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2018-10-13周初开

青年时代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

周初开

摘 要:新媒体深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信息传播模式、休闲娱乐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提出新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人民群众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可忽视。

一、新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CNNIC《2018年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手机网民规模达7.53 亿,较2016年底增加573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规模达2.09亿;我国网民以10-39 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3%,其中 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新媒体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新生代农民工是 80、90 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一代,他们是网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已经全面嵌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而新媒体传播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即时交互性等特点,正深刻地改变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休闲娱乐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 也给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以其多样性、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即时交互性等特点,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在承载信息方面具有较多优势,丰富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资源,拓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路径,优化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环境,有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新媒体飞速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把关人”作用、新生代农民工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被消解,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日益复杂。面对这些挑战,应该从新媒体的视角来分析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培育环境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存在问题和不足,探索新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从而化解新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消极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随着新媒体时代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利用新媒体开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

(一)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基础更多地来自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关注, 新生代农民工只要感受到来自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关照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存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 不断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建立并并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行使民主权利;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的实现机制并且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建立并并不断完善福利和户籍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所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坚决遵守劳动法规,不能侵害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学法、懂法、用法,让新生代农民工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二)搭建新媒体交流平台,增强新媒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影响力

新媒体交流平台以信息网络为基础,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交流和利用提供服务功能。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提高了用户在时间、空间上的自由度,由固定时间地点收看变为随时随地收看,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得以充分利用。

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应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各类社会团体开设微信公众平台、认证微博和网络社区等网络平台。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将正确的价值理念、新生代农民工关注度高的事件以及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信息载入其中,利用新媒体不断扩大自己在网络上的声音,通过信息覆盖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主动引导舆论走向。同时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应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新媒体交流平台建设,开办一批贴近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新生代农民工和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鼓励他们开设微博、微信,不断扩大网络上正确价值导向的声音,从而增强新媒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影响力。

(三)充分利用大数据,构建新媒体舆情分析监管机制

新媒体在其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失范现象,舆情监控缺乏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同时他们有些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其思想、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大数据应用,构建新媒体舆情分析监管机制。一是健全舆情监控领导机制。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的舆情监控领导机制,汇聚全员监控舆情的合力。二是健全舆情监控预警机制。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以微信、QQ、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为载体,健全舆情监控体系,通过对舆情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问题,准确研判、提出预案,从而及时把握舆情走势。三是健全舆情处置机制。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坚持公开透明、以理服人的基本原则,在舆情爆发后,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系统,因势利导,灵活化解非理性言论危机,维护本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网络信息鉴别能力

网络媒介素养集中体现为网络主体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作能力和思辨反应能力。由于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新生代农民工面对大量的信息,缺乏对相应信息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出现价值取向的迷惘,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背道而驰。因此,要想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必须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规范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从而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一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深刻认识到法律不仅赋予了公民言论自由权,而且将严厉打击在网络上制造谣言和传播谣言等各种非理性行为,清晰认识营造理性、健康的舆论表达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二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责任意识,新生代农民工应充分认识自身在弘扬时代精神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内容,将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延伸得更广、更远。三是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警示教育,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敏锐性、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传递、分享社会正能量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在形式上、内容上的多样性,正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特点,为我國新生代农民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消减其弊端,增强传播实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http://news.163.com/14/0225/21/9LV87VVQ00014JB5.html.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