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交流展览策划实践应用

2018-12-06张二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实践

张二军

摘 要: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展览合作实践中,通过藏品、研究、展示及宣传的形式,能更好地实现其展示效果。但需要提前精心策划,合理布局展览内容和形式设计,才能更好地突出展览主题。文章以鄂尔多斯博物馆合作交流展览实践应用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博物馆交流;展览策划;布展;实践

为了更好地促进馆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交流展览策划水平,提高展示效果,需要精心策划,合理布局展览内容和形式设计,认真地组织实施整个临展策划的工作程序。下面以鄂尔多斯博物馆临展策划实施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1 博物馆引进展览主题、内容设计研究

博物馆引进策划一项临时展览时,首先要分析展览的主题。展览的主题是展览的魂魄。在引进一项展览时,要分析展览主题名称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深化,能否吸引观众进入展厅,使观众把焦点落在思想内容上,这非常重要。研究展览提纲内容,确定其展示的单元部分及文字说明,分析研究前言、每个单元部分、结语等展览内容。

1.1 展览内容设计研究

在熟悉陈列展览提纲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展厅的实际空间,把握展览主题、内容等,经过艺术思维形象构思出展示空间效果、文字图版等内容,从而最终构想规划出展览概念性方案。这一展览概念性空间设计需要体现出该展览主题的基本形象特征,体现出该展览内容本质的深刻内涵,同时要体现出该展览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在展览策划中要能合理使三者体现出统一的目标,形式上突出主题。要达到这些目标,在内、外形式的造型设计上都离不开对自身以及空间、色彩、材料等形式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样才有可能在陈列特性的造型上,表现出庄重大方、活泼生动、精巧秀美、朴实厚重等风韵。

做好总体内容设计时,要突出表现陈列内容中的几个重点。它们既能体现出陈列的最精华部分,又是整个形式空间的重心支柱。处理好一般表现与重点突出的关系,既有利于反映陈列内容,又能产生形式美的节奏与韵律,也有益于调节观众审美心理情感的起伏,以保持视觉兴奋。

1.2 展品研究

通过对展览主题、内容的研究,主要是熟悉文物展品清单,分析研究展品本身的特性,包括年代、质地、规格、历史价值等内容,然后对每个单元部分的展品进行合理的归类划分。分析展品的自身特性,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的展品重点展示。对需要重点展示的展品及展品组合等进行分析归类,同时需要提前配置一些展具,如展台、展架、展板及多媒体等辅助展示设备,便于独立展示,以取得较好的陈列效果。

2 博物馆引进展览形式设计研究

展览形式设计涉及平面、立体、空间和色彩多部分内容,而且这些构成形态又都交融在一起。形式设计是发掘陈列展览内容的精髓,通过艺术再创作而形成的陈列展览内容的具象表现。一个好的展览,内容虽然重要,但是形式设计也尤为重要,也是一个展览最能出彩的地方。根据展厅实际情况,结合展览内容,下面就以鄂尔多斯博物馆引进展览,对形式设计流程做简要说明。

2.1 展线规划设计

根据展厅自身环境状况,按顺时针方向、时代先后顺序,结合展厅面积、展柜形式、尺寸、数量等因素,根据单元部分的文物分布情况,分析展品尺寸、数量,合理规划展线,并划分出每个部分展线长度和人流导向线路。从而确定整个展厅单元的分布情况,使展线要清晰、顺畅,避免前后颠倒、交叉、混乱,合理规划设计出理想展线。

2.2 立面展墙设计

2.2.1 展览主题墙设计

主题墙也是展示形象墙,是展陈形式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色彩,才能体现出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风格。主题空间设计应把着眼点放在视觉语言唯美的、和谐的形态关系的追求上,在不断了解、把握空间的过程中,发现主题空间的形式美,彰显它的主题属性,诠释它的主题意义。

2.2.2 版面文字设计

如今是读图时代,图的作用是对文字的补充,丰富展览内容。图非常形象,也能给视觉带来愉悦的感觉。根据每个单元部分展示内容及辅助的文字说明,合理正确地选择出能反映该内容的相关素材,再加以电脑图像处理和艺术形式的美化设计。一方面它要满足展览内容的形象化表现,另一方面它要满足装饰陈列的审美功能。

2.2.3 展览空间、色彩的应用

陈列设计中的空间色彩应用切忌过多过杂,在整体上应力求材料品种及表现格调的简练。造型用材应把握实用与审美的原则,服从总体设计风格,遵照人的视觉习惯精心选择,于差异中求协调、对比中求和谐,如墙面、地面、展具系列、顶部灯光的色调应达到协调、统一。而反映内容的文字、标题及重点装饰的用材就应有所不同,即在协调中寻求对比,突出重点,层次感分明。

3 博物馆引进展览布展实施

3.1 空间虚拟布展

根据设计好的图纸小样,结合展厅实际单元划分情况,对照图纸小样,进行空间虚拟布展,按照之前的形式设计思路,确定展板及其他辅助展品位置,从前言到每个单元部分进行一项空间虚拟布展。在虚拟布展中有不合理之处,可及时进行内容形式设计调整和辅助展品的增减项目调整,避免辅助展品重复制作及人力、物力的浪费。

3.2 展品点交布展

展品进入展厅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每个单元的展线长度和分布情况,对每部分的展品进行合理归位,在展柜外确定其位置,待文物展品点交完毕后,进行展品柜内布展。根据展品的特点、尺寸等分析,合理选择展托、展架等展具依次进行布展。在布展过程中,必须保证文物的安全性和展示性。

3.3 特殊展品布展实践

有特殊展品展示时,需要考虑展柜内温湿度环境控制,做好展品定期保护、保养及安全与设计的关系。待展柜内文物展品及相关辅助展品布展完毕后,再进行展柜外的展板、雕刻文字等其他辅助展品的粘贴、悬挂、安装等工作。

3.4 艺术性展品布展实践

这类展品一般属物质文化或艺术类的展品陈列。例如,传统文物的陶、瓷、铜、玉、漆器等展品的专题陈列,民俗文化的各种物质产品的陈列,绘画、雕刻、工艺品等艺术类展品的陈列。这些多属于审美欣赏性的展览,内容的连续性不太强,主要着重形式美的创造设计。这类展览的设计主要考虑展柜与展台的运用、采光或照明的运用、色彩与装饰材料的衬托运用、特殊展品采取特殊手法展示这几个方面的结合。这类陈列的设计一般遵循现代美学的形式美法则,或按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来进行。现代美学的形式美法则注重变化与统一、均齐与对称、平衡与呼应、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规律的运用。中国传统美学观则考虑立象尽意、章法要变而贯、体势要奇而稳、摆布要重虚实疏密、以宾揖主、前呼后应、高低交错等。至于光、色、装饰材料、特殊手法的运用,要结合实际设计,着重创造整体统一、重点突出、视觉良好、审美愉悦的四维空间。

以上是从博物馆临展策划的主题、内容、形式设计研究及布展实践研究做了简要的阐述。追求形式與内容相统一,能准确表达展览主题。对于艺术理论上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本质上说,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离开了陈列主题的陈列设计,形式再美也无意义;而没有优美的艺术设计,无论陈列内容多么精彩,也不能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陈列设计主张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在博物馆打造新的展览,从酝酿、构思、设计到操作实施布展都要进行整体考虑、整体策划。一切从观众的需求出发,要以相应的、贴切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各自不同的内容,达到浑然一体,才能取得较好的展出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潘杰.展览艺术:展览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2.

[3]于萍.博物馆陈列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齐玫.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修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