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与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8-12-20李淼玥
李淼玥
摘要:作为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学习能力提升非常重要,学校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能力的双重提高。本文就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与学生能力两部分内容,对其相关的提升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学习能力;提升
职业教育主要以专业型、职业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能适应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早期教育的意义日益重要,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及社会对幼教人才要求也更高。作为培养专业幼教师资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要坚持以生为本、德才兼顾,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培养
(一)挖掘中职文化的心育功能
1、营造追求卓越、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教工作者,作为孩子的启蒙者,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营造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充满爱的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成长、完善的欲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动力能够被激发,学术氛围浓厚、文化氛围突出、充满爱的生活环境将唤醒学生追求理想、形成关爱孩子的高尚情操及立志成为好教师的志向。
在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的成长氛围中,遇到成长问题,学生会积极寻求帮助、渴望指导,此时,心理自助需被激活,自我成长能力被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营造公正公平的成长环境,使学生在公正的成长环境,抓住机遇,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决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认识到努力是发展的前提,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自我审视,主动自我调节,积极适宜环境要求,满足其心理自助需要,进而提升心理自助能力。因此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此氛围中挖掘心理潜力,利用文化氛围实现心育功能。通过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不断发展的欲望,使学生在此氛围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营造面对现实、踏实有为的行为文化
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时,一个重要的指标便是现实能力,因此学校应当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氛围中,形成现实的执行能力,进而保证学生始终具有心理自助的动力,可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具有求真务实、勇于实践、勤于探索的精神。使其面对现实活动中的各种挑战,萌发自我发展的动机。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保教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现实执行能力的培养。通过营造务实求真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自主的计划学业、合理安排生活、深入与同伴交流、敢于面对挑战、把握机遇。当学生遇到实践困惑、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人际交往等难题时,通过正确的行为文化的引导,将激发学生心理自助动机,在此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得以提升。通过营造现实踏实的行为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完善心理自助机制,使其可有勇气面对生活的难题,正确化解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勇于挑战,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内心。
(二)健全中职心理健康评估与教育体系
1、以心理健康评估为参考增进学生心理自助知识与技能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都能充分的、客观的认识自己,系统掌握病理性运用心理自助知识与技能。同时据有关数据显示学生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自助知识、技能便可以调节,只有少部分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机构、专业人士解决,因此中职学校引入心理自助知识、教授相关技能效果显著,可解决学生大部分心理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受教育水平的增长,学校可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分析测量结果,根据结果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及时向学生反馈、解释结果,帮助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辅导。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正视自己,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完善自己,自我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开展系统化、实训化心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心理自助知识与技能
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科学测量后,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有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对一般的心理困惑进行自我调节。此时,学校应当做到:第一,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系统开设相关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的全面性,使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师及时交流、探讨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自助能力。第二,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心理健康维护技能课程,通过实训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技能,通过系统讲解,结合培训实践,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三)创新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1、完善心理健康教学机制
在开展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心理援助平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行为提供服务。完善心理自主能力服务体系,重视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能力、运用外部系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成长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求助能力。通过不断完善心理服务系统,使学生可迅速解决心理问题需求。对此,学校可建立分层心理咨询中心,组织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建立网络化沟通平台,定期普及、传送心理知识、健康知识、相关技能等,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全方位的援助服务。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服务,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开展丰富的心理教育活动
为了有效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有效性,学校可以做到:第一,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辟专门的、专业的自助心理咨询平台,配设心理阅览室、游戏室等,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心理自助服务效果。据有关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困惑较多,常在不同人际交往关系中感到难题,也会在考证和技能掌握强大压力与学习动力之间产生矛盾,因此学校组织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正式各种关系,提升学生心理应对能力、抗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反观自我,科学成长,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时,教师可构建逐层深入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实践内容,构建“全程渗透”的教学培养体系。通过专业教学活动,构建学训相结合、实战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内容表现为:根据课本知识、理论技能等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会基本技能;根据校内外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实训机会,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实践能力。通过“学训”相结合,相互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教育实践与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时间相结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进行实训教学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详细安排教学主题。通常在低年级安排学生参观实践保育课程,组织学生观摩学习真实幼儿园情况,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幼儿园保育内容,逐步提升学生的保育工作能力;在基础阶段,教师安排年级稍高的学生进行教育主题实践,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幼儿园观摩。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幼儿园工作,更深层的体验了解幼儿园工作,提升自己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在高年级阶段,教师应当适当安排学生进行标准化教育主题实践,此阶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了解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生在幼儿园中“顶岗实习”承担一定的工作,感受幼儿园教学的真实情况,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主题实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激发潜能、不断创新、发挥个性、积累才能、提升素养,通过此教学模式,为学生拓展就业机会。
(二)以课程建设为本位,彰显幼教职业特色
1、教学方法适当
进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时,教师应择优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常见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工学一体化,促进学生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增強核心竞争力。进行现代化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摆正自己的教学位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教学任务在教师的监督、引导、调控下有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组织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向不同学生分配不同角色任务,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配适应的角色,强化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团队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项目分析能力、工作完成能力等,进而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提升学生的专项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应当以教授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为基础,进而提升学生的专项综合素养。如进行儿歌创编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学生分析任务、分配任务,随后完成任务、汇总成果、展示成果、学生互评、教师总结。通过如此流程,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
再如:进行模拟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组织学生在真实、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训练,模拟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分配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通过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潜力。
2、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吸引性。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锤炼幼儿教师性格也大有裨益。教师具体可以通过组织课前3分钟演讲,既锻炼学生的胆识,又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训练教师口语;辩论赛口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词语组织能力等;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儿歌表演、讲演故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既能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又能训练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各种试讲比赛口语提升专项技能,使学生在赛后反思中规划自我发展。
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势必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实现学习能力提升,反之,则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能力两方面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水平提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徐小云.学习心理视角下的中职生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98.
[2]李艳,周立国,郝冬梅.学习心理视角下中职生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10):94-97.
[3]周赛,胡玉婷,张必斌.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6(0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