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

2018-10-21李秀丽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

李秀丽

【摘  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采用颈部血管彩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取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作为对照,分析在两种检查方式下检测结果。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发现在多层螺旋CT检查当中,50例患者中发现劲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20例,椎动脉狭窄与发育异常患者25例;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中,50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17例,椎动脉狭窄与发育异常患者20例。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其中多层螺旋CT检出例数为45例,检出率为90.0%;颈动脉血管彩超检出例数为47,检出率为94.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采用颈部血管彩超,其应用价值较高,对于其他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价值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言,属于一种危险性比较高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的干预处理[1],疾病容易产生进一步进展,威胁患者生命,在临床上一般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诊疗方案,在临床诊断中,需要采用适当的干预措施来预防颈部动脉血管病变,降低死亡率[2]。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而言诊断方式较多,本次研究对本院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式,探究颈部血管彩超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所有患者均采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作为对照,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选取21例,女性患者选取29例,患者年龄在30-8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2.8±2.1)岁。本次研究在开始前先将病历资料交与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研究要求后开始研究,在着手研究时,保证参与研究的患者与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从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上看,不会对本次研究科学性造成影响。

1.2方法

多层螺旋CT诊断,采用4排螺旋CT诊断,采用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作为血管造影剂,剂量为100ml,注射速度控制在3ml/s到3.5ml/s,延迟时间为10s到20s之间,在扫描结束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容积重建、平面重组等操作。

进步血管彩超真毒那,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取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患者颈部区域,将软垫置于患者颈部以下,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超声检测仪探头的频率设置为5MHz到10MHz之间,将患者颌下角、锁骨上角、枕后角进行依次扫描,常规探测患者的血管壁厚度与血流速度、动脉内径。

1.3观察指标

①颈动脉狭窄与闭塞、②椎动脉狭窄与发育异常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多层螺旋CT

在多层螺旋CT检查当中,50例患者中发现劲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20例,其中5例患者窦动脉狭窄、10例患者内动脉狭窄、2例患者颈部总动脉狭窄、3例患者颈部外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与发育异常患者25例,12例患者椎动脉比赛、10例患者椎动脉狭窄,3例患者椎动脉发育异常。

2.2颈部血管彩超

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中,50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17例,其中7例患者窦动脉狭窄,8例患者颈部总动脉狭窄、2例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与发育异常患者20例,其中10例患者椎动脉发育异常、2例患者椎动脉狭窄、8例患者椎动脉闭塞。

2.3检出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其中多层螺旋CT检出例数为45例,检出率为90.0%;颈动脉血管彩超检出例数为47,检出率为94.0%,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3],根据国际医学组织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人类的第三大致死病因,而对于该类疾病而言,在患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4],而在疾病进一步进展后治疗较为麻烦,因此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在临床上诊断方式较多,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多层螺旋CT诊断与颈部血管彩超诊断[5]。颈部血管彩超属于一种常用的血管显示技术,属于一种无创检测方式,检查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清晰的显示,并直观的呈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中[6],颈部血管彩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再对于椎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层螺旋CT也属于临床上一种常用诊断方式,诊断效果较高,因此可以将两种诊断方式进行联合诊断,为临床确诊提供参考依据[7]。颈部血管彩超属于一种廉价的诊断方式,其中的高频探头可以呈现出高质量的声像图,对患者的血管内膜、管腔狭窄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另外还可以将患者无症状期的动脉硬化患者进行检测。

在本次研究中,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中,50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17例,其中7例患者窦动脉狭窄,8例患者颈部总动脉狭窄、2例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与发育异常患者20例,其中10例患者椎动脉发育异常、2例患者椎动脉狭窄、8例患者椎动脉闭塞。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中,50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17例,其中7例患者窦动脉狭窄,8例患者颈部总动脉狭窄、2例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与发育异常患者20例,其中10例患者椎动脉发育异常、2例患者椎动脉狭窄、8例患者椎动脉闭塞。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其中多层螺旋CT检出例数为45例,检出率为90.0%;颈动脉血管彩超检出例数为47,检出率为94.0%,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证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采用颈部血管彩超,其应用价值较高,对于其他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孫婷, 郭君, 刘焱, et al.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2(11):41-43.

[2]陆安学.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5):83-84.

[3]徐新丽.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9(11):118-119.

[4]张春菊, 孙成.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5):1443-1445.

[5]吴永梅. 颈动脉彩超用于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3):447-448.

[6]崔国慧, 余大兵. 颈部血管彩超对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6):75-75.

[7]黄如宪, 辛本柱. 探析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47).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老年后循环缺血中的检查意义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