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理性”的道路上前行——谈认知冲突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8-11-30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何 华
认知冲突主要指的是各个认知主体所掌握的各个新知识和新情境之间形成的不相容的局面,或者是各个认知主体对相关问题所产生的不同的看法的现象。因此,老师在中职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思维习惯和实际需求,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对所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冲突,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巧妙利用生活经验与学习的矛盾,引发认知冲突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实际生活,且服务于实际生活的学科。因此,在中职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发学生思考与理解。通常学生在面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问题时,会积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准确把握实际生活中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矛盾,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概率”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联系生活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一件事百分之百会发生,人们就认为它是一定会发生的,所以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就是100%,它便一定是会发生的吗?然而,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为0时,那它就一定不会发生吗?”通过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将外在的动机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利于大幅度提升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二、制造矛盾情境,凸显认知冲突
通过构建认知冲突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中职数学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制造矛盾情景,突出认知冲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的兴趣。例如,在“等比数列求和”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案例:“以前有一位穷人伸手向富人借钱的时候,富人虽然答应借给穷人钱,但也同时提出了一些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富人借给穷人的钱采取的是递增的形式,也就是富人在第一天借给穷人一分,第二天借给穷人两分,第三天借给穷人三分,以此类推……然而,在穷人还钱的时候,穷人在第一次还给富人钱的时候只需要还1分钱,第二天为2分,以此类推……”。严格按照这种借钱和还钱的形式,约定时间为30天,两者在30天之后则互不相欠。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点思考,按照富人提出的借钱条件,是富人受益还是穷人受益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列求和的案例,穷人在约定的30天总共还给富人的钱的总数明显多于富人借给穷人的钱。因此,通过进行精心的计算,穷人根本就没有向富人借到钱。
三、巧妙利用实际操作,碰撞认知冲突
通常中职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在理解相关的空间立体几何问题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然而,由于空间视觉具有一定的偏差,所以让学生在观察图形的过程中很容易理解错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因此,在中职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指导学生构建认知冲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各个数学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中的直线与平面夹角的问题”的内容时,老师可尽量将空间几何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即首先,教师可将两条直线直接固定在黑板上,其中一条直线与纸板相交,彼此之间并非处于垂直状态,另一条直线则与三角纸板相交,且双方亦不垂直。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借由实践操作来找出直线与正方形纸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以及以同样的方式找出直线与三角形的夹角,再将三角形沿边剪开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在将三角形沿边剪开后,其夹角是否将产生变化”。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逐步掌握了平面夹角的相关知识。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将平面视作一条直线,而后基于学生的自主操作,其将逐步探知到三角形与直线夹角之间的关系。最后,当学生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后,其将逐步了解到,原来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便是直线与平面投影的夹角。
总之,学生在中职数学课程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在思想上产生认知冲突。因此,作为中职数学老师,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该善于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