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差异生,点燃音乐梦
2018-11-12陈海娟
陈海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一个班集体中,不会个个都是优秀学生,或多或少有少数差异生,他们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某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这些弱势群体,作为班级的一分子,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学习等方面的权利,拥有各种美好的梦想。“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我们不能歧视和放弃差异生,但由于他们的特殊性,不能把他们和其他学生同等对待,而要实施特别关注、因材施教。“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人在受到额外关注后,内驱力激增,能够引发绩效或努力上升。
一、教师关爱助燃,增添学习兴趣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差异生的音乐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较差,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缺乏音乐学习兴趣,上课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因此,导致他们音乐学习困难,音乐素养得不到提升。
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我们首先要激发差异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音乐,爱上音乐。霍桑效应启迪我们,对待差异生要特殊关怀,要通过关爱来温暖他们的心灵,点燃他们的音乐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关爱差异生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与他们平等相处,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要降低姿态,微笑服务,主動亲近学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一种温馨自由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心理自由,心情愉悦,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要因材施教,降低音乐学习难度,多给差异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教学《快乐的嚓嚓嚓》一课时,笔者在教学前组织学生节奏练习,要求学生在色块处击掌。笔者将这个容易的任务交给差异生小贾,他自然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我趁机赞许说:“你的节奏感很准,看来你有音乐天赋!”小贾露出开心的微笑,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让我们为差异生多提供参与的机会,赋予他们充分的体验,为他们的音乐兴趣助燃。
二、同伴合作助力,激发学习激情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差异生不离不弃,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关注差异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一些学优生当老师的小助手,成为帮扶差异生的中坚力量,在音乐学习中当小老师,去促进和帮助他们学习,提高音乐技能。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基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开展集体音乐活动,让差异生与学优生结为学习小组,在群体中协作互助,通过同伴合作助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激情,增长音乐学习智慧,提升音乐素质。例如,在教学《跳柴歌》一课时,笔者没有让差异生独唱,而是组织小组唱,差异生在小组中增加了胆量,合唱中也能放声歌唱。全体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互动交往,同伴之间的关注,相互之间的情绪熏染,极大地鼓舞了差异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入音乐学习活动之中。
三、心理暗示助长,增强学习自信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自信是成功的秘诀,音乐差异生的最大弱点是缺乏音乐学习自信,学习时总认为“我不行”,因而畏惧音乐,在音乐活动中畏缩不前,学习动力不足。因此,我们要鼓励和赏识学生,对差异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自我反省,让他们觉得“我能行”,学生既要反省自己的缺点,更要反省自己的优点,从而懂得在音乐学习中扬长避短,在心理暗示中助长信心,不断增强学习自信。
霍桑效应实验证明:原本一般的学生被当做优等生关注,会渐渐觉得自己也是优秀的。教师只要对差异生施以额外的关注和心理暗示,可以让他们成为学优生。笔者受霍桑效应启迪,在音乐课堂中对差异生重点关注,挖掘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自我反思,通过积极暗示和表扬鼓励,增强自我内驱力,激励学生张扬个性,以独特方式获取进步,使他们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帮助他们重拾自信。例如,在教学《丰收之歌》时,笔者在学生学唱歌之后,设计了创编舞蹈活动,无意中发现差异生小露做出了“抖胸摆臀”的舞蹈动作,当即问她:“你这个动作从哪儿学来的?”“这是肚皮舞中的动作,我从电视中看到的。”小露害羞地说。“你真是个有心人,表演的这个动作非常适合这首歌的情绪和节奏。”我边表扬边邀请她来教其他学生学做“抖胸摆臀”的动作。小露非常热心地为其他学生示范,耐心地教大家表演。我的表扬对小露起到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助长了她的学习自信,增强了她对音乐学习的动力。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在音乐课堂中关注差异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多一些温暖,帮助他们奏响音乐旋律,点燃音乐梦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