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

2018-10-23燕楠田丽

对外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

燕楠 田丽

[摘 要]随着“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提出,创新已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驱动力。创新是强国之本,创新型人才的供给缺口成为就业不匹配的重要因素,企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基于“政产学研用”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究,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6-0138-03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of “Government Industry Science College and User”,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 strong country, and the supply gap for innovative tal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mployment mismatch, and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innovative and applied talen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model of “Government Industry Science College and User”.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of “government Industry Science College and User”, the status quo of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Government Industry Science College and User;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pplied Talents

[作者簡介]燕楠(1986-),女,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合作;田丽(1990-),女,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区域经济合作。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JGY20170057);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年度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SDJY201707(Z));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备案课题: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及双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BD1317036)

一、 引言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创新已然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熊·彼特认为一国社会进步、经济综合实力的来源就是创新,创新驱动下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传统的单一创新不足以应对这样的环境,需要我们创建由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用户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对于多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我国高度重视。2015年,创新2.0十大研究热点被提出,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其提出者是清华大学孟庆国教授,他认为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注重“用户”的重要性,把“用户”作为整个协同创新模式的核心力量,一切创新活动的出发点都在于“用户”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其重点在于建立对于知识社会即高校创新2.0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主要用户的体验,充分挖掘用户的特点,共同促进政府、产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多重合作。

关于协同创新模式的相关课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于协同创新做了一定的研究。Metcalfe(2014)认为,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单一式创新方式已不能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应建立协同创新模式把各个参与主体都联系起来,使其在创新实践中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过程中的融合与分离可发挥协同创新模式的效应。Etzkowita(2015)认为高校的任务主要有教学、科研和合作,其中产业与高校的合作尤为重要,“政产学”协同创新可以发挥各自的优越性,总体上能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综合能力。许庆瑞、谢章澍(2015)主要研究了当前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变,同时将协同创新进行分类,主要有技术型、制度性和两者结合型。何郁冰(2016)把组织模式、知识体系和战略创新相结合,认为协同创新模式应是“三位一体”的多方推进,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协同发展,建立多方战略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的高度。孔祥浩、许赞(2017)认为要想实现协同发展就要发展各个机构的独有作用,建立“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关键在于四个主体之间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模式中的作用。于丽英(2017)提出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各个主体在过程中的定位及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来提高创新能力和层次。综上所述,基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二、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概述

高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说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建立“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把政府、产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学生有机结合起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可简单概括为,政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产业是高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者,产业将自己的诉求有效的与高校进行沟通;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体,既要落实政府的政策目标,还要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科研机构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实验基地,加上学生自身的定位形成全方位的协同创新模式。“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全力配合,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政府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领导者,在创新模式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应对大局进行掌控,统筹各方资源,从宏观上对技术创新进行指导,积极参与学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鼓励企业更多的参与其中。其次,政府应引导和支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政产学研用”各方主体的利益,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最后,为了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协同创新模式的顺利进行。

2.产业。产业即企业,企业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者,同时是进行创新的实践者。一个企业想要长期立足于激烈的竞争中,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使得自己的产品保持技术优势。但是在创新实践中,企业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创新政策变动等困难,这些都不是一个企业能够解决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企业就需协同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市场的需求信息较为敏感,能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提高市场信号。

3.高校。高校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关键者。高校既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也要准确把握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服务。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施中,高校教师在申报科研创新课题时,选题应顺应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企业对科研的需求。能够把课题成果应用于实践,对企业的生产起到促进作用,为企业参与协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为此,高校应积极参与各种水平的科研活动,加强学术交流,掌握当前领域的行业动态,为企業在协同创新中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保持领先,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4.科研机构。科研机构的作用与高校基本是趋同的,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持。科研机构的基本活动是开展不同层次的科研会议,进行科学研究等。可以掌控创新方向,引领创新企业进行创新,同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分享给企业。在协同创新模式中,科研机构应及时与企业、高校进行有效地沟通,开展技术创新交流。让企业从中掌握当前学术研究热点,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技术研究方向。同时,科研机构可以把科研成果提供给企业,企业把其成果用来指导生产,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

5.用户。用户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检察官”与受益者。用户可以等同于市场需求,协同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在用户身上,是对创新成果进行检验的“检察官”。一个成果的好坏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同时,创新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为协同创新提供市场需求的方向。按其对市场反应程度不同,用户分为一般用户和领先用户,其领先用户能预测市场的潜在需求,为协同创新的产品选择和技术提供新的方向。因此,企业应及时与用户进行沟通,有效的利用反馈信息进行调整。

三、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需要各个主体之间沟通互联、在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前提下,注重协作创新,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共同目标。其中,政府要为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把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其他主体也要为此服务。因此,在协同创新下,各个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而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各环节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脱节现象出现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关键在于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环节脱节,结构性问题明显。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在对高校学生的培养具有关键主导性作用。而大多数老师没有对教育进行创新,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高校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摆脱“一言堂”的现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讲授内容多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没有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受到限制。即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很好,但无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受到阻碍,即使有一些高校尝试教育创新,但都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而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把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因此走向社会时,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会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对于其他主体来说,无法实现政府的宏观政策目标,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给企业带来自己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压力。在实践中,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缺乏有效沟通,高校教育改革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是重点,而高校教学改革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用户的积极配合。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少实践创新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一些高校没有改变自身对于学生的培养方案,只是在规模及专业数量上进行调整。部分院校即使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了一定的研究,但其实际进展并不顺利。一些高校培养人才的实践,仍然是单一的培养方式,主要以理论为主,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四、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一)加强政产学研用等多环节纽带联系

在社会化大生产愈加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发展管理实践和创造新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到底何谓应用型人才?简单来说,应用型人才就是集专业知识、领导才能、创新理念、组织协同、团队精神于一身,并能将其准确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全面综合型人才。在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赋予了应用型人才不同的时代内涵。现阶段,随着工业4.0、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概念的相继提出,国际间为抢占高端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杆。然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单是高校本身的责任,它涉及政产学研用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想真正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轉变市场变革创新思维,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的优势资源效用,加强政产学研用等多环节之间的纽带联系,形成多方创新互动平台,从而带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和优化。当前,实践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企业与高校密切配合,高校为企业培养出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训基地,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打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越性,其核心在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需要转变其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鼓励学社参与社会实践,发挥自己的特性。因此,高校要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借鉴一些名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兴事件”的根源就在于中兴缺乏创新应用型人才,使得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可见,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

(三)健全协同创新模式的相关制度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主体的活动,为了保障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单单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是不能达到其预期目标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也需要一些政策法规的约束。为了实现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下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关机构应权衡各方利益,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法律法规,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中进行监督。为了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各个主体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学校可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多样化课堂保障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爽,谭忠昕.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7(2):129-131

[2]胡伟辉.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论丛,2016(3):159-160.

[3]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5(4):40-43

[4]涂亚庆,毛育文,杨辉跃.“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7(26):57-60.

[5]张静,闫冬,宋冰蕾.政产学研用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6).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