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堂为阵地,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略谈

2018-12-13王世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课堂导入

王世杰

【摘 要】 语文教学关键在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用好文本,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读中感悟,在读中怡情。努力让学生以最佳心境投入到文本中去,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课堂导入;有效提问;精神奖励

语文教学关键在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用好文本,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读中感悟,在读中怡情。努力让学生以最佳心境投入到文本中去,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匠心独具的导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别出心裁的质疑激趣,将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振奋的求知状态。每一堂课开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渲染一种乐学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情感调整到最佳状态,并要尽量做到每堂出新,让学生出乎其意料。

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我以1985年西伯利亚红嘴鸥光临昆明引入,相机出示滇池和翠湖畔的鸥群图片并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一下子融入了与老人相关的这个故事里。又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毁灭前后的圆明园,在教学开始我运用了几个电影片断和圆明园的3D复原视频,为学生创设一种亲临其境的情境和氛围。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視觉上的享受,听觉上的撞击,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心灵上受到启发,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这时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查资料,讲述了解到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去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事实证明: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打开学生的思维,一举两得,为取得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巧妙设计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让语文课堂“减负增效”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更是让课堂“减负增效”的关键因素。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很浅显、很琐碎、很平常的问题让学生失去思考兴趣,影响课堂效率。我认为,课堂上能让学生保持兴趣的有效提问,应该做到“精、准、新、深”。“精”就是简明扼要,抓住要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执教《老人与海鸥》一文时,我就深刻地领会到这一过程给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篇幅相对较长,寻求合适的切入点,是我课前一直思考的要点。首先,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让他们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讲了哪两个场景?学生基本上能抓住老人生前喂海鸥和海鸥送别老人这一主体事件。在此基础上,我话锋一转,问:哪个场景是让你意想不到的呢?孩子们的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异口同声答道:海鸥送别老人的场景。然后我让他们分“块”读,快速找到让自己意想不到的句子和词语,这样学生得以充分地亲近文本。“准”就是思路明确,针对性强。设计问题要结合文本,贴近学生的思维习惯、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要紧紧扣住文章的重点、难点、精彩点去设问。还是以《老人和海鸥》一文教学为例。如: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送别场景?在教师的引读感悟中让学生再读课文,有的放矢,收益甚丰。“新”是新颖别致,有趣味性。设计提问不应该是生硬、呆板的,而应该是鲜活、有趣的。如《草虫的村落》,我从课题入手:“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作者去到草虫的村落有什么收获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致很高,很快就进入文本。设计有趣味,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乐于去求知、探究,收到的效果就会意想不到,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外,我还会根据实际,让学生共同设计一些趣题,然后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使学生善于学,乐于行,完全沉浸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深”是有一定深度,具启发性。“启发性”指所设的问题能抓住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反三,让学生产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课内到课外的广泛而丰富的想象。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扣住“知音”一词的提问:“何为知音?文中那些地方体现他们是知音?”;读到《唯一的听众》一文中:“老太太仅仅只是扮演着听众的角色吗?”等。这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孩子提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诱导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也非常重要!真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就会在阅读中自我思考,教师呢,既教得轻松,又可享受“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快感!

三、善用精神奖励,促进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求知欲

奖励是多种形式的,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在课堂用得少,这里我只谈精神奖励。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经常使用精神奖励是行之有效的。常用的奖励有:赏识性语言、评价性语言、欣赏的目光、特别的手势等。这种奖励如果使用得法,将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当然精神奖励要讲究艺术:

一是要因人而设,量身定做。课堂学习过程中,在心理上要对优生和学困生一视同仁,要对他们各自的表现适时地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对于班级每一个学生,教师心中要有一把尺。对成绩好,能力强的要充满激情,加以赞赏。如:“你的回答很有深度,老师欣赏你”;“从你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你的知识面是那么广,我为你高兴”……,配以赞赏的目光。对学困生,特别是不太自信的学生就用具体、合理、清晰的激励式语言。如:“你吐字清晰,是当播音员的好苗子”;“你读书很认真,你体会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你真了不起!”……并投去鼓励的目光。

二是要语言生动丰富,给学生听觉享受。再动听的语言用多了也会感觉单调,再平常的话语偶然用一次也会有新鲜感。听过一位老师的课,我心里数了一下,一堂课下来,“你真棒”这句评价语重复了十次之多,连我都觉得有点累。如果学生堂堂听到这样的“赞赏”,天天如此,那就不只是神经麻木,听觉疲劳,简直成噪音了。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学习实施语言奖励时,一定要避免单一,以免让学生听觉疲劳。而且要根据教材、学生、当时的实际灵活运用。如:“你的看法很有见地,能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你的大胆想象真不亚于作者本人,你成他的知音啦”等。这样的奖励才具有促进作用,才会促进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去探究,树立起自信,不断地获得学习的满足。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渴求知识的状态,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充分利用好教材,认真处理好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好教法与学法、教学环境的关系,努力把课上得活、上得精、上得新,让课堂生机勃发。我相信:只要精心导入、巧设提问、善用奖励,就能让学生保持兴趣,从而主动地去学习实践,主动地去获得知识,水到渠成地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红. 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效性[J]. 教学考试,2017(21).

[2] 赵倬艺.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效性及对创新思维的培养[J]. 吉林教育,2009(4).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课堂导入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