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有道,解题有方
——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指津
2019-01-10江西
江西
近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看似简单——只要定位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区域,然后进行比对。但是,在实际考查中,考生在论述类文本阅读这一板块的得分情况并不好。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论述类文本阅读也一直令师生感到头疼。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学生只会盲目地刷题,而不去思考、分析高考试题是如何命制的等相关内容。
尽管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较为广泛,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都在其考查范围内,但是,高考命题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具有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高考真题,把握高考命题特点,从而提高自己解题的精准度。
一、了解命题特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综合”两方面的能力。但从近几年高考真题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型均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设题角度渐次侧重于“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中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个方面。以2018年高考为例,2018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三道题侧重点各不相同,第1题侧重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2题侧重考查对文本论证方面的把握,第3题则侧重考查对文本观点的概括与推断。这三道题可以简称为内容理解题、论证分析题和观点推断题。
1.内容理解题
此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通常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选项多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主要采取或删减、或添加、或改动、或遗漏、或拼凑信息的方式来迷惑考生。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1题C项“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就是将原文中的“具体的意义共同性”改为“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又如A项“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则综合运用了删减和添加信息的方式,删除了“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添加了“缺乏”,选项信息与原文内容也就大相径庭了。一般来说,内容理解题的各选项大多只涉及文本的局部,极少有涉及整个文本的,而且选项的顺序与各选项所对应的区域在文本中的顺序也是基本一致的,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题的四个选项依次与原文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相对应。
2.论证分析题
此题着重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题干要求通常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选项的设题方向大致有立论前提、论证角度、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五个方面。要想准确地解答此题,考生先要厘清上述术语的内涵。其中,“论点”就是作者在文本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主要包括作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的事实材料、科学数据、名人名言、公理、定律等。“论证方法”则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2题A项“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理由,表明态度。“立论前提”就是说如果没有某一内容,那么其后有关论点的相关论证都不能成立,且没有意义。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2题C项“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论证角度”主要是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2题A项“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论证思路”是指文章论证的先后顺序。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2题D项“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至于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指先提出论据,后提出论点。例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2题A项“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3.观点推断题
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通常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选项多采用复句、预测、结论等形式来表述推断内容。复句的常见类型有表假设的“如果……就……”,表条件的“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以及表目的的“为了”“以便”“为的是”等。例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3题A项“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预测的常用标志词有“将”“会”“应该”等。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3题A项“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结论形式则多用标志词“说明”“可见”“因此”等。例如2017年全国卷Ⅲ第3题D项“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当然,这些只是近几年高考题中较为典型的特征,未必能说明所有,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3题D项“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就直接进行了推断。此外,有些选项用以表推断的形式特点也可能不大明显、较为含蓄,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3题C项“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其中的“要……就……”,其实就是一种假设推断,这就需要考生细加琢磨。
二、熟悉设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客观题的选项设置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历年客观题错误项出现的特点,笔者总结出其陷阱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因果混乱、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混淆状态、范围不清和说法绝对等。如果考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并能结合选项分析其设误点的话,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1.曲解文意
就是指选项对原文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相同或不尽相同,曲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题D项“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原文是“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是讲“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但可以“突破”或“推进”“以往思想”,而选项却理解成“脱离”“既有思想”,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2.因果混乱
就是故意弄错因果关系,要么强加因果,把并不相干的两件事强说成有因果关系;要么因果颠倒,故意把原文中的“因”说成“果”,或是把“果”说成“因”。例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1题B项“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原文是“数字化记忆……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选项将原文两处内容简单拼接,属于强加因果。
3.张冠李戴
就是将甲的观点、发明、发现、特点、某种属性等说成乙的,混淆对象。例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2题D项“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原文是从“被遗忘权”的定义、重要意义以及“被数据化”的不利影响三个方面论证了“被遗忘权”,而“我们的认同问题”只是“被数据化”的不利影响的一种表现,“全新论证”也就无从说起。
4.偷换概念
就是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或改变。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1题A项“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就将“信用形式”偷换成“宋代金融”。
5.无中生有
就是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并未涉及,也不能通过原文推断出来。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3题A项“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原文是将“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三者并列,阐述三者对城市社会的作用,并未谈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该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上述内容为常见的设题陷阱,还有一些陷阱如“混淆状态、范围不清、说法绝对”也较为常见,笔者于此仅简述。“混淆状态”指混淆是非和混淆时态,前者主要是将肯定和否定颠倒,后者则是将已然变为未然或将未然变为已然等。“范围不清”指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前者又称以偏概全,多是以部分代替整体,以特殊代替普遍,或是相反。“说法绝对”就是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三、巧比对,慎选择
1.比对词句
由前文所言的内容理解题的命题特点可知,在解答该题时,很有必要将选项中的词句与原文词句进行比对。比对词语,主要是比对句子中的附加成分。例如,比对表示范围或程度的词语,主要看选项是否扩大或缩小了范围;比对时间词,防止选项张冠李戴或混淆时态;比对是非词,防止选项混淆是非或无中生有。此外,还可以比对指代词,防止选项偷换概念;还可以比对谓语动词,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题D项直接将原文中的“基于”改为“脱离”,显然曲解文意。至于比对句子,就是将选项与原文的相关句子进行比对。例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3题B项“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原文是“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直接删除了修饰语“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选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比对关系
选项一般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而这些句子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关系,例如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因此,就有必要比对分句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首先要明确分句之间的关系;其次比对分句的意义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以及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例如,比对因果关系时,应特别注意选项是否强加因果;比对条件关系时,应防止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比对假设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目的关系等时,要防止选项无中生有或不合逻辑。例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1题B项就是将原文两处内容简单拼接,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
3.比对依据与结论
比对依据与结论也就是看选项内容与原文是否相符、推断是否成立。观点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判断句形式出现的直接推断;二是原因与结果或条件与结论同时出现的完整推断。对于前者,在解题时,一看原文是否存在相同或近似的结论,二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和逻辑事理。对于后者,首先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其次看所述结果或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最后分析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3题B项“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原文是“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说的是不同时期城市制度的功能是不同的,而选项中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原文中的“正在兴起的”“已经发展起来的”对应,因此选项中的条件与结论正确。
4.比对论证特点
由前文所言的论证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可知,在解答此题时,考生需要对原文进行分析,分析其论证角度、论证思路以及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将其与选项进行比对,分析正误。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2题A项“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选项考查论证方法和论证内容,比对原文,不难发现原文主要论证“新子学”应具有的品格,文章虽提及历史上的诸子之学,但目的不在于与“新子学”进行对比,而是交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也只是点到即止,因此,论证方法上不存在对比论证,论证内容也不是“突出”二者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