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机智的困境及其对策
2018-09-28耿红卫何奇雪
耿红卫 何奇雪
摘要:高中课堂教学犹如无尽的大海,教学对象截然不同,教学过程瞬息万变,如何上好一堂课,与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息息相关。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对教育机智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等问题,需要从应对内容性教学变故、情感性教学变故、环境性教学变故等方面来实施具体的策略,以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机智;困境;应对策略
马卡连柯认为:“随机应变是教学机智必备的要素之一。”[1]我们通常把其概括为“教育机智”,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遇事临危不乱的态度和做法,变通娴熟地处理课堂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极富灵感的“点睛之笔”。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要运筹帷幄,掌握教学动态,确保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运用课堂教学机智本身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既新颖又合理。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谆谆教导,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有效的策略,以达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融洽无间的情境。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机智的困境
在语文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不费吹灰之力,几句话就可以“雨过天晴”,使学生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有的教师知识水平不低,但讲课并不受学生欢迎,忽视甚至误解教学机智;有的教师过于重视教育机智,多次尝试却仍不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通过调查了解教师有关教学应变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课堂中遇到突发教学变故时存在的困境,大致可以分为内容性、情感性、环境性这三类教学问题。
1. 内容性教学变故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师生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多元误解、曲解、甚至错误的认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难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学生的学习障碍。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多力求做到完美,把课堂中的每一环节都设置得有板有眼,把上课时间有限作为借口,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要把全部教学活动都预先设计好,把课堂意外事件当成是多余的,不去考虑,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教学时间,这些都是应对性教学变故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教学变故的方式通常为一旦问题得到解决,便立刻停止了。显然这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真正的问题还悬而未决,这是对教育机智缺乏正确认识的表现。例如,一位教师由于自己的失误在课堂上把“大”字写成“犬”字,被学生发现后,自作聪明地对学生说是为了考验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究其原因,是由教师缺乏教育机智,或者说是其对教育机智认识不足所导致的。
2. 情感性教学变故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性教学变故的出现常常会让教师感到疲惫不堪,让课堂秩序出现混乱并难以维持,造成师生僵持不下的局面。有的学生想做好事,但却弄巧成拙,由此带来课堂混乱;有些学生的行为虽是有意为之,但并无恶意,其行为也会引起课堂混乱。有时学生因不小心犯错,一些教师不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而教师选择放弃某生而另择他人时,会让该学生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2]应对情感性教学变故是对教师教学应变能力的考验与挑战。在《一枝玫瑰花的故事》案例中,教师一进教室便有学生递过来一支玫瑰花说:“老师,这是小G送给小N的表白玫瑰花,上面还写了‘做我女朋友。”旁边还有学生在纷纷议论。教师一听就愤怒地说:“小G你给我出去,站在墙外,下课我再收拾你。”同学们哄笑一堂,还有同学看笑话似的指指点点,留下小G一脸委屈的站在墙外。这位教师的做法显然太过绝对,没有听听当事人的说法就一棒子打死,通常情况下只会乱上加乱。
3. 环境性教学变故
高中语文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状态,当外部环境以突然的方式干扰教学时,教学变故就发生了,一般都会对教学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教学对象的截然不同和教学过程的瞬息万变,使每一堂课都有发生教学变故的可能性。由于它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就会带来不良影响。教师缺乏对教学环境的考虑和准备,就可能在碰到教学环境性变故时无法很好应对。在遇到环境性教学变故时不少教师会选择对外界环境的改变不闻不问,把被打乱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注意力强硬拉回来,不在意学生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关注点的变化。
二、课堂教育机智困境的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犹如无尽的大海,教学对象截然不同,教学过程瞬息万变,如何上好一堂课,与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息息相关。
1. 应对内容性教学变故
第一,精心准备。此类型的变故多与教师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有关。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与语文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其相联系的内容,这样会提高其课堂的驾驭能力。另外,教师要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坚持自我教育和总结。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是各式各样的,教师要善于借鉴和总结经验,这样就不会临阵心慌,不知所措。
第二,坦诚相待。在处理内容性教学变故时,如遇到一些学生提到的所谓“无聊”问题,教师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编造谎言来欺骗学生,更不能训斥学生没事找事,而应实事求是,虚心求教,这不仅不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反而更能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特别是教师在碰到自己的“盲区”时,采取坦诚相待的态度远远好过维护自己“全才”的形象。敢于被学生“问住”,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策略。经常坚持自我反思,接受学生的批评与指导,这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
第三,要有耐心。教师要有宽容之心和创新精神。尊重、关心学生,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创造。切不可摆架子训斥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人格、尊严,即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第四,通过加强指导法、因势利导法以及巧设台阶法处理教学变故。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顺着其提出的问题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帮助其走出尴尬的境地。
2. 应对情感性教学变故
第一,明确课堂应遵守的纪律。为了更好地应对情感性教学变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的方式和渠道规范课堂秩序,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二,避免发生正面冲突。教师不是圣人,学生的一些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使其他同学无法安心学习,教师难免会被激怒。这时,教师要处乱不惊,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去化解。
第三,通过明暗示应变法、委婉应变法把情感性问题变为有效资源。在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应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灵活处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 应对环境性教学变故
第一,稳定情绪,消除干扰。环境性教学变故一旦产生,多少都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此时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正视变故,稳定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将其对教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随机应变,巧借资源。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细节,联系日常生活并研究教材,把琐碎的知识点链接成一张知识网,使之成为课程资源方便学生学习与吸收,方便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性活动,运用灵活的头脑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冷静思考,机智幽默。即使有学生的言行打乱了课堂计划,教师也应该灵活应变。教育的技巧体现在教师根据临时出现的情况巧妙地调整部分教学构思,因势利导,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水到渠成。
注释:
[1]陈旭英.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8,(4).
[2]李锐.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与思考[J].江西教育學院学报,2009,(1).
【河南省2017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专业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JSJYYB-027)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语文发展前沿专题,文件编号:校研字(2017)9号】
作者简介:耿红卫(1971—),男,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为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国语文教育史、海外华文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