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2018-10-21薛丹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胎盘早剥

薛丹

【摘  要】目的:分析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0月12例医院收治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12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母婴结局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特征与母婴结局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预后较差,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从而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关键词】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临床诊断与治疗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急且进展速度快的特点,该病是指胎盘在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间胎盘位置正常在胎儿娩出之前部分或全部剥离的一种妇产科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生率为0.5~2.5%[1]。胎盘早剥的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若不尽快处理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儿窘迫、胎儿死亡等并发症的出现[2]。因此,文章主要针对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展开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0月12例医院收治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12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2~34岁,平均为27~37周,平均为(28.6±3.5)周。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1~33岁,平均为26~38周,平均为(29.6±3.2)周。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母婴结局方面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

观察组腹痛、阴道流血、胎动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母婴结局比较情况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以及具体原因尚未阐明。有文献[3]指出,高龄产妇、多次生育史、吸烟史、慢性肾病、妊高症、过往胎盘早剥史、血栓性疾病、腹部外伤、羊水过多、宫内死胎史等是引起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但是尚未得到统一的结论。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腹痛、阴道流血、胎动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由于合并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出血量大,因此胎动减少的发生率更高,但是在超声检查时由于只能观察到胎盘剥离,无法判断出血量情况,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观察组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了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与健康孕妇相比,预后往往较差。对于合并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需要尽早终止妊娠,可以通过剖宫产取出胎儿后给予缩宫素、按摩子宫等方式来减少出血量[4];若无法止血则需要立即输血;对于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需要给予早期肝素抗凝治疗,但是需要观察患者有无凝血障碍,避免出血的进一步加重[5]

总体来说,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预后较差,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从而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余英,刘新华.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100-101.

[2]单梅.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危险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7):850-852.

[3]兰秋妮.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探讨[J].系统医学,2013,2(14):91-92.

[4]雷米娜.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臨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5(31):31-32.

[5]刘元香.胎盘早剥患者临床特点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6,22(13):97-98.

猜你喜欢

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临床处理时限与妊娠结局分析
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
45例胎盘早剥患者超声检查的临床分析
8例重度胎盘早剥合并DIC的护理体会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分析
彩色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探讨
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观察
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