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阅读测试改革,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2019-01-11福建省安溪县第六小学柯明星

小学时代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师应考查测试

福建省安溪县第六小学 柯明星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信息最直观的方式。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素养”是学生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它侧重于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它强调教师应通过阅读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但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考查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测试手段。综合来看,这些测试方式以观察小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目的,更注重小学生通过解答题目来进行阅读理解,并以固定答案的形式来确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显而易见,这一测试方式过于片面化。教师应从阅读教学实效考虑,从小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与阅读测试改革活动。

一、明确阅读测试考查目的,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阅读测试应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展开,即测试不能仅仅是形式,也不能局限于某些方面,而应综合各种因素,平衡阅读教学的考查任务来进行测试内容设计。首先,教师应认识到阅读测试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知识的考查不同,教师应更关注小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了哪些情感体验与思想感悟。以此为基准,教师应认识到当前阅读测试中应避免以固定题型考查小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改变某一阅读题目的答案固定、批改时过于依赖参考答案,使阅读理解过于机械化、阅读测试脱离人性化与灵活性。常言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要硬将学生的现状理解能力局限在一块小小的模板上、一段固定答案中,而应着重考查小学生的答案是否与阅读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并能以发现的眼睛来认识到小学生看待问题、分析事件的独特角度与理解方式。

二、关注平时阅读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阅读质量

经过教学实践,教师不难发现,在许多阅读测试中都存在测试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在进行讲解时甚至发现一些文章中甚至存在引用错误、措辞不合逻辑的现象。这种测试不仅没有意义,甚至会以不严谨、不客观的内容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巩固与积累。因此,教师应关注阅读内容,让小学生在高质量的阅读理解中获得积极引导,真正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利用阅读来巩固小学生语文知识、拓展学生视野。首先,教师应多阅读并作仔细筛选,为小学生排除一些不具备研究意义与鉴赏价值的文章,从而节省小学生的时间,丰富其阅读体验。其次,教师也应明确阅读质量不仅体现在小学生的阅读内容中,更体现在小学生的阅读方式、理解方式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缺乏阅读技巧,导致阅读的过程中空耗时间且不能抓住重点。因此,教师应关注小学生的阅读技巧,引导小学生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进行拓展阅读,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应引导小学生明确略读、寻读、细读的目的,即教师应从略读中明确文章中心思想,通过寻读来寻找问题对应的答案,同时利用细读中的剖析、解读等对文章具体的片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传授阅读技巧,让小学生认识到不是每一次阅读都要细嚼慢咽,而应根据要求来合理安排阅读节奏,做到快慢有序、详略得当。

三、引导学生内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当前阅读测试中片面注重小学生能否将自己的理解与参考答案保持一致。在阅读测试中,小学生的回答的标准也是根据答案来酌情量分。这种测试方式当然是为了使得阅读测试有一个较为固定而科学的量化标准。但教师也应认识到小学阅读教学不能对小学生采用过分的精读要求,而应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联想能力出发,引导小学生从阅读中广泛思考,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小学生在不受限制的思维领域深化阅读。同时,应认识到阅读也是小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与作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与共情的过程,小学生不仅要接受作者的思想,更要将其进行转化,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其成为自己的内容,从而丰富自身精神世界。而对应到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在阅读教学中拓展教学方式,在向学生讲解课文、课外文章时,不应过度依赖教辅材料,避免一味听从相关材料进行教学的模式,而应在教学中掌握主动性,学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与实际人生经验进行针对性教学,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情色彩来带领学生阅读,进而影响着小学生将阅读内容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来加深理解、联系实际。

四、利用阅读拓展丰富视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阅读能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改善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小学生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小学生的心灵之窗,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小学生积极向上,涵养小学生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使小学生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心境,增加小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小学生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阅读,小学生不仅能够累积知识与经验,更能从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小学生年龄较小,观察到的世界大都是教师教导、家长展示的,小学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仍停留在自己的狭小生活区域内。这种对广阔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会使得学生沉迷于对电视剧甚至手机的使用中,而这又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师则应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活动,让小学生在阅读各类书籍中了解世界、拓展各方面知识。因此,应在进行阅读测试时关注小学生阅读的多样性与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来引导小学生从中进行多样化阅读。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接触的文体较少,但教师也不应吝啬于向小学生展示各类阅读内容,可以将一些散文、故事、科幻小说等作为阅读文本,并以此来挖掘问题,引导小学生从深入阅读中了解不同阅读类型的文章对个人的促进作用。通过改进阅读测试的内容与方式,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并进行广泛联想、拓展思维,将阅读作为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的机会。应重视阅读教学对小学生的引导作用,挖掘出阅读素材中的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触动、知识的累积与勃发。

总之,聚焦阅读测试改革,要求教师对阅读考查方式加以改进与提高,使小学生明确自己在阅读中应提升的能力、累积的知识。教师与小学生都应以阅读测试改革的内容来要求自己,教师应通过阅读测试改革来完善阅读课堂,以高效教学方式来实质性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小学生则应该在更完善的阅读教学体系与测试内容上拓展阅读能力、深化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考查测试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幽默大测试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教师应如“水”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