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互助合作性学习

2018-12-23刘天保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初中数学方法

刘天保

【内容摘要】合作性学习是新的教育时代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在这种学习方法中,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培养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集体观念,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更应该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互助合作性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地自主探索,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某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  互助合作性学习  素质培养  方法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互助合作性学习的重要性

可以毫不夸张的来讲,学生是课堂所有活动的中心。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那么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并且在新课标中也提出,学生应该努力地站在课堂最主体的位置,并且不断地探索创新,解决问题,并且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的意识形态还不够成熟,因此这些任务都需要教师协助来完成,教师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主导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个学生讲述一些课本上的知识,并且做简单的扩展,学生学到的都只是知识,而没有培养起自己真正的能力。考试中的成绩并不能够代表学生学习的成果,因此学生各方面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地加强和锻炼。互助合作性学习就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索,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其中进行动脑思考,这样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互助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方法

1.教师应该给学生创建一个合理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这一情境中与他人有效地進行合作。情感是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主要动力源泉。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开展互助合作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每一个学生都有其擅长的特点,因此进行合作性学习,能够使每一位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是要想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中,并积极地参与到合作性学习的环节中,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建一个合理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积极的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且教师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要能够有效地结合教学内容,并且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严格的设置,要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思考,尽量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函数知识,可以让学生将函之间的异同点来进行比较学习,如果让每一位学生单独的进行总结和探究,一定有非常大的困难。但是人多力量大,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一个学生负责一个环节或是一部分,这样总结起来,要会更加轻松,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增强。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学科和知识的特点,在进行讲解时,要能够找准时机来进行合作学习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且根据比较学习等其他形式的结合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联系,这样学生在最后复习时也会更加轻松。

2.要重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要领。互助学习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外力来进行知识的丰富和学习活动的开展。但是如果要想让学生通过这种合作性学习方法学到真正的知识,首先学生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这样才能在探究的过程,保证不出现低级错误,真正实现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可以学习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通过日常的学习来总结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事半功倍,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给学生传授方法,让其作为开展学习活动的一个补充,并且给学生充足的锻炼时间和解答时间,并且还要对学生所给出的结论和答案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擅长之处,并且不断将这一闪光点放大。正确的解题技巧,也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方法,只有教师帮助学生规范解题,矫正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突破自我,达到新的高度。

3.建立合适的正确的评价机制和小组成员之间的明确分工。明确的分工能够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变得更有条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相对应的任务,在进行合作学习是指需要将自己的任务出色的完成即可,如果每一位成员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那么合作学习的成果一定会非常显著。但是这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确实很难建立的,因为每一位老师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的态度有所差异,并且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都会有明显的不同。如果教师只用一种评价机制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是非常不公平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等级,然后将不同等级的学生混编为一个小组,这样的小组分工也算是科学合理,同时学生还应该有不同的擅长之处,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应该让小组之间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学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最终得以所有小组成员都能够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丹. 数学与生活[J]. 小学时代:教师,2011(9).

[2] 高阿莲.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J]. 科学导报,2013(9).

[3] 周慧. 生活乃数学之源[J]. 学周刊B版,2011(3).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初中数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