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与普通气管导管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8-12-26张敏惠
张敏惠
【摘 要】目的 观察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其他护理优势。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有创机械通气的1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6月有创机械通气的85例患者作为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观察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需要护士人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AP发生率降低,吸痰管用量减少,护士人力减少一半.结论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能明显降低VAP发生率,节省了护士的人力资源,上呼吸道粘膜的损伤明显减少,吸痰管用量明显减少,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
普通气管导管侧孔只有注气孔,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有两个侧孔,一个注气孔,另一个为声门下吸引孔或冲洗孔。如下图所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MV)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VAP 发病率为9%~60%,病死率高达30%~5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 ]。同时已成为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医院I CU感染防控的重点。我们对使用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106例使用呼吸机的重症监护患者进行VAP目标性监测及预防干预措施研究,护士所需人力,吸痰管的数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 1月 1日 一 2016年12月 31日,我院 I CU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普通气管插管的患者共计175例。其中男94例,女81例 ;年龄 25~ 92岁,平均71.8±17.2)岁;原发病种类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器官衰竭综合征,脑血管意外,多发伤,心肺复苏后,心力衰竭,昏迷,药物中毒、手术后等作为对照组,APACHEⅡ15评分以上患者. 观察组2017年1月1日-6月30日有创机械通气的85例患者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 32~ 94岁,平均72.4±17.5岁,性别,年龄,发病种类,APACHE15评分以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监测方法 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2] 附录D对监测对象进行VAP的目标性监测,收集ICU患者监测日志、VAP感染个案信息,入室进行病情评分,病情变化随时评分,稳定后每周常规进行患者病情评分。VAP诊断标准为气管插管或切开并行呼吸机治疗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发生的医院感染肺炎,患者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追踪观察48 h期间确定的感染仍属I CU感染。排除机械通气48 h之内或拔管 48 h之后发生的肺部感染。医院感染肺炎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 ] 判定。
1.3 导管护理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我院VAP防控的集束化干预方案。所不同的是,对照组使用普通气管导管,观察组使用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吸痰操作及声门下吸引时,需两人同時操作,即由一名护士先吸尽人工气道内的痰液,更换吸痰管再吸尽口腔内分泌物。后再次更换吸痰管,由一名护士将吸痰管插入人工气道内,另一名护士则快速的行导管气囊放气操作,同时未吸尽的声门下分泌物可流入人工气道,增加了感染VAP的风险。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只需一人操作,且只需一根吸痰管吸尽人工气道内痰液,声门下吸引管只需通过侧孔进行吸引和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吸出液澄清为止,同时防止口腔及声门下液体流入人工气道,且根据患者口腔分泌物情况可随时进行吸引,从而减少了VAP的发生。
1.4 观察项目 比较2组VAP发生率、每次吸痰所需护士人力、每次吸痰所需吸痰管的数量、上呼吸道粘膜损伤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均值和标准差、百分率进行数据描述,资料数据间的差异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每次吸痰所需护士人力、每次吸痰所需吸痰管的数量、上呼吸道粘膜损伤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3 讨论
3.1 防控 VAP的主要措施 VAP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疾病之一,VAP的 发生不仅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增加医疗费用,造成疾病负担。本研究在干预前后均采用我院VAP防控的集束化干预方案。实施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对预计通气时间>72h的患者常规进行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有利于VAP的预防与感染控制。[4]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能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且通过冲洗能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及分泌物的彻底清除,防止分泌物进入人工气道,降低了VAP的发生。从本研究可看出VAP发生率明显降低。
3.2 安置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吸痰操作及声门下吸引时,操作复杂,需两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造成了人力的浪费。且声门下分泌物易流入人工气道,增加了感染VAP的风险。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吸痰,只需一人操作,操作简便,且根据患者口腔分泌物情况可随时进行吸引,从而减少了VAP的发生。
3.3 安置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吸痰操作及声门下吸引时,需每次都进行人工气道和口腔及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反复的吸引易导致上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吸痰时减少了人工气道及口腔吸引的次数,明显降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3.4 安置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吸痰操作及声门下吸引时,每次最少所需3根吸痰管,而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吸痰时每次只需1根吸痰管,偶尔需要2根吸痰管。明显减少了吸痰管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
3.5 安置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吸痰操作及声门下吸引操作复杂,需反复培训,护理人员方可掌握。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吸痰操作简单,经过培训,护理人员易掌握其操作方法。
4 结论
使用可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能明显降低VAP发生率,且进行吸痰时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护理人员掌握,节省了护士的人力资源,且上呼吸道粘膜的损伤明显降低,吸痰管用量明显减少,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闰素珍,h桂丽,苗亮,等.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611 2-6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 f f31 2—20 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 S ] 20 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J ].中华医学杂志,2001 ,8l( 5) :31 4— 3 20.
谭景予,陈锦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管理[ 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