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学员文化自信培养

2018-11-26权霞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军校学员文化自信培养

权霞

摘要:部队干部战士的文化自信是实现强军梦的精神支柱。培养军校学员的文化自信,让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每个军校人的神圣职责。加强学员的文化自信培养应做到: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扬长避短、古为今用;努力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军校实际情况推陈出新,创造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军校文化。

关键词:军校学员 文化自信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10-02

一、概论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之路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灵魂,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1]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和广大民众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底蕴最深切的认同,是对文化价值观内涵的深刻理解、尊重、充分肯定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坚信在与其他文化碰撞交流时能兼收并蓄、创新发展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被其他文化吞并或取代。[2]

军校学员的文化自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军校学员对所属国家、民族、社会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和信任,热爱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践行。狭义的军校学员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所在军校文化的深切认同、忠诚拥护和积极投入,是对军校建筑设施、办学宗旨、管理制度、校风、教风等的喜欢热爱、主动融入、积极维护和推陈出新等。

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培养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新时代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凝心聚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军校是部队军官成长的摇篮,加强对军校学员文化自信的培养,是实现中国强军梦的重要途径。

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是世界上唯一不曾断流的文化,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经磨难,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滋养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生生不息。遵时守位、开物成务、知常达变、修齐治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安民富民、惠民利民的思想理念,整体思维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朴素唯物主义的太虚即气、五行相生,朴素辩证法的阳生阴长、阴阳相对,体现与时俱进世界观的苟日新日日新,求大同、尚合和的社會和谐追求,知行合一的务实观念[3],仁义礼智信、家国天下等思想,早已渗透到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脊梁。其中,“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成为中国人所有行为习俗的准则。

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借鉴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其他国家开设孔子学校,中国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要鼓励所有教学、管理、服务人员结合本职工作,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推广工作。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融入军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鼓励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仔细研读中国古典名著,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并开展有趣的知识竞赛活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古人尊重、爱护自然的优良传统,结合军人内务、纪律、队列条令等,处处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性,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街道社区、家庭和社会实践中。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如在辞旧迎新的春节全家一起包饺子,向青少年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团圆美好的元宵节大家共同赏灯、吃汤圆,体验家国天下的密切关系;清明节悼念先烈,踏青寻春;端午节通过吃粽子纪念屈原,宣传爱国英雄等。

三、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

中国大学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大学、近代大学和现代大学。[5]古典大学从先秦到清朝末期,先后出现承担高等教育功能的机构,分别是稷下学宫、太学、国子监和书院等。其文化特点是紧密结合儒家思想。近代大学开始于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延续到新中国成立。适应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变迁,如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大学发展先移植日本,后仿效欧洲,再模仿美国。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大学阶段。大学文化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引领社会文明发展是中外大学共同的文化责任。欧美大学文化的特色是工业文明的传统、人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对立发展,突出表现个人自由、科技理性。中国大学文化重视国家和民族意识,强调个人道德自律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成为国家竞争的焦点,大学文化的发展责任重大。[6]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比如西方文化的理性原则,邓晓芒把西方理性原则归结为两大原则:一是逻各斯原则,指逻辑的规范性;二是努斯原则,指自由意志的超越性。这种理性原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缺少的,它影响了我国人民创新、创造能力的发挥。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以习近平为首的新时代共产党人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人类谋幸福的伟大实践和大国的责任担当。必须看到自己文化的不足和缺陷,对各国文化的精华兼收并蓄。应常派出各专业优秀教师到世界发达国家进修学习,让教师身临其境,感知、体会、学习国外相关学科的先进经验,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同时,体验外国的优秀校园文化,学习外国优秀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学院还通过让学员参加国家重要活动、大型会议的外宾接待、安全保卫等工作,使学员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发展、完善、创新。搞好创新研究,结合军校学员政治过硬、组织纪律性强、思想觉悟高等特点,鼓励学员参加与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创造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军校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军校特色文化,就要吸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融入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

作为军校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远奋斗。[7]科学、礼敬、理性地对待中国古代文化,不复古泥古,也不简单否定一味排斥,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为今用。对待国外优秀文化采取拿来主义,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择善而从,择优而取,不盲目排外,不闭关自守。要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在洋为中用的同时,把中国优秀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理解中国,热爱中国,支持中国。

细节决定成败,不注意文化细节的军队很难打胜仗。军校学员的文化自信同样能反映出军校学员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我们学院在“进德修业,精武博文”八字校训的鼓舞下,展开了一系列学员文化自信的培养活动。文化教育方面开设了中国古代汉语文化课,引导学员学习古代军事家打仗的谋略和技巧,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古代巨著中领会古人精湛的军事技能。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四有”军人。鼓励学员利用节假日去敬老院、孤儿院、特教学校、福利院等困难、弱势群体中,唱歌跳舞、讲故事,表演军事技能节目,送钱物、书本等学习生活用品。学习雷锋精神,落实习近平主席军地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促进军地交流合作共建,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到人民心中,做热爱人民的警官,密切警民关系。鼓励学员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实现光盘行动,为生态文明贡献力量。克服中国文化疏于公共空间管理的弊端,语音室在鼓励学员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学习发达国家注重公共空间文明的优点,与学员共同创建无垃圾语音教室。征集了语音室室训:干净、整洁、完善、完美,宽容、民主、平等、博爱。要求大家:爱党、爱国、爱自己,爱院、爱队、爱设备。提出口号:扬帆美丽中国梦,文明行动我引领;警院大家庭,有我更精彩!制定了《语音室使用须知》《生态文明洗手间公约》等管理制度和公约,粘贴在醒目位置,提醒、鼓励学员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开始爱护公共设备,保护生态环境,养成文明习惯,创造无垃圾校园。

总之,作为军校,要培养敢打敢拼、善打能赢的钢铁队伍。从细节开始培养学员的专业素质、高贵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振兴中华、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英雄气概。不仅要加强军事技能训练,提高学员的战斗力,在有形的战场上敢打能胜,更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文化软实力上下工夫,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无形的战斗力,为捍卫国家文化边疆安全贡献力量。鼓励学员以昂扬的斗志奋进新时代,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本领过硬、能打胜仗的钢铁军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高宏存,莫锋,白少强.文化自信八讲[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

[2]郑承军.文化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OL].人民网, 2016-07-05.

[3]劉奇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J].求是,2017(8):3-8.

[4]李培根.论大学精神与文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3-7.

[5]李成恩,侯铁珊,常亮.中外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与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4):8-12.

[6]邓晓芒.启蒙的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军校学员文化自信培养
浅谈培育有血性军校学员
浅谈长征精神在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回归经典,学好“看家本领”
唱响军歌是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