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几种能力

2018-12-13李观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阅读能力

李观石

【摘 要】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重视课文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需要重视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本文笔者以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为探讨中心,期望能为广大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供积极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初期,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性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在行动上进行贯彻落实,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教与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解脱出来,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最终的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老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鼓励全班学生积极捐出自己的藏书,并且做好保管与借阅工作,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造性的劳动需要依靠创造性的想象。只有学生处于想象的状态中时,学生才可以真正打开思维的闸门。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阅读和作文两个教学环节着手。

阅读教学环节中,可引导学生将教材作为基础进行想象,既能引导学生进行入情入境的学习,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不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作文教学环节中的作文训练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重要土壤。因此,实际的小学语文寫作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合理运用编故事、续写故事、扩写故事及看图写作文等多种富有创造性与想象因素的作文训练方式。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创新思维,可以说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如何,直接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首先,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位学生,给予每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发散思维。

其次,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要始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积极质疑老师及结论,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品质。

最后,要根据学生实情设计多元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与自圆其说,充分的顺服别人认可自己的看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会处于多元化状态,自然不会再受习惯性思维的局限,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及人文性较强的课程,想要让学生学好此门课程,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后,才可以为后续学习之路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常爱莲. 探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 中国校外教育,2017(31):69.

[2] 郑倩. 小学语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J]. 课外语文,2015(22):42.

[3] 卢珍.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潜力的激发[J]. 中国校外教育,2017(S1):202.

猜你喜欢

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阅读能力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