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点突破,联动分析
——例谈情境式默写题的命题特征及一轮复习策略

2019-01-10湖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名篇名句古诗文

湖北

自从2014年全国卷名篇名句默写采用情境提示后,其他自主命题省份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改革风向标,陆续摒弃机械化的补句式默写题命题形式,逐步向情境式默写题命题模式过渡和转变。

所谓情境式默写题,是指由若干提示语与需要补写相关诗文名句的留空构成题干,隐性聚焦“立德树人”评价目标的古诗文默写考题。有别于机械化的补句式默写题依据前句联想后句、依据后句联想前句的记忆型联想形式,情境式默写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能更有效地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的命题和阅卷原则,成为高中师生学习经典诗文的教学导向。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应对情境式默写题的考查呢?

一、掌握考情,逐一突破

掌握考情是师生决胜高考的前提和关键。阅尽繁花,也不能误了守护枝丫。全国各地模拟卷、冲刺卷水平不一,尺度有别,对研究高考的命题规律意义有限,高考真题才是研判考情的根本。结合最近三年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的命题特征,渗透最新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及《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高三师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复习。在全面实施新课标、迎接新高考这一具有革新意义的时代背景下,名篇名句默写题的考情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考试范围稳定

新高考过渡期内,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发布《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该年高考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2019年《考试说明》中给出必背篇目64篇。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表示:新高考全面实施后,教育部将不再出台相应的《考试大纲》,新课标规定的72篇古诗文背诵篇目将确定为高考古诗文默写范围,一般不涉考其他名篇名句。这意味着进入新高考模式的2018级高一新生,应侧重对这72篇古诗文的积累背诵,针对这一学段及随后入学的高中生的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命题,也应该会以该范围为命题蓝本。

2.选句重点突出

情境式默写题的古诗文选句,侧重于选取先秦、唐宋时期的作家作品,赋分比值一般是1:2,当然不排除对其他历史时期古诗文作品的爆冷门抽考。这两个时期成为名篇名句默写题选考重点的依据在于:在中国文学史上,先秦时期古诗独领“风”“骚”,诸子百家争鸣;唐宋时期诗词异彩纷呈,散文独树一帜。这两大时期名家名篇群星闪耀,蔚为壮观,必然赢得命题人的青睐。

3.题量稳中有升

在题型评分上相对稳定,情境表述一般分为三道小题,对所考查的古诗文坚持每句一分的评分原则;总体分值上略有提升,赋分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设空的数量。设空的特点从2016年开始又有所变化,由单纯两联句填空的形式,增加到单句、两联句、三联句综合考查的模式,可以说考查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了。

二、关注真题,动态分析

要确保复习备考准确高效,对高考真题的分析至关重要。随着每一年《考试大纲》的调整,高考命题“抓纲务本、守正出新”的特色得以进一步彰显。“抓纲务本”是指高考试题越来越多地考查教材的知识要点,这其中,情境式默写是对教材的显性考查,其他如文化常识、文言采分点、文本技巧则间接折射或隐性对应了教材的相关内容;“守正出新”是指试卷结构大稳定、小调整,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板块大体固定的框架内,2017年全国卷取消选考题,并引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8年新创语段式语用联考题,均可视为高考试卷革新的标志性事件。对标上述情形,广大师生对情境式默写题的备考也需要展开动态分析。

高考默写真题的发展特点梳理如下:

1.情境提示由易转难

在前几年的名篇名句默写考查中,有的考题在情境中列出了所填名句的重点意象等关键词,如2014年全国卷Ⅱ“《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有的给出了所填名句在原诗文中的位置,如2015年山东卷“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有的则对所填名句的含意进行了解释和翻译,如2014年全国卷Ⅰ“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近两年,情境式默写题的考查形式更加丰富,难度有所增加。部分情境提示点明需要填写的名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如2017年上海卷“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有的则以动态描述的方式点明需要填的名句的前因后果,如2018年全国卷Ⅱ“《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呼尔而与之’,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蹴尔而与之’,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有的阐述需要填的名句的含意、效果,如2017年山东卷“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有的重构情境而抽调改变文句原序,如2018年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羽扇纶巾’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情境提示语的难易变化,与高考考查目标的调整是同步的,体现了从重基础积累向重素养提升的转变。

2.涉考名句历久弥新

高考命题专家在研究选择命题素材时,特别关注呼应时代特性、能够古为今用的名篇名句。首先,这类名句具有审美特性,音韵疾徐有致,结构骈散相宜;其次,适用于情境式默写的名句,多是描写优美意境、富于哲理思辨意味的句子;再次,高考命题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命题实践中,涉考名句往往能弘扬优良传统美德、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抒发爱国理想情怀、展现达观胸怀,较好地契合了以考促教的评价功能和导向意义。

3.致误字词纷繁芜杂

考生在作答情境式默写题时,除不能准确响应情境提示,颠序、弃空不填或误填其他语句导致失分外,因字词错误而扣分的现象也很突出。名篇名句默写题的致误字词主要有八类:①生僻难写字,如2017年全国卷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的“澹、竦、峙”等字;②同音异义词,如2018年全国卷Ⅱ“一曲红绡不知数”中的“红绡”,容易误写作“红消”;③音同义近词,如2017年山东卷“小人长戚戚”中的“戚戚”,容易误写为近义词“凄凄”;④义同形异词,如2016年全国卷Ⅰ“赢得仓皇北顾”中的“仓皇”,考生容易写作“仓惶”;⑤形似义异词,如2017年全国卷Ⅲ“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漠漠”,不能误写为“寞寞”或是“陌陌”;⑥通假字,如2016年全国卷Ⅰ“益州疲弊”中的“弊”是“敝”的假借字,必须尊重原作,只能写诗文中的原字;⑦惯用衍生字,如2016年全国卷Ⅱ“二者不可得兼”中的“得兼”,易按现代汉语习惯误写为“兼得”,2016年全国卷Ⅲ“又何间焉”中的“何”衍生为“何必”;⑧虚词,如2018年全国卷Ⅲ“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虚词“之”,极容易遗漏。

三、针锋相对,各个击破

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虽有一定的时代倾向性,但从整体来看,时空跨度较大,思想主旨各异,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很难实现面面俱到、厚积薄发。尽管如此,师生亦应摒弃个人对文本的好恶挑剔,或是侥幸应付心理,要有针对性地积累名篇名句,破解这一专题的难关,做到略无缺漏,无懈可击。

1.过好文本记诵关

针对情境式默写的考查形式,平时的背诵要抛弃机械式记忆,回归理解句意识记的正轨,既要日积月累,整篇记诵与片段抽背相结合;又要心手相应,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整句口诵与生字手写相结合。要培养学生对名篇的整体观照能力,部分默写题或许考查的不是微言大义的名句,而是连缀成章的散句。如2017年全国卷Ⅱ考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三句,具有举例论证的作用,但不属于经典名句。考生若在备考时不以为意,就会与正解失之交臂。在文本解读上,考生一旦粗枝大叶,不见秋毫,就会坠入一知半解的窘境。

2.过好梳理标注关

既然考查篇目有明确的范围,师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做到有章可循,在指定篇目中,做好文本梳理,可以按时代先后,结合文体归类,逐一记诵,扎实推进。在文本处理上,应醒目标注前文提及的八类致误字词,做到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在整体规划上,应当遵循遗忘规律,温故知新,从而达到朗朗上口、谙熟于心的境界。

3.过好审题书写关

本文前面已论及情境提示语的与时俱进,考生只需要在审题时慎重对待,准确辨析,就不会顾左右而言他,陷入答非所问的泥淖了。书写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对情境式默写题而言,仍十分重要。倘若正确判定了涉考名句,却因书写不规范而失分,岂不是功亏一篑吗?

四、夯实一轮,重在理解

目前,高三师生正处于一轮复习阶段的关键期,在情境式默写的常规复习以外,还要体现这一阶段的核心考点,实现精准的靶向复习。与本专题在二轮复习阶段重练习运用相区别,本轮重在结合基础篇目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加以梳理,强化专项复习引导。

1.强调篇章的整体背诵

在情境默写题中,命题人对每篇的赋分,从2016年的3分回落到联句考查的2分,甚至联篇考查的1分,有的考生由此而产生侥幸心理,以碰运气的心态对待全篇背诵要求,殊不知这是对一轮复习要旨的背离。对背诵名篇名句常怀此心,对其他专题的复习也会随性对待,最终在本应该夯实基础的一轮复习中败下阵来。随着情境式默写的反猜题特色逐步显现,对学生解读篇章结构具有示范价值的一些默写填空部分开始出现在高考真题中。高三师生倘若一味以熟句为念,也可能不得要领。如2018年全国卷Ⅰ“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考例中默写的两句是韩愈名篇《师说》介绍写作缘由的内容,表面看来是传统的附笔文字,其实也能进一步印证作者的观点,不得忽视。

2.变机械式记忆为理解记忆

在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后,很多学生面临着知识的拾遗困境。有的学生按照背诵篇目的要求,只求原句过关,不注重运用理解式记忆方法,纵使短时间里收效神速,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在高考时不复记忆,而遵循艾宾浩斯记忆规律的反复记忆法虽能奏效,却旷日持久,耗时良多。理解记忆不仅能保持长效记忆,而且有助于应答情境式默写题,要知道,口诵心迷以及一知半解情形下的蒙混过关,都是情境式默写题复习的大忌。如2018年全国卷Ⅰ“《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情境解读透彻,只要背诵时理解过了关,书写就能手到分来。

猜你喜欢

名篇名句古诗文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一)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二)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囫囵吞枣”讲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