊的60例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探讨CT、MRI对其诊断价值,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7年3月—2018年3月,病例数:60例,女性37例,男性23例,年龄15岁~77岁、平均年龄(45.92±6.18)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25±0.46)个月。所有患者最终均经过关节镜明确诊断,其中57个关节软骨损伤、63个膝半月板损伤,不同患者均明确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CT、MRI检查资料完整。
1.2 方法
仪器设备:CT:西门子Emotion 16;MRI:贝斯达磁共振,型号为BSSDA 035。
CT平扫:告知患者配合要点,采用仰卧位,足先进,双下肢伸直并拢,足尖向上,双足跟连线与检查床中线垂直,双上臂抱头,检查参数为:层厚3mm,层间距0.6mm,矩阵采用512×512,对膝关节区域进行扫描,重建膝关节区域软组织窗及骨窗。
MRI平扫:告知患者配合要点,仰卧位检查,双膝放平,膝关节内翻15°,从足部到头部的顺序实施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T2WI脂肪抑制及PDWI成像序列,层厚3mm,层间距1.0mm,常规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检查。
两名临床医师采用随机双盲方法独立完成CT、MRI影像资料评价与分析,交换意见后确定出最终诊断结果。所有患者最终均实施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CT、MRI对膝半月板损伤诊断结果;(2)CT、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不同诊断方法对应的检查资料,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与处理,本文各类参数均属于计数资料,表示为(x-±s),差异性χ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I对膝半月板损伤诊断结果
CT对膝半月板损伤诊断后与病理诊断对比。Ⅰ型符合17例,Ⅱ型符合30例,Ⅲ型符合3例,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9.36%(50/63)。MRI对膝半月板损伤诊断,Ⅰ型符合19例,Ⅱ型符合32例,Ⅲ型符合9例,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5.23%(50/63)。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准确率,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CT、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结果
在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结果方面,主要涉及到Ⅰ、Ⅱa、Ⅱb、Ⅲ、Ⅳ,CT诊断后有41例符合病理诊断结果,占到71.92%;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诊断有54例符合病理诊断结果,占到94.73%,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结果,数据对比存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属于常见损伤类型,临床治疗期间需要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而对患者做出综合评价,并最终确定治疗方案,因而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以及级别或者分期确定成为疾病治疗的关键。
当前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诊断方面CT、MRI检查方法使用频率较高,明确两种检查方法的实际诊断效果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更多依据。本文研究中通过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实施CT、MRI检查诊断,研究结果表明MRI以95.23%的膝半月板损伤诊断准确率高于CT79.36%的诊断准确率,在关节软骨损伤方面,MRI以94.73%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71.92%准确准确率,提示MRI较CT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诊断效果更好。与鲍国峰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2]。
使用MRI对膝半月板以及关节软骨损伤诊断期间,还应明确对应的影像资料表现,便于与其它损伤类型进行鉴别与诊断。使用MRI对膝半月板损伤诊断中,0级患者可见半月板形态无异常,有均匀的较弱信号存在;Ⅰ型可见半月板区域有点状或者球状信号强影存在,关节面、关节边缘区域无信号;Ⅱ型可见检查区域有条状或者线状信号存在,关节边缘也有信号的存在;Ⅲ型可见整个关节面有异常信号存在。正常膝半月板使用MRI检查后,检查区域在不同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当半月板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后,使用MRI可较好的进行鉴别与诊断。
某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使用MRI检查后,MRI能够较为清晰的显示出膝内侧半月板后角边缘出现不规则变化,采用PDWI可见线条状异常高信号存在半月板内,且信号与关节面连通,外侧半月板的后角边较为规则,有异常的短线状高信号存在,TIWI低信号,而T2WI则为高信号。使用关节镜检查后,患者左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部分村纵形撕裂,边缘毛糙。
MRI较CT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诊断准确率较高主要表现在较高的分级或者分期方面,这与MRI的诊断特点有关。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周围损伤组织有较高的识别与分辨效果,能够从不同角度实施全方位检查,有助于做出损伤的分级或者分期评价。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过程中,与“金标准”关节镜检查方法相比同样具有明显优势。有文献指出,关节镜在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属于有创操作,而且有盲区存在,相对而言,MRI则属于无创操作,且通过不同序列的多角度检查保证诊断效果[3]。
综上所述,CT、MRI均可用于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但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且能够保证不同分级或者分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