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m-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2019-01-02胡小军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存期病理蛋白

胡小军 李 霄

全球范围内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六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当前PHC临床诊治的难点在于早期诊断难,术后转移复发快,整体生存率较低。探索PHC发生发展的分子、细胞学机制,寻找可靠的诊断或治疗的分子靶点,对于提高PHC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3]。原癌基因Pim-1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m家族的成员之一,其表达产物Pim-1蛋白激酶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抑制细胞凋亡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4-7]。目前研究显示,Pim-1在大多数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系内呈过表达状态,包括前列腺癌、非小细胞型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白血病[8]及食管癌[9]、胃癌[10]、胰腺癌[11]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亦有研究表明,PHC患者的血清及癌组织中Pim-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12-15],但其蛋白在PHC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尚不明确,与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时间的关系也研究较少,其临床潜在应用价值不清。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收集了136例PH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并以正常肝组织为对照,检测不同肝组织中Pim-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回顾性分析Pim-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率的关系,以明确其在PH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

选择自2009年1月—2013年10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PH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任何治疗,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PHC,且手术切缘为阴性。患者基本资料如下:男性85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3.5±23.8)岁,中位年龄49岁。肝脏基础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124例、丙型病毒性肝炎8例,其余4例未见明显肝脏基础疾病。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84例,B级52例。病理分级情况:59例为高分化,42例为中分化,35例为低分化。TNM分期:Ⅰ期28例、Ⅱ期24例、Ⅲ期47例、Ⅳ期37例。所有患者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22例合并1级高血压,19例合并2型糖尿病。

1.2 标本收集与处理

组织标本:收集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2 cm以上的癌旁组织。同时,收集同期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标本周围的正常肝组织8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为34例;平均年龄(48.2±17.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于离体15 min内完全浸泡于4%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24 h,然后常规石蜡包埋并切片,切片厚度4 μm。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研究协议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准则,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术后随访及治疗情况

PHC患者出院后,采取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7年6月28日。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自手术日至肿瘤复发日期,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自手术日至肿瘤复发日期及死亡日期或至末次随访截止日期,以月为单位。随访周期为4~92个月,平均(45.8±28.3)个月,中位时间为44个月。至研究结束时,共有14例失访病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最终有122例完成随访工作进入研究。术后1月,常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1~2次。随访过程中如果怀疑肿瘤复发,立即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检测及CT、MRI检查确诊。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进行染色,具体操作步骤参照免疫组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简述如下:切片常规脱蜡、水化,3% H2O2-甲醇溶液浸泡10 min,抗原热修复3次;血清封闭10 min,然后加入anti-Pim-1的单克隆抗体,4℃过夜。37℃复温45 min后加入羊抗鼠的二抗,37℃孵育30 min,DAB显色5 min,常规衬染、脱水、透明、封片。随机选择5个高倍镜视野,计数100个细胞。观察细胞着色程度,未染色计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比,<5%为0分,6%~25%为1分,25%~50%为2分,51%~75%为3分,76%~100%为4分。将两个得分相乘得到分数作为检测结果,其分级标准为:阴性为0分、弱阳性为1~4分、中等阳性为5~8分、强阳性为9~12分,阳性率(%)=[1-(阴性表达例数/总例数)]×100%。根据最终的结果,定义0~4分为低表达,5~12分为高表达。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来源的肝组织中Pim-1蛋白的表达规律

Pim-1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中,少数表达于细胞核中,表现为棕黄色或深棕色的颗粒沉积(图1)。122例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及85例正常肝组织中,Pim-1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5%、73.0%、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30,P=0.0013)。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比较,癌组织中Pim-1蛋白的总阳性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但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Pim-1蛋白在PHC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其总阳性率为PH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

图1 不同肝组织内Pim-1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SP法) Figure 1 Expression of Pim-1 protein in different liver tissue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SP) Note:A.HCC tissues;B.Adjacent tissues;C.Normal liver tissues.

Type of liver tissuesCasesPositive expression rateWeak positive rateMedium positive rateStrong positive rateNegative expression ratePHC tissues122 31(25.4)47(38.5)30(24.6)14(11.5)Para cancer tissues122 46(37.7)30(24.6)13(10.7)33(27.0)Normal liver tissues 85 31(36.5)19(22.3)9(10.6)26(30.6)

2.2 PHC组织中Pim-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按照IHC染色结果,将122例PHC患者分为低表达组45例和高表达组7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表明,Pim-1蛋白与术前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Pim-1低表达组的患者比较,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前Child-Pugh分级较差、肿瘤数目较多、肿瘤直径较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且TNM分期较高,病情总体处于进展期;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门脉侵犯发生率和术前血清AFP含量在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

2.3 Pim-1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低表达组中位DFS为34.3个月,其95%置信区间为(21.9~46.1);中位OS为45.2个月,其95%置信区间为(37.7~52.3)个月。高表达组中位DFS为17.5个月,其95%置信区间为(11.5~22.5);中位OS为23.7个月,其95%置信区间为(18.2~27.8)。Log-rank检验分析表明,低表达组患者的DFS及OS均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5,P=0.001;χ2=9.657,P=0.002)(表3,图2)。

表3 PHC组织中Pim-1表达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

表2 PHC组织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图2 PHC组织中Pim-1表达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 Figure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im-1 and survival rate in PHC patients Note:A.Tumor free survival curve;B.Overall survival curve.

2.4 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的多因素分析

针对本组PHC患者,采用多因素逐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表明,术前较差的肝功能、较低的组织分化程度、门静脉侵犯、出现淋巴结转移、较高的TNM分期和高表达Pim-1蛋白是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和术前血清AFP含量与患者总体生存期无关(表5)。

表4 影响PHC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与变量赋值

表5 多因素逐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HC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m家族又被称为莫罗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位点(Provirusintegration site for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Pim)蛋白家族,其生物学本质为钙调蛋白激酶,在脊椎动物中广泛表达且序列保守。PIM家族有Pim-1、Pim-2和Pim-3三个成员,均含ATP锚的活化位点,通过磷酸化底物调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16]。

人Pim-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6p21.1-p21.31,长约5 kb,由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组成,其生物学功能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等密切相关。在致癌因素作用下,Pim-1基因发生异常高表达,通过调控GSK3B、FOXP3等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并阻滞细胞分化成熟[17],进而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18-19]。但目前关于Pim-1蛋白在PHC中的研究报道目前还较少。Leung等[15]发现Pim-1在PHC组织及出现转移的淋巴结中表达上调,且在细胞实验中证实Pim-1可激活肝癌细胞的糖酵解过程。殷盈祥[20]和董智刚等[21]证实PHC患者外周血中Pim-1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而后国内外几个研究小组也都在细胞实验中证实Pim-1与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有正相关的关系[12-14]。但这些研究大多为细胞水平实验,对于Pim-1蛋白在PH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时间的关系也研究较少,其临床潜在应用价值不清。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收集了122例PHC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和85例正常肝组织,以IHC染色方法证实Pim-1蛋白主要表达于PHC组织细胞的胞浆中,少数表达于细胞核中,表现为棕黄色或深棕色的颗粒沉积,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15]。Pim-1蛋白在PH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按照Pim-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PHC患者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组。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临床病理资料,发现高表达组患者在肝内病灶发展、术前肝功能、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方面,均较低表达组患者有明显恶性进展倾向。进一步的生存分析表明,Pim-1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高表达组患者,而多因素Cox分析也明确了Pim-1的高表达是影响本组PHC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在PHC患者发生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Pim-1蛋白表达显著过表达,而在细胞水平实验中敲除肝癌细胞内Pim-1的表达,将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15]。这也部分解释了本研究中Pim-1高表达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的现象。当然这一现象背后的具体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揭示。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实Pi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且与PHC的临床进展和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联系,其过表达提示PHC患者的预后较差。Pim-1在PHC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与前景。

猜你喜欢

生存期病理蛋白
派姆单抗作为二线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SAK -HV 蛋白通过上调 ABCG5/ABCG8的表达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