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年段铺垫 发展语言能力

2018-10-18邓敏玲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4期
关键词:年段课外阅读课文

邓敏玲

语文的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萌芽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因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应恰到好处地贯彻年段铺垫,循序渐进,普惠所有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一、重视课外阅读

1.课外阅读,兴趣是前提

一是讲故事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都爱听故事,故教师可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讲故事时,可先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之中,正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心潮澎湃,期待结局之际,再嘎然而止,并告诉学生:故事情节错综复杂,一时讲不完,如果想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请自己阅读原著,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时,教师还可以适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

二是搭平台展风采,激发阅读兴趣。鉴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能够独立阅读课外书,故可让他们每天读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课外书,每周用一节“阅读课”召开形式多样的“读书会”,如同读一本书后进行“故事相关内容知识竞赛”、读自己最喜爱的书后进行“新书推荐会”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是从课内到课外,激发阅读兴趣。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名家的名作选段,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在讲这些课文时可把课文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个简要的介绍,以激起学生想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再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作为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任务。

2.课外阅读,坚持是关键

一是制订计划,读书登记。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呢?可让低年级学生制订计划,做读书登记,将每天阅读的书及字数都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阅读广泛且大量阅读的学生就成了全班学生的偶像,这大大地鼓舞了其他学生,为学生们坚持阅读做好了铺垫。

二是内容多元,热情不减。从中年级开始,就不必进行“登记”式阅读了,不断更新阅读纸质媒体是比较可行的。如要求学生每天读报并剪贴报纸,并鼓励他们尝试撰写新闻评论。这样,既关注了时事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一本厚厚的报纸剪贴本,成了学生持续阅读的动力源泉。

3.课外阅读,评价是保障

一是树立榜样,适当奖励。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通过活动评选出每周的“阅读之星”,要让每个学生在低年段当选一次“阅读之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持续阅读的兴趣。

二是开展活动,分段反馈。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可组织制作读书卡、阅读成长护照设计等一系列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重視积累

阅读是吸收,也是积累。不同年段的阅读积累内容,也可以有所不同。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求背诵课本中优美的句子就是一种积累;对于中年级学生,要求背诵自己喜爱的文段也是一种积累;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背诵国学经典更是一种积累。

而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积累应该是古代诗歌的积淀与背诵。对此,教师可采取每日检测、定期抽检、活动展示等手段,促进积累的达成,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对古诗词的背诵,如可让三年级学生完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的背诵任务,到六年级时,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明显增强的情况下,再次向他们提出这个要求,以进一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重视表达

1.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低年级的学生重朗读,中年级的学生重分享,高年级的学生重辩论。低年级学生每人都要进行每周的单元课文朗读汇报,每个学期的“课文朗读大串烧”由全班学生共同负责;中年级学生要举办自行取材的每月一次的主题诗歌分享会,进行自编自导的每学期一次的课本剧表演;高年级学生每月都要举行一次热门话题辩论会,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低年级时,所有的活动准备工作都由教师安排。从中年级开始,活动的选择表演、辩论的题材、台词的设计等全部由学生自由安排、自由组合。这不仅给予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还满足了学生施展才华的需求,更促成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

2.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书面表达,需要克服写作的恐惧感。一年级学生认识的字较少,会写的字更少,但这不代表他们不能写作。有一种小学生写作叫“代笔”,即孩子讲父母写。通过教师的评阅与鼓励,学生就会慢慢发现写作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进而便有了自己动笔的冲动。二年级开始鼓励学生写日记,一周写作次数不限,写得越多鼓励越多、奖励越多,这使学生写作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从三年级开始,让每个学生天天写日记,不求美文,只求坚持。从四年级开始实行“轮流日记”写作训练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对写作便由恐惧变成了热爱,乃至能够掌握一般的写作技法。

读写结合是书面表达最为有效、最可操作一种表现方式。要使“读”与“写”达到和谐的统一,就要做好年段铺垫。低年级可以是课文精彩语句的“代入”,例如《葡萄沟》中有描写葡萄枝叶与果实的优美句子,可让学生将其“代入”家乡特产(龙眼、荔枝)的描写当中。当学生有一定的句段描写基础后,从中年级开始,就让他们侧重于表达方式的模仿,引导学生对写作方法进行探究与研习。例如,在学习《女娲补天》时,可让学生利用动词描写女娲补天的情景;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让学生练习如何根据情势的需要使用提示语,知道提示语的用处;在学习《穷人》时,让学生仿照课文练习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就这样,一课一练,选准读写结合点,一定能一步一个台阶,让学生走进书面表达的殿堂,习得表达的真谛。

总之,语文教学要多读、多思、多实践,实践大阅读观、大语用观,更要注意保护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模仿力和创造欲。还应注重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运用适合他们的有效措施,让其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让学生积累优美且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习得的言语去呈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年段课外阅读课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