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2018-11-28蔡自力

名师在线 2018年27期
关键词:教学进度数学教师分层

蔡自力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江苏常州 213145)

引 言

九年级不仅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更加是学生跨入高中阶段的衔接时期,因此,对于九年级的课堂教学,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中,九年级数学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大课堂上课的方式,对于同一节课教师通常会采用类似的教学方式。而在实际的情况中,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好有坏,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有高有低,通用的教学方式的结果也是不太能令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一是限制了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发展。比方说,有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够将知识点消化吸收,对于他们来讲,课堂上的难度有点太低了。二是导致了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很简单的数学知识点就是不能快速理解,需要反复的讲解,这类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节奏[1]。在此教学背景下,分层教学法应运而生。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的基础是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不同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让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通过分层教学,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优异,或者学习能力是高是低,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积累,都能够学习到相应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也能够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分层教育并不是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也不是通过成绩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划分,而是通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得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二、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学生来说,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分层教学,学生最明显的收益就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习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些都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成为数学教学的主体。第一,分层教学法能够将数学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归在一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多学知识,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奠定数学基础,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第二,教师在准备上课方案时就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够提前做好准备,从而让每一位学生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答,不会让学生因为问题太简单而不好意思提出来。第三,分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来说也是一种助力。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通过分层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虽然一开始的时候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研究和探索,但是一旦能够在数学课堂中熟练地运用分层教学,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快乐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首先,分层教学法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制订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案时,数学教师需要做的工作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案来讲更加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更加全面,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其次,分层教学法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因材施教的概念更加深入到所有教师的心中。最后,分层教学能够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真正意义上实现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三、九年级数学教学应该如何运用分层教学

(一)根据学生数学基础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

数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串联,学生必须打好数学的基础才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因此,根据数学基础的强弱进行九年级数学分层教学能够让基础成绩较强的学生直接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而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则继续学习基础知识,在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2]。比方说,数学教师可以用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学老师可以先举行一个摸底的测试,通过测试成绩可以简单地对班级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一个了解,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将基础知识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课外练习。这样,整个小组的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行数学的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二)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强弱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体现,并不单单指某一方面的能力。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强,那么他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就较强,反之则较弱;如果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比较浓厚,一般他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较强。由此可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分层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一个班级中,必然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越来越跟不上课程进度,对于数学学习有心无力,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弱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就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适应教学的强度,获得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

数学教师还可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上实施分层教育。通常情况下,一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较快地吸收新知识,超前完成数学教师制定的任务,也总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勉强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还有一部分甚至连教师的教学进度都跟不上。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比方说,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创新班与普通班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分层教学方式。创新班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于新知识的吸收能力也较好,教学进度较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更快。除了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进行分层教学之外,还可以将作业分为A、B、C三级,巩固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九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层教学,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于学习更加有自信心了,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数学教师也能够通过分层教学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教学进度数学教师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进而不顾其安”是师德问题
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接受度
一个教学实践差异引发的思考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