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充满人文关怀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22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文本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冯 华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这两种属性当中,人文性是文本的本质所在,也是作者写作的终极目的。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文本的人文性展开,通过理解、感悟和朗读等多种方法,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教育资源,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挖掘文本,感受传统文化熏陶

语文教学所凭借的文本,源于生活,根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人文内涵是其他科目所无法匹敌的。故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所提供的人文资源,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如汉字中的字义与字理;文本内容所表现的传统节日、神话传说、成语故事和传统的思想观念;文本所表达的主题,如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让学生的成长更加符合中华文化传统,抑制社会上崇洋媚外思潮的影响。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女娲补天》一文,这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课文写的是古时候,天神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甘于奉献的精神。神话故事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而大胆的想象,还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融入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反复阅读中感知神奇的故事,体会劳动人民的思维智慧和大胆新奇的想象。从故事当中,体会远古人们勇于同大自然进行斗争的精神、古人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品质和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挖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中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要注意因生制宜,因文而异。注意挖掘文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其糟粕,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最优化的人文关怀,提高文本教学的育人效果。

二、体会情感,接受思想情感洗礼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体会情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知道,作者写一篇文章,其目的不只是为了告诉我们某个内容,而是要通过相应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这是写作的终极目的,也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让学生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感受美好、善良、正义、高尚等思想情感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接受思想情感的洗礼,从而达成育人的教学目标。如部编版小学语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这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在将西雅图转让给白人时所写的一封信,更是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动人演说。文本运用纯朴而优美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类同河流、空气、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血肉关系,表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这篇课文不仅情感真挚而热烈,字里行间还富有诗意。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用心朗读文本,通过对文本的品味,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转换成一幅幅动人的生活场景图。在感受文本内容美好的同时,体会诗意的语言文字,领略蕴含于字里行间的美好情感。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深深感受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强烈热爱之情,还感受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亲密与热爱。这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他们接受了一次美好思想情感的洗礼。

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可以通过自读思考、朗读表达、交流深化等多种方法来实现,努力把文本所蕴含的情感迁移至学生心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联系实际,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要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注入人文关怀,除了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果我们只是把教学停留在文本上面,虽然有作用,却会像“空中楼阁”一样浮而不实。我们只有把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即打通文本学习与生活实际这个联系通道,那么文本中为人处事的准则,善良美好的情感才能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转换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才能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一文,它截选自梁启超的同名散文。本文写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作者在文中歌颂了朝气蓬勃的中国少年,通过多种句式、大量比喻歌颂了中国少年的美好,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美好希望。文本的字里行间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选文虽然是文言文,却比较通俗易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满含激情的朗读,充分感受文本情感后。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对祖国,对我们中国少年有着如此的希冀。那如今作为新一代“中国少年”的我们又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回答先辈的期望?怎样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祖国同我们中国少年一样“雄于地球”呢?通过思考,学生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责任,懂得了自己不只是自己,还是祖国的未来,代表着祖国。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时,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学生的联想、回忆、思考和交流,把文本学习融入到生活之中,从而把学与用结合为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本学习的人文作用。

四、文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靠课堂的“传授”和“灌输”而实现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品味文本的“文学味”,在大量的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来提高。我们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典范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文章的构思、语言的运用、表达方法的选择上,还是在人生观、世界观,人生的得失荣辱、对祖国与民族自豪上都堪称最好的文学范本。我们要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学性阅读,在文本的品味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如部编版小学语文《穷人》一文,这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反映的是在沙皇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小说记叙了桑娜和渔夫毅然收留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扬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文学欣赏的方法,让学生抓住细节来了解当时穷人的悲惨生活,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在第一段中,通过屋子内外环境的比较,体会桑娜的勤劳;通过对西蒙屋内情境的描写,感受穷人的悲惨;通过对桑娜心理活动的品味,感受她善良的品质……正是通过对小说中的环境、动作、心理多种细节的体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当时穷人悲惨的生活和善良的品质,激发了学生对“穷人”的尊重之情,让学生对贫穷与富有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在文学教育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要依据教学目标,因文而宜,因生施教,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并且还要注意阅读面的拓展,以最大量的文学阅读对学生实施文学教育,这样才能由内而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一定要充满人文关怀。因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培养情感丰富、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而语文的工具性只能是在育人的过程中实现,切不可重工具而轻人文。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文本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