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山区学情,探究生本教育激发学生参与的策略

2018-10-21谢才旺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

谢才旺

摘 要:生本教育以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而历史课堂作为生本教育的重要阵地,尤显重要。本文以《如何评价李鸿章》一课为例,并结合山区特色,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本教育,激发学生参与进行了初步探究、总结,并得出认识。

关键词:生本教育 激发学生参与 山区特色 课堂实例

一、课堂实例《如何评价李鸿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提及一位中国近代史上褒贬不一的争议人物——李鸿章,教材中相关文字表述如下:“随后,在黄海海战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控制黄海制海权。”很明显,教材将黄海海战的失利完全归结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这易使认识尚浅、思辨不足、史料不全的高一学生对李鸿章的认识产生偏颇。更有学生在得知李鸿章于1895年作为清政府首席代表赴日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直呼其为“卖国贼”。甚至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中“如果不收回香港,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的著名论断仍影响着当今中学生对李鸿章的认识。面对如此情形,作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和研究史料的基础上,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人物作出公正客观之评价。为此,本人专门用一节课时、采取分组讨论与辩论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其大致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①根据学生对李鸿章其人的初步评价,分成3组,并选出小组负责人。第一组成员以积极评价为主,认为其功大于过;第二组成员以消极评价为主,认为其过大于功;第三组成员持中立态度,认为其功过相抵或难以做出判断。

②指导学生提前做好史料的收集、分析、加工、总结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史料收集应注重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如图书馆、媒体杂志、互联网等。史料分析、加工、总结应公正客观,并能为本方论点提供有力论据。

(二)辯论阶段

①首先由各小组阐明论点,论点必须有具体史实作为依据,切忌夸夸其谈。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论证,如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思想等各方面对李鸿章作出评价。为更形象地论证本方观点,可鼓励学生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如采用多媒体、舞台剧等。

②自由辩论、自由发言阶段:鼓励学生抓住对方论据的漏洞或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地反驳。

(三)教师总结发言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结合时代背景,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做到公正客观,并由此总结出评价事物的一般规律。

二、生本教育下山区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历史的巨轮载着人类迈进21世纪的时候,人类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场教育变革。但在基层学校中,历史教学改革还不容乐观。特别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根深蒂固,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缺乏启发式,知识性的课程多,而方法性、情感性、素养性的培养少,再加上学生基础知识较弱,自律性较差,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低,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历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现状,如何通过生本教育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更显重要。

生本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亦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意义重大。然推行多年,困难重重,此虽有高考体制之原因,但更多是教学模式的转变问题。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找到生本教育与高考体制的平衡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生本教育的开展,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而这实际上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为此,本文以《如何评价李鸿章》一课为例,对生本教育的开展进行思考,得出以下认识: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这涉及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思维方式、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课堂实例《如何评价李鸿章》中,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采取分组讨论与辩论的方式,体现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时教学方式的转变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而在分组讨论与辩论之前,教师指导学生提前做好史料方面的准备工作,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同时在学生观点辩论的基础上,总结出评价事物的一般规律,这都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实例《如何评价李鸿章》中,史料的收集、分析、加工、总结工作,团队合作与分工协作,分组讨论与辩论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了学生潜能,教师则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对教学的顺利和有效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注重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堂实例《如何评价李鸿章》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并运用资料阐述观点的能力;融入团队、分工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论证观点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对生本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和落实。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为更有效推动生本教育的开展,还应注重史实的运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课堂效率并使教学形象化、生动化;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视野并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增强学生求知欲以激发创新思维等。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而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根本在于生本教育的推行,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思维、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5]李中峰.试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J].基础教育研究,1997(01).

[6]张忠华.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J].教书育人,1999(09).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
浅谈生本教育中融入导学案在信息技术课堂下的运用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以生为本 打造品德高效课堂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关键
让生本教育真正流行起来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