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哲学视域探讨体验学习

2018-11-25张瀚予

财税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验学习学习模式

张瀚予

摘 要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全新教育形式,对提升我们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哲学视域对体验学习哲学基础及体验学习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体验学习;哲学基础;学习模式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我们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对我们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进行调动,强调发挥我们学生主体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效转变学习方式,是当前课程改革对于我们学习的重要要求。体验学习以其科学的哲学理论基础,奠定了其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将其应用到我们学习中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充分发挥我们中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

一、体验学习及其哲学基础

体验学习,主要通过对一定情境的创造,引导学习者进入真实学习情境中,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展开学习。[1]体验学习是个体与环境进行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在传统学习模式上,主要依托书本、课堂与教师,而在体验学习模式中,则强化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该学习过程是一个依托体验的转换对知识进行创造的过程。

本文所探讨的体验学习方法,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密切相关。体验学习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使学习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体验学习展开的过程中,需以学习者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实际需要对一种情境进行创设,通过投身于体验项目来强化学习者的体验与参与实践,从而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能动性。[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性为其重要特征,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一切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以客观世界为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进行检验和证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对“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结构进行了构建,反观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性质,正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给体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也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哲学依据。

二、哲学视域下的体验学习模式

从体验学习的哲学基础来看,体验学习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在实践中的体验来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增值。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验学习在模式上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具体体验,二是反思观察,三是抽象概括,四是行动研究。体验学习对学习的过程性加以强调,认为知识的掌握是在客观经验与主观经验不断转化与交互中的创造过程而获得的。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体验学习的学习者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即:体验→认知→实践→反思,该过程所体验的是一个不断对经验进行修正和对冲突进行解决的连续性循环过程,在具体体验与抽象概念以及反思观察与行为应用这四个环节所构成的辩证对立的矛盾关系下,对体验学习发生的机制进行较为清晰地解释。[3]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体验学习模式,可以说是从两种对立的视角对经验的获得与意义的转换进行了解释。从一方面来看,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对真实事物感知实现对直接经验的获取,然后借助概念或符号实现在直接经验至间接经验上的转换,让感性的知识成为客观的社会知识。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体验过程中,通过反思观察可以形成体验的意义,然后在积极主动的调节下,这一意义可以外延扩大,继而产生学习迁移。由此可见,体验学习模式具有不断地循环往复性,属于“螺旋上升”的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体验学习模式中,对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方式及具体体验比较强调,关注的是我们获取知识的目的与内容以及方法,强调我们应回归到现实生活实践,通过对生活与学习的实践体验,来获得知识,并将知识进一步应用到实践中,使知识不再简单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而是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传统学习模式中,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学生在学习的方式上较为被动,较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体意识。[4]而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则十分重视学习个体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及情感态度。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体验学习来说,是将学生个体经验作为基础而展开的,不仅重视学生在知识方面的主动构建过程,同时注重学生精神世界中产生的变化过程。体验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使学习个体能够在体验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进一步发展。因而,体验学习的价值和教育目的,均蕴含于体验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基于我们自身体验与经历而构建的知识,老师还应该引导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在体验学习的循环中使我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观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兴学习模式,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念依据和基础,我们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应基于这一哲学基础,围绕体验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展开体验学习,不断地提高体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劉加好.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7).:10-11.

[2]杨海.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哲学基础刍议[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0(9):246-247.

[3]何江.课堂体验学习模式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26):55-56.

[4]张薇薇.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真谛[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 2017(39):68-69.

猜你喜欢

体验学习学习模式
基于省级精品教材多元自主学习平台的螺旋上升学习研究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应用研究
漫谈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策略与途径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验学习
浅议农村化学教学中体验学习的设计
数学新课堂上的体验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