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须以“阅读”为原点

2019-01-10福建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正误微观原文

福建

论述类文本阅读向来是高考复习的难点,学生在作答时往往花费了很多时间,可完成后却惴惴不安,这对之后的题目的作答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平心而论,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练习,但学生对于这一板块却把握不好,即便答完题,也仍旧如在云里雾里,始终没有掌握答题技巧。

笔者先带领同人回顾我们的一般教学方法,以期获得提示。

首先,我们在教学时都是从《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出发,针对其提及的“理解”与“分析综合”两方面内容,从理论上简述如何理解概念与句子、如何筛选整合、如何分析论证方法等。然后,对近年真题进行详细的说明。于是,模拟试题的练习与讲评的重点就落到了结合选项内容,确认“信息小区”上,再将两者加以比对,进行作答。

这是我们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比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题A项为:“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在学生问及这一选项为什么是正确的时,笔者对其的解释是“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因为原文说‘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即选项表述的‘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原文说‘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即选项表述的‘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但笔者深知,这样的解释是为证明其正确而刻意寻找依据的,这一做法把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引导学生熟知并理解《考试说明》、研究真题都是必要的复习手段,但仅凭选项内容去确定和比对“信息小区”来作答的做法就颇值得思量了,难道“阅读”只是为了查找与比对?这既违背阅读题应该把握整体的宗旨,也与命题的严密性割裂开来。学生也只是结合选项到原文中确定“信息小区”来答题。这种做法并非不可取,但有时难免会犯下断章取义的错误,从而忽视了命题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笔者分析了2018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设置,发现三道选择题的题干要求基本一致:第1题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第2题是“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3题是“根据原文内容”来判断“说法”的正误。我们要注意的是:“理解”涉及概念与句子;“分析”需要筛选并整合,还要归纳与概括;“论证”要注意论点与证据、层次之间的关联;“说法”是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其次,每个选项的字数都在40字之内。这并不是偶然的,说明命题者在表述上讲究概括、提炼和整合,也告诉我们要关注选项中的每个字。此外,文本一般分为四五段,层次结构较为清晰。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回到阅读真正的轨道上来。

复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解答阅读题时一定要在“阅读”二字上下功夫;既然是“论述类文本”,就要把握论述的严密性、科学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宜从慢阅读入手,找准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笔者认为,在寻找与比对“信息小区”这一步骤之前,至少还应该完成以下三个阅读环节。

一、注意文本的题目、出处

题目、出处是文本论述的中心、方向或范围,等于为学生作答提供了方向与思路。以2018年全国卷Ⅰ的论述类文本为例,该文本虽没有标题,但文末附有“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这些文字,告诉我们该文本的内容主要关于“诸子学”,且有限制条件,即“历史视域中的”,有了这个前提,阅读时就有了大致的、应重点关注的方向,也可以良好把握文本与选项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在作答时,心里就比较有底。

二、在宏观上把握并快速概括段落与层次的内容

2018年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的篇幅都是950字左右,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阅读、揣摩文本。仍以2018年全国卷Ⅰ的论述类文本为例,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够把握住“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涉及什么内容,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那么就可以较快地了解作者的论述思路与写作意图,如文章第一段谈诸子学兴起的时代及其广义与狭义;第二、三段抓住总括句“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并分别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论述。第四段谈“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指出它们的不同作用与意义。这是了解文本的“纲”,必须清楚。

三、在微观上找根据并圈出关键词句

在把握并快速概括段落与层次的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要力求准确圈定关键词句。通过一些关键词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与内容。比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一段中的“兴起于先秦”“至今仍没有终结”,第二段中的“历史角度”“以往经典”“实证性研究”“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第三段中的“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中西思想”“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以及第四段中的“出发点”“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相互渗入”,等等。

从宏观到微观的阅读,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方能完整地把握文章,获得更多信息。如果仅仅以寻找“信息小区”来代替整体阅读,则有可能把学生带入命题人提前设好的陷阱里。由慢入手,磨刀不误砍柴工,吃透文本,答题时才能势如破竹、水到渠成。

下面,笔者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来谈该如何“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下的三道题。

材料一:

毋庸置疑,人类的智能水平从整体上正如许多科幻电影与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远远超于其他生物的智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得出推论,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很可能不再听从人类的指令,反而会与人类争夺统治权。那么,人工智能会从整体上超越人类智能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问题。虽然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但这正体现了人类对智能认识的多样性,是人类实现对智能全面深理解的必经过程,并不意味着人类对智能的全面理解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家对人类智能的全面认识与实现只是程度和时间的问题,而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的问题。

(摘编自杜严勇《探究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两个选项的正误:

A.人类凭其智能成为地球的统治者,人工智能如果超越了人类智能,也将成为地球的新主宰。

B.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一观点的认识并不一致。

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其实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那我们就根据文本的出处迅速把握住材料中心,然后把握材料内容与层次。先看A项,由“人类的智能水平”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推理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后“与人类争夺统治权”的可能性;再看B项,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但是可以“全面认识与实现”人类智能。

之后,我们可以依据自己已掌握的信息进行判断:A项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说的是“可能性”,故A项错误;B项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而“多样性”是对“人类对智能认识”而言的,故B项错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宏观与微观下的整体阅读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层次,有助于判断选项的正误。

材料二: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态度。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了对文字起源的系统的、理论的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结论。

(摘编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根据材料二,判断该说法的正误:

文章对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先论证了其谬误,再阐释概念,最后指出其消极影响,论述层层深入。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那我们从文本层次来看。材料先阐释了什么是实证主义(“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接着,旗帜鲜明地告诉读者“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态度”,而非“论证”;最后以“中国古文字起源”事实为例指出其消极影响(“一直妨碍了……也难以形成……”)。文章是按“阐释概念—指出其谬误—谈及其消极影响”的顺序进行论证的。

这个判断过程同样是不能离开宏观与微观阅读的。

材料三:

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做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摘编自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

根据材料三,判断该说法的正误:

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根据“原文内容”来判断“说法”的正误,这两个段落主要阐述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属于宏观文明的制度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存在不可信成分;二是制度不一定属于文明的范畴,它的本质是一种工具。而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两个范畴,一是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是受时空约束的;二是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这是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的。选项的前一部分说法涉及我们分析的微观部分,即文献资料存在不可信成分;而后一部分言及的二者比较的价值上,文章并没有提及,也不可能得出这一结论,故该说法错误。

根据原文内容来判断说法正误,也一定要有整体意识,这样才不至于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也不至于对凭空的推断进行肯定。

猜你喜欢

正误微观原文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Hollywood
判断正误
正误辨析一例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