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回到生活中,促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8-11-19刘娟金琳
刘娟 金琳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和深化,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越来越生活化,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逐渐开始根据文本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其已知的知识点出发,让学生获得生活化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生活化,教师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习得的旧知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究新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广大的教师不断探索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模式,反复实践如何将教学方式生活化,使课堂教学更精彩。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语言、选用生活化的事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及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是促使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并回到生活的有效方式,因此,笔者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一一探讨。[1]
一、采用生活化的语言
在实际生活中,风趣、幽默的语言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枯燥的说教则往往会引起听者的反感,这种情况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尤其明显,特别是数学课,其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抽象且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死板的讲解,学生们理解起来可能就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听不懂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因此导致了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如果教师把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采用幽默风趣的、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但会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是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2]
二、选用生活化的事例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死板的讲解只会抵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们加深对数学的认知,并从内心深处爱上数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将文本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让数学教学真正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开展进行,才能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一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中的第一节“几何图形”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或是使用到的几何图形引入课堂教学,利用粉笔盒、帐篷、茶叶盒以及快递的包装盒讲述“立体图形”的概念,利用五星红旗、奥运五连环图表以及生活中的道路交通标志讲解“平面图形”的概念。通过这些学生们熟知或熟悉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们进一步意识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折纸制作正方体、长方体,或是制作其他直观教具,以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倡导积极学习,采用活动途径”,因此,数学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理念,采用活动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最有效的教学活动途径就是情境教学法了。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应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具体、形象,让学生们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这样不仅简化了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培养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一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中第二节“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知识时,如果教师单纯依靠文本进行知识的讲解,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借助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呈现手电筒或汽车的灯光,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射线的概念,此外,对于线段概念教学时,教师也可以让第一排最左边和最右边的学生分别起立,然后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沿直线走向另一位学生,让他们明白线段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情景创设,十分生动、直观,使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增强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3]
四、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
数学知识源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数学教育的目的也是使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让学生们能够用学习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们预留作业时,应根据文本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他们创设富有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加强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一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中第一节“统计调查”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参与数据调查,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实践能力,进而升华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语
数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且富有生活趣味,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乔光荣.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90.
[2]单强.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02):39.
[3]石瑸珲.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J].学周刊,2017(3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