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教学层次下的会计教育研究
2018-10-08郑梦颖
郑梦颖
【摘要】高校是会计人才的主要出口,高校培养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会计人才的优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素质的会计教育和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得极为重要,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教育的模式不够完善,无法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本文对高职、本科阶段的不同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在会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会计教育 会计人才 高职 本科
一、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所以高职院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毕业即人企业胜任会计工作的水平。本科会计教育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知识面更广,培养的是一批可根据现实情况运用所学的知识组建新知识的人才,能够对会计信息的变更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
二、会计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
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众多高职院校仿照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设置会计核算、管理、分析等多学科教学内容,忽视了技术性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与本科学生竞争工作岗位中存在劣势,并且各类学科衔接性较小,教师各司其职,没有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以课本教材为主,缺乏课外知识的拓展。高职会计教育比较注重理论,忽略实践能力,学生虽对会计基本理论有所了解,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会计人才的需求联系不密切。
授课教程缺乏特色:在会计教学体系中仍旧存在着大量的核算方法、核算原则、核算业务等课程,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量的增加,不注重课程结构的优化,导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降低。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对会计课程进行内容整合更新,不能单一的强调课程的系统性。
(二)本科会计教育的现状
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与高职会计教育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相比,本科会计教育应把侧重点放在对会计内容的预测、决策和控制上,需要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但在众多高校会计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较多,而商学类课程较少。西方经济学、国际法、财务战略管理等宏观课程开设的较少,学生很難从不同的角度将会计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处理日常经济业务。
过于重视理论化教育:本科会计教育普遍以理论化教育为主,开设的课程主要以理论课为主,重视会计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在理论课的教学中,侧重会计准则的教育,且没有详细介绍会计理论的形成和会计制度的影响。虽在本科院校中设有会计电算化等实训课程,教学生如何做账、查账,但都是在教师指定的规则下,按老师的教学步骤进行模式化的学习,使得所学知识运用比较死板,缺乏实际应用的灵活性,这也是教学方式需要创新的地方。
教学模式有待改善:高校在会计教学方面采取应试教育为主,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成绩,这种“灌输式”学习方式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做题深化、课后作业巩固为主,会导致学生片面重视应考学科,肢解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采用分组讨论式、头脑风暴式、教师指引式等。
三、会计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高职教学改革的措施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模式在国内高职教育中并不成熟,国外较典型的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借鉴,如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加拿大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会计教育中有必要实行校企合作,理论教育中让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构建教学网,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定期去企业参与实训,培养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真正突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要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探讨学习”式课堂:在高职教育中,“探讨学习”式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可分成不同小组,按科目的不同章节让各组学生备课、讲课、答疑,完全理解教材和备课讲述教材属于对知识吸收的不同层次,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讲述、解答疑问。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并运用到会计实训中。
(二)本科会计教育的改革措施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针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在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定期进入实习单位学习做账、报账、查账、内部审计、采购、成本管理等有关知识。在业务操作中由校外导师作指导、解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拘泥于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并监督学生完成各期的实训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确立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各国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得以提升,需要加强会计教育的国际化,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能适应会计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目标。各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不尽相同,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逐步趋同。所以需要我们在会计教育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我国的会计准则,更要把眼光投放于国际上,确立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教学理念。
四、结论与展望
我国在会计教育上应不断完善会计教育课程体制及会计教育的层次分类,给予正确的引导实现我国会计教育进一步发展。想要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会计知识完备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人才,高校应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在会计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克服困难,向着更加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教育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