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
2018-12-23吴兵
吴兵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小组,能够较快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习小组的好处也是有很多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春心精神、实践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数学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加上小组合作学习就变得有生机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影响
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的情况,教师和学生营造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可以主动的学习,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之间的交流不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学生遇到为题可以向老师汇报,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优秀的人才。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初中数学学习难度增加
初中的数学课程中,对数学的概念、定理等做了扩展,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到了更加深层次的方面,这就使得初中数学的难度增大了。刚来到初中的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不知所措,设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这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适用于初中数学,在很多科目的学习中都是很方便的。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教训,学习欠缺的同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进行讨论,找到自己学不好的原因,可以报告给老师,老师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也可以小组里解决,把一些好的、简单的学习方法分享给组员,让他们在互相帮助中共同进步。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依据学生本身的特色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同学的性格和学习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在分组的时候各组成员的水平不可以相差太多,小组长的选择很重要,要考虑到组长的综合水平,选择能担此重任的学生,小组内的成员要有不同的工作,可以不定时的互换角色,总之,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最重要的一点,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重视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在学习上感受到温暖的存在。在学习进行中,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增加小组之间的团结。
2.情境教学,促进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知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的气氛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学生的成绩也不理想,因此,有了合作小组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合理的创设情境,让学生都融入进去,这些情境的设立,可以征求学生们的意见,看看他们喜欢哪种方式,让同学都融入进来,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愉快的进行学习。
3.营造健康的合作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进步的,不是用来攀比的,虽然比赛的方法可以促进学习,但一定不要让学生有太大的压力,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是他们的学习不拘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室主体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提高了数学的学习效果。
4.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结果老师要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可以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以鼓励的语气去评价,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学生不讨厌数学,积极的去学习数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整个小组的评鉴也很重要,是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在之后的学习路上,团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有团队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
学生都喜欢新鲜的东西,合作学习的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激发,唤醒了学生那沉睡的对数学的喜爱,是学生积极的面对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到很多之前课上学不到的东西,并且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更适合学生,这样学习氛围好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
2.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种教学方式符合杜威的“以學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也喜欢这种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更愿意学习,老师也更愿意教学,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每个学生也能在合作学习中进步。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资料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的,由于小组中各个成员分工明确,不会出现拖拉的现象,一个人的不负责连累的是一个小组的成员,这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提升,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扩展。
结语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就是这句话。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学习兴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发展、教学的进步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梦兵. 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2013 (27):228.
[2] 杨玢. 试析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J]. 新课程(中旬),2013(11):2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