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职校生的“心”出发

2018-10-30赵卫亚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职校生

摘 要:我们都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管不好,但是如果我们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以及学习之外的生活甚至家庭生活,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有柔弱的一面,抓住各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走进其心灵,才能真正管好学生。

关键词:心理安全;从心出发;职校生

前期我参加了苏州职业学校班主任模块培训。与会期间观看了该校学生微电影《追梦》《青春没有终点》,“阳光花季”心理教育示范课《价值拍卖会》等。同时通过各个学校老师的交流,学习到很多管理学生的好方法,真是受益匪浅。从“心”出发,为职校生的青春保驾护航是我们班主任应该而且是必须做的事情。不单单是做,还要尽量做好。许静教授的《青春期学生教育》和丁正梅主任的《责任在心,警钟长鸣》两个讲座更使我觉得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安全教育真的非常重要。学习好的心理教育方法是应该长期注重的事情。

记得我有这样一个学生:

以前的余*是我们班所谓的“差生”,他所谓的差不是学习差,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平时上课只要稍微听听,考试前认真几天,就能考好,排名能班级前几。他的差在于他的行为习惯很差。上学期,逃课打篮球有他;课上讲话和老师顶嘴,乱坐位置有他;宿舍打牌有他;破坏公物有他;宿舍晚上吵闹有他……基本上是大错小错经常犯。我找他谈过很多次,他爸爸也来过学校几次,总是好一阵然后又开始犯。他成了我心头的“大恨”。

这学期前的寒假,我就和他爸爸商量,最好不要住宿了,住在家里的话晚上大人看着,能稍微安分些。于是这个学期他成了通学生。但是开学一两周,前面我说过的错误除了在宿舍内的,其他错误也总是不断,经常性地逃课打球。于是我又找他谈,他给我的回答是:“我都是故意的,因为我要你和我爸爸答应我住学校,只要我住宿了,我就再也不犯错误了,做好自己该做的,不给你添麻烦!”那斩钉截铁,怒气冲冲的语句使我觉得其中必有原因,但是问他为什么,他却永远回答:不为什么。介于他的表现,我是肯定不同意他住宿的。一次,他又逃课打球去了,我忍无可忍,联系他家长来学校谈谈关于他的近况。第二天,雨非常大,一大早一个70多岁的老人找到了我办公室,他自我介绍说是余*的爷爷。我还很纳闷,联系的是他爸爸,怎么他爷爷来了?端凳坐下,他爷爷告诉我:余*为什么一直想住学校,不肯住家里,因为他爸爸妈妈在家里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甚至还当着孩子的面打架,在闹离婚,被老人压住了没有离,但是矛盾一直不断。老人两个小时告诉了我家里的一些近况。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要求住宿的意愿是那么强烈。看着他爷爷在大雨中远去的背影,转过身我把余*叫进了办公室。顿了一分钟,我问他:“为什么一直要坚持住宿?”他不回答。我又顿了一会问:“家里环境不好,影响你心情?”他转过头,还是一声不吭。“你爷爷刚才冒着大雨来学校了,刚走。”他转过头看着我,愣了一下,马上又低下了头:“老师,我要住宿,我一定要住宿!”声音有些颤抖。我语重心长又加大语调地说:“这次首先我是看在你爷爷的面子上,这么大的雨,70多岁的老人,乘公交来,再乘回去,多么不容易,就为了你这个宝贝孙子;其次,我理解你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是很纠结,反过来,你也考虑下,你的种种行为也让我很纠结,给我的工作添麻烦,给自己的生活添麻烦,对自己不负责。你到现在为止,已经扣了12分了,班里倒数第一!难道你一点都无所谓吗?我可以和你爸爸商量,同意你住宿,但是如果你住学校了,你一定要保证不能再犯任何错误,一犯错就回去!”他眼里含着泪,点头。接着我语气软下来说:“和你爸爸商量住宿是可以的,但是這个毕竟是你的家,每周你都要回去,暑假寒假都在家,你是17,8岁的大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知道住得不舒服,那么在爸爸妈妈中间,就要做好中间人,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学习上一下就会,那也应该多动动脑筋在这件事情上,如何调剂大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避免父母之间的冲突,在父母平静的时候可以和他们分析分析对错。爸爸爱你,妈妈也爱你,你是他们之间最好的调剂师!”这时的他已经完全打开心扉,他告诉我,每次他们争吵的时候,多么想马上离开这个家,一刻都不想呆,但是从来没想到用自己的力量去调节关系,下次真的要好好动动脑筋,让这个家少些争吵,多些欢笑……他跟我讲了很多。这时的他是多么懂事呵……

第二天,我就和他爸爸联系,同意他住宿。他脸上洋溢着欢笑。随后的一周,他不再逃课,不再和老师冲突,宿舍各项任务也做得很好。但是过了两周,又有老师告诉我他在宿舍打牌。我火冒三丈,马上叫他来,噼里啪啦的话直冲上去:“你忘记了你爷爷那天是冒着多大的雨来的,你忘记了你的承诺!马上把床铺整理好,我电话你爸爸,回去!”他被我吓得不轻,等我说完,他铁青着脸回了我一句话:“老师,这次我犯糊涂了,你看好了,我再犯任何错,不要你说,我马上滚回去,我说话算话!给我最后一次机会!”看他说话的语调,我也不想和他多说,就平静地回了一句:“每次犯错误前,就想想70多岁的爷爷那天怎么来的,怎么回的!这是最后的机会!”再后来到现在,他从没让我操心过,再也没有老师来告他的状,再也不逃课,不打牌了。期间我还找他问过家里的情况,他告诉我,最近好了很多,父母少争吵了。我也鼓励他多动脑筋,做好中间人。他笑着说自己一直在努力着。上周他为班级争得了篮球赛第二名的成绩,老师也反映他每天都很认真的看书学习,真是来了个大转变。现在我心头的“恨”变成了“欣慰”。正如许静教授讲的:在事情面前,孩子的情绪不是压抑就是放纵,有不好的家庭环境,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让我们变“师道尊严”为“良师益友”,变“独奏者”为“指挥家”,变“说教”为“身教”,变“命令”为“商量”。了解学生的内心,注重学生的心理安全,对教师教育学生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源着手,对症下药,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英.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3]李进成.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赵卫亚,中教一级,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办学点。

猜你喜欢

职校生
浅析语文在塑造职校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优势
浅谈心理剧提升职校生生命能量的妙用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网络信息化下的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提升职校生学习效率研究
新形势下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礼仪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职校生的创新教育研究
新时期下对职校生进行心理教育策略的调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职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