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优化研究

2018-10-23刘洋

对外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合作一带一路

刘洋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撑,是推动中俄政治经济利益融合和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引擎作用逐步增强,沿线交通经济带加快建设,但是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受经济利益、地缘政治、社会文化和合作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组织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促进性作用、积极发挥政府机构的调控性作用等优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俄区域经济;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6-0009-03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provided important impetus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t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and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e role of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engine of “Belt and Road” is gradually increasing,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raffic Economic Belt along the Road,but the bilateral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y economic interests, geopolitical factors, social and cultural cooperation system, in the “the Belt and Road” frame, should fully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ole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ino Russian Regional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Keywords: Belt and Road;Sino-Russian Regional Economy;Economic Cooperation

中國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倡议具有跨区域性和开放性等显著特征,目前贯穿亚洲和欧洲大陆,连接东亚和欧洲两大经济圈,而且空间还在不断拓展与延伸。俄罗斯政府非常重视“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两个超级大国,其区域经济合作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力量。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概况

(一)中俄两国的引擎作用逐步增强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在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区域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联通区域,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区域沿线的引擎作用必将逐步增强。自1991年“独联体”组建以来,俄罗斯对其的政治经济影响重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与“独联体”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俄罗斯政府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也必将推动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更加密切。

(二)中俄沿线交通经济带加快建设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俄两国大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是彼此战略需要,互为战略支持也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就俄罗斯而言,与中国长期保持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其大国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同时可利用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加速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中国而言,俄罗斯不仅是我国边境沿线区域最重要的大国,也是我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最为重要的成员,能够得到该国的战略支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与具体实施。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利益因素的影响

中俄区域经贸合作更有力推动两国经济发展。从目前来看,中俄经贸往来的潜力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从两国贸易往来来看,中俄贸易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机电产品、纺织品以及矿产品的交易额最高,占中俄总贸易额的60%以上,但服务业的贸易额所占比重较小。现如今,我国与俄罗斯贸易以产业贸易为主,进出口商品种类重合率低,与俄罗斯贸易往来较易受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影响,两国贸易稳定性较不理想,可持续力匮乏。2015年我国与俄罗斯贸易额明显下降也能看出两国贸易的不稳定性。从两国投资来看,我国与俄罗斯互相之间投资比例较低,投资的产业结构也不是很合理,大型合作项目数量较少。所以,为了提高中俄贸易推动力要优化投资产业结构,应从多维度、深层次加强中俄贸易合作。

(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我国与俄罗斯接壤,两国边境线约为4374公里,在这条边境线上分布着多个中俄贸易口岸,尤其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往来比较频繁,拥有多个贸易口岸和集散中心,这为中俄贸易合作提供了平台。我国与俄罗斯的政治情况都比较稳定,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相对稳定,这些因素也使得中俄贸易往来比较稳定。在2014年我国与俄罗斯联合发表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声明,使得中俄贸易得以快速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两国双边关系非常融洽,政治关系十分稳定,是两国大力发展贸易往来的最佳时机。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新思想,得到了俄罗斯的欢迎和响应。2015年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丝绸之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声明,将推进两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我国与俄罗斯都是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两国社会制度以及观念上会有一些差别。所以我国在对外经贸合作时都会本着互利共赢的态度,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使得两国在经济往来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误解和猜疑,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对话和沟通将影响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

(四)合作制度因素的影响

合理的制度施行是两国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如果没有规范、合理的制度将直接影响两国的经贸往来和发展。自从俄罗斯在2012年加入WTO后,中俄两国双边贸易往来能够按世界贸易规则来开展,贸易秩序也是越来越规范化,中俄两国贸易规模也有所加大。這一现象说明了合理的制度对经济贸易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正在倡议我国与俄罗斯“一带一路”,各个领域的许多大项目都将开展深入合作,尤其在两国签署了双边经贸战略合作协议后为两国经济贸易往来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有制度的保障能够促使两国在经贸合作时从整体利益和全局角度出发,尊重两国的共同利益,保证中俄贸易合作顺利开展。加快中俄经贸发展,建立两国经贸往来的协调机制和对话机制,保证两国合作项目能顺利进行,进一步规范我国与俄罗斯各领域合作的行为,促使两国经贸合作更快更稳地发展。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优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保障机制

(一)充分发挥市场组织的决定性作用

在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中,我国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非常密切,在这些区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其基本动力在于市场的力量,市场对区域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企业是经济合作的最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组织的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并完善跨国次区域市场体系。该体系应当具备资源共享、消除障碍、扩大开放、突破壁垒等显著功能,不断完善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圈内的市场服务网络,实现两国人才、技术、资金和物品等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二是充分整合中俄区域金融资源,打通资金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对俄业务,构建服务功能齐全、金融资产多元和融资数量巨大的金融市场体系,以便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三是积极调动国内企业参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遵循利益共享、专业化联合和优势互补等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间的科学布局与分工。

(二)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促进性作用

民间社会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应当有效发挥其中介作用和重要桥梁作用。企业是城市经济整合的行为主体,中国与俄罗斯特别是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必须有效协调行业间、企业间的组织性,不断构建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促进性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跨国次区域行业发展联合会。一方面鼓励企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配合政府机构管理相关行业,不断促进各城市行业协会内部的协同合作,共同参与规划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行业发展,不断促进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市场资源整合和产业互动。二是建立专家咨询研究机构。该研究机构可由中俄两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不断促进中俄区域经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开展两国城市发展论坛。该论坛可由个人、行业协会、企业家、政府机构等共同参与组成,其特征应是开放、包容和全面,以此共同推进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产业互动对接、城市发展等问题。

(三)积极发挥政府机构的调控性作用

政府机构在促进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道路上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其是直接参与中俄之间贸易往来的最重要调控力量。可以分别从国家和地区层面分析中俄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中达成的共识。国家层面看,中俄两国通过制定《长期战略合作总体规划》,以此达到两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地方层面看,两国相应的地方政府应该研究制定中俄各领域、各层次合作的具体规划。积极发挥政府机构的调控性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现有多边机制,积极推进和有效调控中俄地区经济合作深度发展。现有的多边机制包括亚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和东北亚地区合作机制等,借助“一带一路”深入完善已有的双边机制。二是构建中俄两国政府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建议创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改革委员会,不断衔接各城区的政策与规划。三是建议成立中俄两国地区间的具体产业合作开发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具体实施各领域合作规划。

[参考文献]

[1]Andris Spruds. Towards a Balanced Synergy of Visions and Interests: Latvias Perspectives in 16+1 and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J]. Croat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2017,23(78).

[2]龚文龙. 产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商业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8(8):175-178.

[3]项义军,张金萍.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的障碍与冲突[J].国际贸易,2016(01):33-38.

[4]许振宝,李哲敏.“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探析[J].世界农业,2016(08):192-196.

[5]王明昊,吴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建设构想研究[J].经济纵横,2016(08):72-76.

[6]王海燕.“一带一路”视域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机制保障与实施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05):112-118+194.

[7]张敏唯.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贸易机遇及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

(责任编辑:顾晓滨)

猜你喜欢

经济合作一带一路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现状及策略
黑龙江省对俄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升级研究
中国与南海周边5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