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上牙列矫治效果及前牙牙根吸收分析
2018-11-07张月兰陆兴龙杨亚普杨建浩
张月兰,陆兴龙,杨亚普,陈 畅,杨建浩
上颌前突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常采用拔牙内收前牙或者采用不拔牙推磨向后的方法。拔牙矫治越来越被患者排斥,而微种植体支抗因其操作简单、治疗过程高效、患者依赖性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关于利用种植体支抗远移整个上颌牙列的研究报道很少,同时,矫治后牙根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也是正畸医师一直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的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对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上颌牙列的矫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并且通过曲面断层片对治疗后前牙牙根吸收情况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20例上颌前突且不愿拔牙患者。其中女12例,男8例,年龄18~25(21.92±3.62)岁。纳入标准:① 恒牙列,上下牙列无先天缺失牙;② 安氏Ⅱ类错牙合,上颌前突;③ 前牙覆盖Ⅰ~Ⅱ度;④ 经全牙弓间隙分析,磨牙后间隙充足;⑤ 均角或低角;⑥ 牙槽基骨较丰满,后牙区无明显牙槽骨吸收;⑦ 曲面断层片显示颧牙槽嵴骨壁存在植入种植钉的空间;⑧ 无骨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牙周情况良好,颞下颌关节检查无明显异常。
1.2矫治方法所有纳入研究的20例患者,均采用整体远移上颌牙列的不拔牙矫治方法,若上颌第三磨牙存在,在进行上颌整体远移之前予以拔除。固定矫治器选择0.022 inch×0.028 inch系统的金属MBT直丝弓矫治器托槽;微种植体选择自攻型微种植钉,长度11 mm,直径1.6 mm。
1.3测量与分析
1.3.1头影测量 所有患者治疗前(T1)、治疗后(T2)的头影测量数据均由作者本人采用手工绘图方法获得。每组数据测量3次,每次间隔2周,取平均值。研究中使用的测量指标包括:SNA角:由蝶鞍中心(S)、鼻根点(N)与上牙槽座点(A)构成的角;SNB角:由蝶鞍中心、鼻根点与下牙槽座点(B)构成的角;ANB角:由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与下牙槽座点构成的角,亦即SNA角与SNB角之差;FH-MP角:眶耳平面(FH)与下颌平面(MP)的夹角;SN-OP角:前颅底平面(SN)与牙合平面(OP)的夹角;SN-MP角:前颅底平面(SN)与下颌平面(MP)的夹角;U1-NA角:上颌中切牙长轴(U1)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NA)交角。以腭平面(PP平面)为X轴,过翼上颌裂点(Pt)作与X轴垂线为Y轴。U1-X轴距:上颌中切牙切点(U1)到X轴距离;U1-Y轴距:上颌中切牙切点到Y轴距离;U1a-X轴距:上颌中切牙根尖点(U1a)到X轴距离;U1a-Y轴距:上颌中切牙根尖点到Y轴距离;U1c-Y轴距:上颌中切牙中心点(U1c)到Y轴距离;U6-X轴距: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U6)到X轴距离;U6-Y轴距: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到Y轴距离;U6a-X轴距: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点(U6a)到X轴距离;U6a-Y轴距: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点到Y轴距离;U6c-Y轴距:上颌第一磨牙中心点(U6c)到Y轴距离。OB(mm):表示覆牙合;OJ(mm):表示覆盖;NLA角:鼻唇角,由鼻下点(Sn)与上唇突点(Ls)连线和鼻下点与鼻突点(Pn)连线相交所得的前交角。Ls-E距:上唇突距,上唇突点到E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见图1。
图1 X线头影测量分析标志点及测量项目
1.3.2牙长度测量 采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精确到0.01 mm),由作者本人定点、测量和计算。在全口曲面断层片[1]上分别定出上颌4颗切牙(同名牙测量后取平均值)的根尖点(E)、切缘点(F)及釉牙骨质交界点(CEJ)。E-F距为影像上的牙全长(S),治疗前为S1,治疗后为S2。F-CEJ距为影像上的解剖冠长(D)。根据患者研究模型,测量临床冠长(d),解剖冠长为(d+1.8 mm)。患者治疗前后牙的实际全长分别以L1、L2表示:L1=S1×(d+1.8 mm)/D1,L2=S2×(d+1.8 mm)/D2。差值(L1-L2)即为牙根吸收长度,以此定量表示牙根吸收量。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前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实际全长(U1、U2),牙根吸收量。见图2。
1.3.3牙根吸收定性评价方法 Malmgren et al[2]描述的5度分级法,0度:根尖无吸收;1度:根尖形成不规则轮廓;2度:根尖微量吸收≤2 mm;3度:根尖严重吸收>2 mm,但不超过1/3根长;4度:极重度吸收至根长1/3以上。见图3。
图2 牙长度测量项目
图3 Malmgren牙根吸收分级法
2 结果
2.1矫治后硬组织变化20例患者矫治后硬组织组织变化:U6c-Y轴减少了(3.03±1.66)mm,U1c-Y轴减少了(2.58±2.24)mm, U6-X轴减少了(0.80±1.06)mm,OJ减少了(3.87±1.07)mm, OB减小了(1.85±1.99)mm,SN-OP增加了(2.05±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B、FH-M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矫治后软组织变化NLA角增加了(10.35±6.62)°,Ls-E(mm)减少了(1.78±1.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上颌前牙牙根吸收情况治疗后U1、U2分别减少了(0.26±1.20)mm、(0.52±1.4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根未见明显吸收(表2)。
表1 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表2 矫治前后前牙牙根平均根吸收量
3 讨论
3.1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上牙列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临床中常见有面型突、牙列拥挤、深覆牙合、深覆盖等问题而影响美观或咬合功能的患者要求矫治。近年来,微型种植体的广泛应用为口腔正畸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并且种植体的稳定性和强有力支抗,为牙列整体远移实现了可能。
本研究通过在上颌颧牙槽嵴处植入微种植体,牵引上牙列整体远移,对矫治前后硬组织形态进行分析,其主要变化发生在牙及牙槽骨水平,SNA角、SNB角、ANB角、SN-PP角、SN-MP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颌骨位置形态变化不明显。Sugawara et al[3]使用迷你钛板实现上牙列整体远移3.78 mm;张鸿军 等[4]在上颌颧牙槽嵴区植入种植钉整体远移上牙列矫治边缘性Ⅱ类错牙合,磨牙远移量为3.1 mm。在本研究中,上颌中切牙中心点平均向远中移了2.58 mm,上颌第一磨牙中心点向远中移动了3.03 m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本研究中,磨牙平均压低0.80 mm,牙合平面角增加2.05°,牙合平面发生了顺时针旋转,但下颌平面角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即未发生“楔形效应”,说明上颌牙列得到有效地整体向远中移动,并且覆盖减小,效果较理想。Jeong et al[5]研究发现上颌全牙列的阻抗中心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颊尖距离根方约11 mm处,距离中切牙切端约26.5 mm,在本研究中,牵引钩高度为3 mm,种植钉植在颧牙槽嵴处,种植钉与牵引钩的牵引力线在上牙列阻抗中心的下方,上牙列整体远移过程中,发生顺时针旋转。牵引力线在后牙区存在垂直压入的分力,所以磨牙压低。本研究软组织变化:鼻唇角增大10.35°,上唇突距减少1.7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上唇突度明显改善,矫治效果可观。
3.2矫治后上前牙牙根吸收分析正畸相关牙根吸收是伴随正畸牙移动而产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不可预知的并发症[6],也是正畸医师在实施矫治过程中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传统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的方法往往会发生前牙牙根的不可逆吸收。Simplicio et al[7]使用根尖片评价拔除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的方法对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表明牙根吸收量为1.51~2.37 mm。对于上牙列整体远移引起牙根吸收的研究,国内外少见报道。本研究治疗前后均通过曲面断层片检查,结果表明治疗后前牙也存在轻微的吸收,牙根吸收量定量评价均减少,且变化无明显差异;定性评价全景片显示根尖区可见无吸收或者变圆钝模糊或有毛边,初步表明利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上牙列不能避免牙根吸收,但是可以大大减少牙根吸收的量。由于在微种植体支抗作用下上牙列整体远移时,牵引力线通过上牙列阻抗中心,前牙移动方式是控根移动,避免了前牙碰到骨皮质,所以避免前牙牙根吸收;另外,不拔牙矫治,牙列没有离断,上牙列远移的牵引力是通过牙冠邻面接触点作用于整个牙列,因而每个牙齿都受到了向远中方向的牵引力,这种力量分散在每个牙齿上,牙齿受到的力量较轻,所以前牙牙根吸收的量很少。
综上所述,本研究运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上颌牙列进行不拔牙矫治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是矫治伴上颌前突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