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动态MR扫描与X线排粪造影对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比较

2019-01-09丁俞江王永兵谢禹昌王煜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排粪盆底盆腔

丁俞江 王永兵 李 刚 谢禹昌 文 峰 王煜莹

(1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1299; 2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上海 201299;3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上海 201299)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是困扰女性的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盆底解剖异常是OOC的发病基础,由于受分娩损伤、退行性变、子宫病变等因素影响而加重便秘症状。传统X线排粪造影虽对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直肠黏膜脱垂等OOC的原因及分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不能直接显示盆底异常。盆底动态MR排粪造影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通过对女性OOC患者的X线及MR联合检查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盆底解剖异常和组织结构改变对OOC类型和程度的影响,探讨MR扫描技术及诊断方法的改良对临床合理诊疗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盆底动态MR扫描与X线排粪造影的60例女性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54.7岁,以主要症状统计,在60例患者中,排便困难28例,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24例,其他8例,大多需长期服用泻剂或用手辅助排便。临床症状为6个月~1年者18例,2~5年者32例,6~10年者8例,>11年者2例,子宫附件切除术后者12例。纳入标准:①临床符合罗马标准Ⅳ[2]中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标准的中老年女性;②病史齐全,无其他相关器质性病变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MR禁忌证患者。

1.2 检查设备:X线采用AXGPSM80胃肠机,使用DS-1型座便桶完成;MR使用GE1.5T超高场磁共振仪。患者在10 d内先后完成X线和MR动态图像采集后,在PACS系统上调取并进行划线、测量分析。

1.3 X排粪造影诊断:参照卢任华等[3]于1990年制定的标准进行划线、测量和诊断。

1.4 盆底动态MR排粪造影方法:参照丁俞江等暂定的检查技术及测量方法[4]。设定检查序列:定位后,静态采取SSFSE的T2WI序列,视野20×20,层厚4 mm;动态采取FIESTA序列,视野35×35左右,层厚4 mm,将图像范围控制在最佳状态,且避免受伪影影响,时间控制在10 s左右,可进行多次扫描。整个检查过程控制在15 min左右。

1.5 盆底动态MR排粪造影图像分析:FIESTA序列正中矢状位可显示盆底的不同膈室:前为泌尿系统(膀胱,膀胱颈,尿道),中为生殖系统(子宫,宫颈,阴道),后为消化系统(乙状结肠,直肠,肛管),腹膜膈室被称为第4膈室。成像时对静息、用力排便时盆腔器官的位置进行评价,有以下两条组织界标。固定的一条是耻尾线(pubococcy gealline,PCL)即从耻骨的最低点到尾骨尖的连线,用于评价盆腔器官的位置;可移动的一条由膀胱颈、宫颈或阴道穹隆(子宫切除术后)以及腹膜最低点组成。可测量各点至PCL纵垂线方向的距离。最大用力排便动作时膀胱颈下降超过PCL以下 1 cm为膀胱膨出;宫颈下降至PCL以下1 cm为子宫脱垂;肛直肠连接部过度下降超过PCL以下2.5 cm为肛直部下降;会阴下降综合征指整个盆底脱垂,同时伴盆腔多个器官的脱垂。肛直肠部相关测量可参照X线诊断。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

3 讨 论

动态MR排粪造影对盆腔和盆底疾病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及分型是X线排粪造影的很好补充,生育后中老年女性或接受盆腔手术者(子宫切除术等)盆底结构普遍松弛,在患病率,病种分布,合并多发病种,盆底整体评估方面都有更大的研究价值。我们希望通过改良现有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提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其他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的诊疗技术,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排粪盆底盆腔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使用EN控制排粪在肛周脓肿术后负压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盆腔积液怎么办
苹果树天牛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