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

2018-10-30林青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初中生物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与初中生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初中生物教学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施价值,本文重点从四方面探讨了初中生物教学者如何在核心素养指导下进行初中生物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施路径

一、 引言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兴名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首次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即指学生所应具备的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生物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分支,是部分和整体,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生物核心素养主要是要求学生拥有以下相辅相成的四方面的能力,坚持科学探究、进行理性思考、有正确的生命观念和承担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是生物核心素养基础,生物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细化,融入了科学的生物元素,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大贡献。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要培养初中生的生物思维和增强其在今后的竞争优势。初中生物教育者必须清晰掌握核心素养与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两者的内涵和关系,使教学获得具有计划性,针对性。

二、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价值

(一)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要求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自由选择时间进行更多的学习和更深入的探究。“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课堂实施上,教师和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这样一来,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评价主体不再只是局限于教师,而是多元化,鼓励和引导学生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在课后,学生主要进行自主学习,家长除了要监督学生的日常作业,也要对作业进行修改和指导;在课上,不论是师生,还是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评价学生,从中取长补短。“不仅评价主体要求要全面化,评价方式也要变得多元化,包括一般的口头、分数评价,还有表格、线上评价等。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三) 优化整合教学要素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但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鼓励和要求学生发挥其主体性成为课堂主导者,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方式多元化,增强了教学效果。可以说,在这种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支撑下,可以有效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具有了灵活性、针对性和专业性。

三、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施

(一) 深入挖掘教材,构建生命观念

“观念即想法,所谓的生命观念主要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基本属性、内在关系等进行抽象认知后所形成的想法。”生物并不是刻画在生物课本上的固定物,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为学生呈现形象生动的生命世界,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生命观念。

例如,在进行“人的生殖”教学后,“我从哪里来”这层神秘的面纱揭开了,学生知道了身体的生殖系统是生命出现的源泉,一个小生命要经过受精、发育、分娩等复杂环节才能降生,从而明白了生命的来之不易。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比如采访亲人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感谢他们赐予自己生命和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等来加深对基础生物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懂得珍惜生命,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效果,也完善了学生的生命观。

(二) 探讨本质规律,强化理性思维

人的思维一旦模式化、固定化,将很难实现创新,从而制约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鼓励和监督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论证方法去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

例如,在进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一儿难求》提出问题:孩子的性別是由母亲决定的吗?并且通过以下环节来得出结论:首先,通过观察男女染色体组成的异同,分析性别的决定性因素;其次,通过趣味游戏模拟人的受精过程中性染色的不同组合结果,统计生男生女机会的概率,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遗传图解;最后根据所学知识和分析游戏结果,判定“孩子的性别由母亲决定”是否正确。通过影视作品和趣味游戏,指导学生通过一步步论证,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培养来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 引导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取生物知识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是学生端正科学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与人的交流互动中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这节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协调配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调查的方法,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做好相关记录和结果统计。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科研任务,在交流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 课堂情境延伸,强化责任意识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担当,要求以基础的生物学理论知识为依据,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生物学问题,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情境的延伸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和责任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 结束语

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新兴名词在社会和学校逐渐广泛普及,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者将初中生物教学与核心素养理念结合起来,成为生物教学一个新突破口。因此,研究和探索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8).

[2]李学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单元设计整体优化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7,33(06).

[3]江巧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6(11).

[4]陈小颖.生物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6(9).

作者简介:

林青,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初中生物核心素养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