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层次护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异探析

2018-10-30徐娱沈婷玮李慧君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异

徐娱 沈婷玮 李慧君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全国高校普遍有扩大招生的现象,因此学生层次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本文以浙中医大学护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的形式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调查了不同层次之间护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情况。结果显示,四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性别、不同招生途径情况和英语等级考试通过情况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结论进一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缩小护理专业学生不同层次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差距。

关键词:护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异

一、 引言

1999年左右,学者倡议和行政力量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序幕,短短十几年以来,我国高校数量迅速扩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76%迅速提升到2002年的15.0%乃至2016年的40.0%。由于扩招导致生源不统一,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所差异。

浙江中医药大学近年来也扩大了招生规模。目前,我校护理专业有两种招生来源,即普通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学生)和单考单招(对象为职业高中学生)。随着高校对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的重视,护理学院已和全球10余个国家(如英国、比利时、菲律宾等)高校开展中长期交流合作。

在跨国交流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必要。国外学者Perry将跨文化能力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恰当地交往能力。”;Wiseman(2002)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概括为“人们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适宜的交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动机和技能。”高一虹(2000)则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院国际交流水平的高低。

二、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块,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适应性等,还可让交流双方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使沟通更加顺利,并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当面临外国患者时,也能得心应手得与之交流交际,用合理的方式护理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人群,避免因沟通不到位而出现尴尬的场面甚至是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 调查情况

(一)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并把跨文化交际能力量表中的题目根据Samovar&Porter;(2000)提出的理论概括为动机(motivation)、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三大要素,以此来对比反映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差别。

随机对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级和2016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250份问卷,收回243份,其中有效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90.4%。各数据比例(见表1)如下:

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分析。调查数据采用K-s检验数据的正态性,P值均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研究统计方法主要采用t和F检验进行分析,所得数据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a=0.05。

(二) 调查结果

本文根据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将影响要素分为性别、招生途径、有无出国/出境交流经历、英语等级考试通过情况,经过数据分析证明我院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该量表经过可靠性分析,其中科隆巴赫系数大于0.745,表示问卷的信度比较好;量表的KMO检验量大于0.6,说明问卷调查效度分析可信度高

1. 男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较高

男生对于政治、经济等国家时事知识更加感兴趣,在地理空间、历史文化方面更占优势;而在待人接物以及处事风格上,男护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男生更加细致耐心。此外,我校已成立男护生联盟,组织参与了西湖志愿者、安全保衛校园、关爱独居老人等活动,增加了男生对外接触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单考单招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较低

职业高中的教学更加注重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外语知识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其跨文化交际水平相对较低。我校增加了单考单招生的英语课课时数,但在课堂上较少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

3. 英语能力强的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较高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项公认的代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全国性考试,“考试答题的过程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为在答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而且还需要将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用英语来解决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英语在这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正是另一种文化的代表。”

4. 有出国/出境经历的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较高

出国/出境经历丰富的学生能切实把知识、技能运用于日常交往中,更能主动包容文化差异,更易适应环境、有效化解冲突。我院出国/出境交流项目主要在菲律宾、日本及比利时等国家,近几年出国出境的学生数在逐渐增加,说明学院和学生越加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 提升各层次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

(一) 发挥男生优势,组织特色活动

充分利用男生的跨文化交际优势,男护联盟除了组织日常志愿活动以外,还可组织传播中医护理的志愿活动,在深入了解中医护理知识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合作,定期组织中西方文化讲座、沙龙,了解彼此的国家文化知识,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增设双语课,改革教学模式

学院目前有为英语感兴趣的同学增设双语课,但规模有限,内容也是围绕护理英语展开。建议在双语课中增加跨文化知识、技能等内容,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跨文化交际学习融合,获取更多涉外护理的相关知识。改革教学模式,将护理双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知识中融入PBL教学,基于案例问题讨论分析,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进行护患沟通。“护理双语教学引入PBL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当前护理双语教学当中医学专业术语的外语障碍难以跨越,传统灌输式双语教学的整体课堂效果和质量不够理想等突出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想学、要学、能学、好学的习惯。”

(三) 鼓励中外交流,增加出国、出境机会

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出国出境学生交流的经费支持,鼓励更多的学生出国、出境学习;学院加大对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的支持力度,争取将交流合作扩展到更多欧美国家;举办出国、出境交流学习分享会,选择优秀交流生分享亲身经历,总结经验,减少学生对未知国家的恐惧感和不安。

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动机、知识、技能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别、出国、出境的经历、英语水平、招生途径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护理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深受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下半年护理学院将招收留学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通过学院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讯作者:李慧君)

参考文献:

[1]Samovar L A,Popter R Stefani L A.(200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Wiserman R L.(2000).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In Gudykunst W B&Mody; B(ends.)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nd ed.)[C].Thousand Oaks,CA:Sage:207-224.

[3]高一虹.語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胡艳红,樊葳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现状调查——基于1990-2012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题的统计与分析[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4,14(1):1-8.

[5]王思婷,李朝晖,马秋平.医药院校涉外护理双语教学引入PBL的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2):331-333.

[6]魏晓艳.大学扩招是否真正推动了高等教育公平[M].上海: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2017.

[7]赵雪倩.国际化视野下高校中外师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初探——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17(6):119-123.

作者简介:

徐娱,沈婷玮,李慧君,浙江省杭州市,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