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动态生成式教学策略探究

2018-10-20王金金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王金金

[摘要] 课堂是活的,是干变万化的,而教师要随着学生课堂的生成随机应变,以不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引领学生的再生成、再思考、再变通;以不变的教育机智实现学生的思维再生长、智力再生长。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巧妙合理地把控好这一切,让学生的生成在教师的启发与引领下生成更宽、更广的新认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与组织者,大胆颠覆以往机械僵化、照搬预设的教学模式,应情境而变、应学生而动,敏锐筛选、捕捉随机得来的生长点,充分利用各種生成性资源,合理调整师生行为,从而构建出生成性、互动性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研究结果证实,将动态生成式教学法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体现学生主体性,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实效的优化。

一、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出学生个性化观点

启发性问题指的是对学生有所启发、有所领悟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生成等多个因素,设计出启发性数学问题的时候,通常都会让学生出现认知冲突,抑或激起学生很强的好奇心,以便推动学生大胆联想与思索,从而引导学生说出个性化的观点与想法。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经验等各不相同,因此面对教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学生们的观点与想法也有很大差异,这是教师所无法预设的,于是就会产生丰富的动态生成式资源,这就为教师优化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了依据。

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相关概念问题的时候,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通常来讲,形如y=ax2+bx+e(其中,a、6、c为常数,且a≠0)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数学教师可提问学生,为什么此处的a不可为“O”?那么,6、c可以为“O”吗?为什么我们将该形式的函数叫作二次函数?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系列问题其实是深挖二次函数概念内容之后提出的启发性问题,一般教师提出上述问题后,学生就会出现各种观点与想法,于是动态生成式教学资源就产生了。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提出多个启发性数学问题,可让各种数学基础及思维特点的学生出现个性化的观点与想法,并且都会超出教师备课时的预设,这不仅可体现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主体性,而且还可形成丰富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资源,并且还可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二、剖析错误性解答,获得高价值教学资源

解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堂活动,也是学生巩固教材知识、提高自身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关键措施。但是,由于初中数学知识过于艰涩与复杂,这就使得学生在解题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错误,而这种错误则是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宝贵的现场生成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反馈了老师的教学效果,也反馈了学生的思维困惑和问题所在。因此,针对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解情况,教师不应对其进行斥责或讽刺,而应该深入分析学生出现错解的根源是什么,将学生出错的原因当成一种动态生成式教学资源,警醒学生不要再犯类似错误,并让学生及时纠正解题思路。

比如,在学习《字母表示数》的相关内容的时候,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相关知识,因此还不能对字母代表数的基本内涵有透彻的理解,他们在解答类似6<3a+b、O>-5c、1<3b等判断类题目的时候,极易出现错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冷静下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解题出错的根本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解题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讨论,然后各自阐述自己在解题中是如何理解题意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针对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这就可获得大量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资源,势必会提高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并可为学生正确理解题目及获得恰当的解题方法提供条件。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剖析习题的错解,可让学生在深入讨论与交流中对题目意思有更为明确的了解,并进一步认识导致错解的根源,从而借助这一生成式教学资源,加深对正确解题方法的认识,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关注合理性解答,引发差异性解题思路

研究中发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提问后,有一些同学可正确回答问题,但是并非代表所有学生都扎实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或者这些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没有扎实掌握相关知识点,只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下了解题方法,甚至有些回答是巧合等等。针对这一情况,要想确保初中生都能真正领会教材内容并可做到灵活运用,就需要教师积极用动态生成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恰当地把生成的新教学资源融入课堂中,通过问题的追问、反问、变问等形式来进一步了解学生所学、所思、所答,从而为教师及时了解并恰当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如下问题:如果双曲线y=2k-1的图像不仅在第二象限,而且还经过第四象限,求女的取值范围。在课堂教学中,即便学生A说出了正确答案(K<1/2),但是其是无法代表班级其他同学的观点的,同时也不代表学生A是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解答该类题目的技巧与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用质疑的语气问班级学生:大家是否有不一样的看法?学生A的答案是否正确?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有差异化看法的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并指导学生展开探讨,接着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对解题方法与解题原理有深度的掌握。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即便有学生得出了数学题目的答案,但是教师应通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了解是否各个学生都真正领会了出题的意图及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深刻的印象,最终真正掌握解答该类题目的线索与步骤。

总之,将动态生成式教学法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是践行“以学定教”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形式,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措施。因此,教师应明确动态生成式教学法的优点及应用方法策略,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最终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优化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