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隐”与“显”
2018-09-28施赛华
摘要:在“以生为本”,强调学生为课堂主体地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时出现了“教师失语”的课堂,即课堂上教师该说不说,放任自流。语文课堂由于缺乏教学引导,最终出现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课堂现象。拟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在“隐”与“显”之间相互转化,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地位;教师行为;“隐”与“显”
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与“学”的各自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是决定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因素,师生之间的和谐律动是教学的至高追求。无论从自身的教学实践,还是从笔者所观摩到的同行教学行为来看,这种追求并没有变成教学现实。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寻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隐”与“显”的最佳时机及适当转化非常重要。
为此,笔者以古诗词教学为例,谈一谈教师到底该怎么做。
一、教学之初,“显”以目标导引
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活动的起始、过程以及结束。在此过程中,教师具体作为的“显”与“隐”所起的作用相当重要,在什么时候“显”,什么时候“隐”则大有学问。
就教学之初而言,笔者认为教师须选择多“显”。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接受角度来看,他们自然热切地想知道本节课活动的主要任务,可以接受哪些知识,可以提升哪些能力,树立哪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等。学生期盼教师在这个起始阶段“显”身。这就犹如船只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亟需灯塔的导引一样,学生需要教师的精准导引来开启全新一课的学习。以《琵琶行》教学为例,在授课之初,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首先介绍这首诗歌的性质——长篇乐府诗,而且是一首叙事诗。为此,教师必须讲解作者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的重要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从中解构出“为时”和“为事”的两大创作目标,白居易将创作目标的“为时”放在最前面,这是有着鲜明的创作指向的。他思考的是“为时”,表现出这位士子文人的家国情怀。教师介绍这一点对挖掘诗歌主旨十分重要。笔者曾观摩过关于《琵琶行》的公开课,发现不少学生乃至教师将其定性为白居易借由琵琶女的身世,感慨他自身宦海沉浮的悲苦。实际上,这就是因为在教学之初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所带来的片面理解。为此,在教授这首诗歌之前,教师必须备足课,对新乐府运动及其主张进行研习,并向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引领其基于文本关涉的事件进一步延伸思考,上升到“大我”的高度。其次,为了精准把握这首诗歌的行文内容,教师还有必要在导语中介绍《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即白居易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贬,外放江州担任司馬一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巧遇琵琶女,油然生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并引发古今读者无尽的深思和嗟叹。
教学之初,教师的引导十分必要,这正是“显”以目标导引。
二、活动之中,“隐”以凸显主动
课堂教学活动中,单纯的“教”不可取,单纯的“学”也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只有“教”与“学”的有机配合,才是最值得推崇和选择的。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有所控制和选择,对学生的“学”有所指导和放手,鼓励学生的自主自为。教师需要大胆而智慧地退“隐”于教学行为之后,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学习能力。
那么,到底该怎样让学生有所作为乃至大有作为呢?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倾注心力与智慧了。
首先,教师的“隐”必须选准时机。应当是学生完成的任务,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去介入。例如,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对怀古目的的探究,就无需教师过多的介入,因为这应该是对这首诗歌创作主旨水到渠成的认知。在这个问题之前,学生已经对词作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这首词先写周瑜旧事,描述他当初是如何的意气风发,又取得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大有英雄、美人、江山共存的激动人心之境。但是行文至此并没有结束,苏轼却以自我的“早生华发”这一接近于白描的手法作结,其用心良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深思这种人物描写之间切换的动机,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词创作主旨的理解。其实,也只有让学生自主领会到这个“玄机”,本词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达成。其次,教师的“隐”必须以学生的“显”为前提。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隐”了而学生不“显”的情形。归根到底,这是教师“隐”得时机不对,没有为学生架构起大“显”身手的有效路径。以执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对诗歌结尾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理解,学生自然会抛出这个问题,但是教师能做的则是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充其量是在“隐”身之前给予适度的点拨,例如“卒章显志”之类的写法提示。之后的任务则交由学生去完成,当然完成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学生可以自己体悟自行完成,也可以相互交流,要言之,只有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思考,各抒己见,才能体现其主体地位,教学的意义也才能得以显现。
三、自始至终,“显”以随机碰撞
教师的“显”与“隐”要抓住时机尊重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显”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需要在“显”的时机、方式、持续时间的长短等方面进行研究。
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始终处于一种思维高度聚焦的状态。毋庸置疑,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教师在其中所担负的责任重大。如果单由学生自行完成一系列教学活动,这个不太现实,因为学生的发展从来就是渐进的,需要教师在其中进行适时引导。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隐”与“显”从来都是有机交织在一起的。为此,教师该“显”则“显”,以“显”来助推学生的知能提升,以“显”来实现师生智慧的碰撞与生成。以执教《诗经·卫风·氓》为例,教师在揭示过教学目标之后,应该由学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比如:“在古代,怎么可能有男子追求女子的现象?不是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显”身,揭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氓这个特殊的“贸丝”者身份——小手工业者,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他追求文中的女主人公是受其地位的影响,也缘于女子的年轻貌美。有了这样的介入,学生的理解自然会顺畅许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显”与“隐”是一门学问,值得广大教师为之深思、践行,继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婧.把握多元解读的价值引导,维护教师话语权[J].中学语文,2015,(31).
[2]毕飞果.问题教学法运用中教师的点评策略[J].中学语文,2017,(15).
[3]张丽娟.话题预设:由文内而文外——《琵琶行》教学新思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22).
作者简介:施赛华(1981—),女,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