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自主学习方法探索
2018-10-21李宏梅
李宏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知识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能随时随地“任性”地自主学习,理应是初中生学习能力之一。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学习中学生习惯了“拐杖式”学习,习惯了将“别人咀嚼后的知识”直接吸收,能否内化为自己的营养可想而知。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质量地学习,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下面,笔者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 自主学习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最主要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实施详细知识的传授,最关键的是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思维体系,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以显著提高,最终能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及知识,充分挖掘学科的作用,获取理想的教学效率。长期以来,教师过分强调学生接受,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限制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课堂教学封闭、沉闷。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调动起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接触到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且也对社会产生了新的认识及不同的看法,同时学生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所以,教师若想依靠说教的方式对学生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老套,并且教学模式也是反反复复的一套,严重缺乏教学手段的创新,无法切实对应“生本理念”,只是将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粘贴复制,忽略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致使整体教学水平偏低,对初中生构建健康、积极、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认知体系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自主学习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千方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下课,学生就像放飞的小鸟,想让他们迅速地从课间嬉戏中进入学习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情境起着至关在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之前,老师利用课前几分钟给学生讲述一个寓言故事,也可以引入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教学活动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唤醒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新课标的主旨与要求,把枯燥的政治课上得妙趣横生。
(二)课堂师生互动模式构建
讲台上讲,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紧张的,有利于对知识的内容的深刻记忆。《道德与法治》课,一个主题都有有关的资料辅助,所以,我基本上,让一位学生讲一个主题。教师要对讲的内容进行筛选,那些简单的、好理解、好把握的、学生有一定基础的的课,让学生上讲臺自己进行讲解,最后,教师作更深层次的相关知识的补充。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二单元学会交往,第一课,我爱我家课,第2课时:化解“爱的冲突”教学时,因为该课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学生可以讲的内容比较多,例子也比较好举。所以,上这课时,我就想通过学生的讲亲身的实例,来对本课的知识进行理解。一位学生上台讲时,他说,他与父母关于上网问题的讨论,他父母认为学习最重要,网络不能接触,网上的东西都是不好。最后,关系紧张。他说:“通过今天本课的化解‘爱的冲突,他知道了,需要与父母沟通,向父母阐明网络的好处,网络上也有在线学习,可以提高成绩,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家的大事,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同时,要控制好上网的时间,不要浏览不健康的网站。通过与父母的交流,父母理解他的想法,化解了爱的冲突。”这位的学生上台的讲话,应该可以说,他已经把课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对课本的理解更深刻、彻底。
(三)课后自主复习
习题方法的训练。习题方法是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训练,但是,道德与法治的做题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学生掌握自己训练的方法。道德与法治更加注重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多多训练,从材料中找找关键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所以需要学生学习过程中长期的配合,形成自主练习的习惯。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第八单元8.3“学会防卫和避险”,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对学生进行做题练习的训练。如针对“中学生如何行使正当防卫措施”时,我采用三、四个具体案例给学生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理解了正当防卫是有限度的,以及如何行使正当防卫的措施。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在生活中要自觉远离各种不法侵害,但当侵害已经不可避免时,应当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进行正当防卫。通过这样的做题训练,老师进行方法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课本知识,对问题的进行彻底的分析、归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更好的体现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做题方法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提高学生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教与学互助,效果会更加明显。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精讲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翠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革的特色和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7(9):183.
[2]吴佳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培训,2017(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