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成就精彩课堂

2018-11-30江苏省阜宁县罗桥初级中学赵永祥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者图象函数

江苏省阜宁县罗桥初级中学 赵永祥

提问,是沟通信息、激发兴趣、开启思维、获得反馈的过程,教师要择时而问,要问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时,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才能调动学生的认知储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提问时要把握有度,设计科学、功能多元、目标明确,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向,才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一、当前数学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于形式

教师为问而问,只求“吸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提问数量多而有效问题少。大多是缺乏有效的设计,随口而问,问题多是简单的,甚至是不需要回答的,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2.缺乏艺术

教师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提问方式,不能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明确的指向,问题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教师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3.开放不够

教师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但如果教师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就会失去提问的意义。教师应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让不同观点碰撞出火花,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

4.评价单一

对于学生的回答,一是教师对正确的答案予以肯定,用“正确”等点评,缺乏针对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二是重复内容,针对教学内容重复提问,无疑浪费了课堂时间。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充分准备,精心预设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无论是环节的过渡还是提问的内容都要精心设计。教师要研读教材、分析学情,不能只停留于知识点而问,要以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发问,以发挥提问的最大功效。如在预设《分式》教案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整式、分数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教者提出问题:它们有何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何区别?”教者再让学生回答:当a=-2,-1,0,1,2时,求的值。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与整式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求值方法是相同的,但分式的值并不是都有意义的。

2.培养习惯,提升意识

教师要把握时机,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以提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的主动提问予以肯定、表扬,要记录学生的回答情况,以一些小文具激励学生保持提问的兴趣。教师要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提问能力,促进他们提问意识的形成。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教学中,教者呈现月亮从海平面缓缓升起的动画,营造“海上生明月”的意境,通过直观的画面展示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猜想,学生会随着圆的运动提出问题:“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有几种情况?”能不能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类?如果能,分几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思考,依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类比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学生在探究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公共点的个数、圆心到直线距离与半径的关系提问,学生会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画图、测量等实验方法以及小组合作讨论,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3.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要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好奇,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处设疑,要在新旧知识的冲突处提问,引发学生的积极探索。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力求有层次,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既能帮助后进生重塑自信,也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探索。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安排好学习的梯度,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拾级而上,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请大家画出函数y=2x-1与y=x-3的图象,并回答问题:它们的图象有何共同特征?你认为这些图象与函数解析式有关系吗?和什么有关?如果自变量分别取-2、0、1、2,在函数y=2x-1中对应的函数值大小关系如何?你觉得把以上自变量代入函数y=x-3中,是否有这样的关系?函数y=x+2、y=2x+3也存在上面的关系吗?是不是所有k>0的一次函数都这样?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的发现吗?”教师可以将较难的问题“拆解”,将问题分散成小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教师要合理控制问题的密度,问题提得过多,会让学生疲于应付,无暇思考,无法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如果提问过少,就难以体现教师的导学作用。课堂提问要避免重量轻质,要能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求知欲的提升。教师要设计数量相当的问题,要在学生困惑时提问,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把握时机,择时而问

一是在讲授概念时提问,能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上探学新知,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时,可以提出:“满足什么条件的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是在类比处提问。知识的类比能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熟练、更牢固,如教师可以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分式的基本性质,提出问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你能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吗?”三是在应用新知时提问,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深入,从而及时调整预设,因情而教,让学生的理解更透彻。如学完二次根式的概念后,教者给出一些表达式,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二次根式。又如学完三角形相似的判断后,给出两个三角形和一些条件,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相似。教师要根据知识特点把握提问时机,解决学生的困惑。

总之,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利器”,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思维的发展,引发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立足生本,依情而问;要充分准备,有的放矢;要把握难度,循序而问;要把握时机,择时而问,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1]夏小刚.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再探[J].数学教育学报,2008(2).

[2]曾小平等.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数学教育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教者图象函数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象解法
《一次函数》拓展精练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直线运动中的几个“另类”图象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
无独有偶 曲径通幽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