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术后护理

2019-01-09吴林静蔡丽芬李丽圆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径路主动脉瓣起搏器

闫 微 吴林静 蔡丽芬 李丽圆 施 婧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6)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疾病新的内科介入治疗手段,然而对于此类高龄、高危患者,加之其病例选择的复杂性和手术的高难度,术前病例筛选及术后团队合作很重要。国内自2010年[1]开展TAVI以来,积累部分治疗及护理经验[3-4],发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5]。我院总结TAVR开展初期经验,中期结果良好[6]。2017年ESC指南中提到心脏监护护理专家作为合格心脏瓣膜团队的组成部分[7],显示术后监护护理的重要意义。现纳入近3年实施TAVR手术的患者8例,随访以来,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活动耐力提高,现将术后护理经验回顾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女各4例,年龄(72.5±7.5)岁,均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前左室射血分数(48.75±17.72)%,主动脉瓣平均压差(50.75±12.49)mm Hg,主动脉瓣峰值压差(82.0±21.51)mm Hg,术前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例,Ⅲ以上7例;外科手术风险计算(EuroSCOREⅡ)评分为(41.59±16.81)%,均为高危组患者,其中,合并联合瓣膜病4例,冠心病5例,PCI术后2例,COPD1例,肺动脉高压3例,心律失常3例(1例完右,2例房颤),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2例,肝肾功能异常5例,期间实施过渡性PBAV3例。

1.2 手术方法:参加手术人员包括心脏内、外科、麻醉科、超声科的医师及导管室护士,手术在导管室内全麻下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穿刺股静脉及股动脉,经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送入临时起搏器电极到达右心室并测试,首先经导丝对狭窄的主动脉瓣进行扩张,降低跨主动脉瓣时的阻力,然后置入支架瓣膜系统,导丝经升主动脉通过主动脉瓣进入左心室,在球囊扩张及瓣膜释放时均采用右心室快速起搏(160~180次/分),使脉压降至10 mm Hg以下,必要时进行后扩张或再置入另一瓣膜,随后交换为猪尾导管后测定跨主动脉瓣压差,经造影及食管超声观察主动脉瓣无明显反流,瓣膜启闭良好,退出输送系统及导丝,以血管缝合器缝合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术后返回心内科监护室(CCU)观察,保留临时起搏器至术后48~72 h,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2 结 果

8例TAVR患者均采用右股动脉径路手术方式,瓣膜均使用国产Venus A瓣膜,其中1例采用瓣中瓣技术,1例植入外周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转转至监护室,监护室停留天数(7.0±4.75)d,住院时间(15.5±7.27)d。术后出院前心超示: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明显降低(50.75±12.49 vs 17.75±9.74)mm Hg(P<0.05),左室射血分数升高(48.75±17.72%vs50.25±13.88%)(P>0.05)。术后并发症3例(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Ⅲ型,内科保守治疗并长期随访;1例重症肺炎和消化道出血;1例完左并心房下部心律)均顺利出院,术后轻度瓣周漏发生率为50%。本组患者术后追踪随访(15.3±10.2)个月,心超示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明显降低(50.75±12.49 vs 11.98±6.10)mm Hg,主动脉瓣峰值跨瓣压差明显降低(82.0±21.51 vs 21.63±8.28)mm Hg,左室射血分数升高(48.75±17.72 vs 67.63±8.8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情况良好,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

3 术后护理

3.1 血流动力学监护及护理:术后返回CCU后交接手术情况,常规重症护理,血流动力学监测,临时起搏器应用及观察。TAVR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征[1],与术前瓣膜大小与左室心腔大小比例有关,常规介入术后补液,并监测血流动力学情况[8],本组2例出现低心排,予补液和升压后症状改善。3例血压升高,予对症处理。术后24 h内CVP波动于(6.9±2.95)mm Hg,术后24 h入量基本平衡。

3.2 伤口护理:交接手术主要路径,主要及次要伤口情况,术中用药及评估末梢循环,术后加强巡视,血流动力学监测,伤口情况及患者主诉。本组患者中穿刺部分伤口均愈合良好。

3.3 各类管道的护理:TAVI术后监测管道多,部位多,予妥善固定及详细交接班,做好管路维护,同时指导患者适当活动肢体,防止皮肤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等并发症。

3.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4.1 心脏传导阻滞的观察与护理:由于人工瓣膜对左心室流出道和室间隔心内膜下传导机械压迫所致[9]。研究报道CoreValve支架系统更易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术后第4天是发生传导阻滞最明显的时期,之后逐渐恢复,但出院后1个月仍有发生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性[10]。术后详细交接,瓣膜、心电监护和临时起搏三方面情况,术返详细记录及交接心电监护情况,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若有异常及时处理。本组患者中,术后1例完左,心房下部心律,随访半年后为窦性心律为主导。

3.4.2 冠状动脉闭塞的观察与护理:冠状动脉开口闭塞是TAVI的少见并发症(约占1%),但是一旦发生会导致严重后果,术中注意瓣膜位置,观察心电监护ST改变,术后监测血清肌钙蛋白变化。本组术后未发生冠状动脉闭塞。

3.4.3 周围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周围血管并发症是股动脉径路的严重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管损伤和血管路径损伤,引起假性动脉瘤、动静脉漏、股动脉夹层、闭塞或离断等并发症[11]。研究表明,经股动脉途径TAVI血管损伤的发生率为15.5%[12]。术后血管并发症包括手术径路血管损伤和非手术径路血管损伤。术前严格筛选评估,术后防止过早活动引起出血,血肿,严密观察记录末梢血供情况,异常及时上报。本组均经股动脉径路方式植入瓣膜,其中1例术中植入外周动脉支架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科保守治疗,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未见明显并发症。

3.4.4 脑卒中的观察与护理:TAVI术后脑卒中发生率约为10%,由支架瓣膜上的血栓形成并脱落或动脉壁粥样硬化物质脱落所致,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少[11]。护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认知状况。

3.4.5 瓣周漏:瓣周漏几乎见于所有TAVI术后患者,但多数为轻度反流,中重度瓣周漏则见于20%~40%的术后患者[10],术后瓣周漏被认为是近、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3]。术中即刻超声评价瓣膜情况,有无瓣周漏及反流发生,术后早期每日评价瓣膜工作状况,心功能情况。护理中注记录血压,心率及瓣膜听诊情况。本组8例患者追踪随访(15.3±10.2)个月,瓣周漏4例,占比50%,均为轻度瓣周漏患者,其中1例术中即刻瓣中瓣的植入。

3.4.6 肾脏功能损害及护理:TAVI术中应用对比剂,且等同于介入术后常规水化,最小量的对比剂,预防急性肾损伤[14]。国际推荐的水化疗法,即术前12 h开始至术后24 h,予生理盐水1.0~1.5 mL(kg•h)的速度输注,术后监测血肾功能、血压及尿量的变化[15],以及心功能状态和容量负荷情况。本组中严格预防,术后未见明显异常。

3.4.7 血液系统功能障碍及护理:本组中术后2例出现血红蛋白减低,其中1例消化道出血,予输血等治疗;术后1例出现重症肺炎和白细胞升高,予升级抗生素治疗;未见术后血小板减低。术后给予个体化抗凝,定期监测血指标及评估抗凝效果。

4 小 结

TAVI作为新晋介入技术,特别是对于高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带来希望,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功能状态,TAVI术后严密观察各项指标,护理工作重点在于血流动力学监护,伤口及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快速识别及处理,最后是长期随访干预效果观察。希望在新技术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护理经验,形成规范化术后护理常规和指导。

猜你喜欢

径路主动脉瓣起搏器
面向全路的货车车流径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究与设计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对比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与退行性三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及临床特点
车流径路辅助决策系统优化与实践
基于车流径路选择偏好的铁路车流运行径路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12例二叶式主动脉瓣超声心动图的回顾性分析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