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探究
2018-09-25陈建军
陈建军
摘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已经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助推器。本文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以教师通过参与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为着手,从制定周密计划、速读竞赛图纸、高效技能训练、细微体贴“心育”、因明果断决定、不断总结与反思等方面措施,阐述如何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039-03
一、背景
1.职业院校师资现状。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一类是从学校(就读的普通高校或者职業师范大学)到学校(就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即从学生到教师直接转变身份,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其操作技能能力普遍较弱,而且这类教师在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较大;另一类是在行业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技术人员,因为用人体制原因,这类教师的比例非常少,他们来校前已经具有较多的企业工作经验,但直接从事技能岗位的更少,而且到校后他们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理论教学工作中,很少从事实践教学,从而导致这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下降。
2.职业技能大赛需要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指导。自2008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以来,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赛事活动。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职业学校展示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职业技能大赛已趋于常态化、制度化,已经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各类职业院校普遍开展和参与不同级别的赛事选拔活动。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越来越受到技工院校的重视,“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职业教育新局面已经形成。同时,各职业院校将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情况与教师业绩考核以及职称晋升挂钩,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指导的热情和责任感。通过不同级别的大赛,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明显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明显提升。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正在促进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一场新工业革命的到来。这场革命推动技工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确保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技工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普遍偏低,因此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竞赛对提高技工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尽快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措施
以数控技能竞赛为例,从2004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七届全国数控大赛,技工院校参赛的队伍及获奖的数量和质量都呈上升趋势。学生的工艺安排和操作技能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反映出参与竞赛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在不断提高。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作为省级品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教师教学指导能力。
1.制定周密计划,提升指导教师对项目的整体掌控能力。一位优秀的指导教师应在赛前训练指导期间必需保障集训队员、指导教师团队、训练耗材、场室与设备等顺畅地运行。职业技能竞赛是一个系统的设计过程,指导教师必须制定详细并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训练步骤及措施、集训队员挑选、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和训练设备保证等方面制订周密的部署。同时还需针对个别参赛队员出现心理情绪的调整,比赛期间的整个参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等各方面都需要指导教师全身心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就是比参赛学校的后勤保障能力,比指导教师对竞赛规程的理解能力和猜题能力,比参赛队员的现场发挥和执行贯彻能力。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的组织管理、人际沟通、教学策略等全局掌控能力。
2.细微发现与公平公正,提升指导教师发现能力与执行力。一般情况下,参加培训的学生会多于参赛学生,以便于指导教师从中挑选最优秀的学生参赛。对集训的学生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一视同仁,公开公平公正,一切以集训期间各种表现和测评成绩作为选拔的依据,定时、定项目打分并公布。成绩的公开则使集训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学生更专注于练习。参赛学生的选拔可分摸底、淘汰、选拔、强化、冲刺等五个阶段。(1)摸底阶段。该阶段一般由指导教师在平时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发现并记录学生的相关状态资料。然后再进行为期3个星期摸底训练与测试,主要让指导教师更加全面掌握选手的实际情况。主要培训内容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通过培训和不定期测试,快速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建立每名集训学生的培训档案,并记录摸底阶段的各个学生的状态数据,充分熟悉各学生之间的差异程度,对竞赛的心理状态,逐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逐步提升拼搏、竞争意识。(2)淘汰阶段。该阶段就是由指导教师想方设法“考倒”学生,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初选。制定残酷的淘汰规则和合理、高效的考试计划,在学生生理、心理所能承受的前提下,设置“苦、脏、累、难”的竞争平台,有计划加大训练频度和难度,提高学生体能、技能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天安排培训与测试,每周累计选手名次,一周结束成绩末位的学生离开集训队伍。淘汰阶段安排1个月左右。(3)选拔阶段。该阶段只要对学生进行终选。时间安排2—3周,本阶段竞争非常激烈,即使最优秀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取得参赛名额,如果该阶段时间过长会使学生的心态发生变化。选拔测试一般可进行3—5次,选拔测试安排无论在考试内容、项目权重、考试时间、试题评分等方面都力求接近大赛实际氛围。全面考查学生的现场发挥能力、执行贯彻能力、抗压能力、心理素质和稳定性表现,以实现“优中选优”的目标。(4)强化阶段。时间上一般将参赛学生确定之后的半个月作为强化阶段,指导教师必需清楚每一位参赛学生的强、弱项以及心理状态,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弱项采取不同策略,同时进行单项的强化训练,做到因人而异,对于有“冲金”希望的学生强化新技术、新思维方面以及临场发挥等方面的拔高培训;对于“挣牌”学生强化训练他们的强、弱项等方面的均衡培训。同时邀请相关企业技术能手和专业的技术专家对参赛学生的薄弱环节授课答疑,解决集训过程中遗留的问题。(5)冲刺阶段。冲刺阶段一般10天左右。此阶段,指导教师主要根据竞赛方案,裁判会精神,主委会公布材料备料清单和工、量、刃具清单及以往经验,进行模拟试题训练。由于集训时间较长,注意观察学生的微小变化。尤其在临近赛前,学生的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很大,体能消耗极大,有的学生还出现情绪波动。此时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保持参赛学生良好的竞技状态。
3.速读竞赛图纸,提升指导教师理论教学水平。随着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和竞赛内容向世界技能大赛要求靠拢,近年在数控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竞赛图纸复杂难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读图、识图水平欠缺,不能马上读懂图纸,更不用谈如何安排加工工艺。(2)在国赛中,很多学生绘制的机械图样不符合国家机械制图标准,也不理解标准的真正含义和标准化的重要性。
现阶段技工院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制图的不懂加工工艺;教工艺的不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看图又慢,而且多数又没有操作加工经验。为保证选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读懂图纸并安排合理加工工艺,就需要指导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快速读懂图纸并设计最优的加工工艺,然后通过逐一分解零件的結构组成,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思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快速领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传递过程对指导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局限性较大:一是参赛学生主要是高二学生(高三忙于顶岗就业或者高职考),学生部分专业知识未来得及应用和提升;二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深度不够,难以适应技能竞赛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在职业技能竞赛初期训练阶段,指导教师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训练的进度和实际效果。
指导教师还需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的情况,编制相应训练的图纸,这里又提升指导教师的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及计算机绘图的水平。
4.高效技能训练,增强指导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很多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就进入到教师这个岗位,缺少实践锻炼,对于技工学校的教师而言,教给学生的是一些可操作性强,动手较多的实践性课程,技工教育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在数控技能竞赛培训过程中,更注重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1)需要把标准的操作姿势和技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并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技能。(2)需要教会学生根据图样要求设计出最优的加工工艺,并在规定的时间把零件加工出来。(3)现在数控技能竞赛的编程都是采用软件自动编程,需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软件应用,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指导教师必需熟悉软件的每一个功能模块,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加工要求如何选择合理的加工策略。(4)需要学生掌握各种先进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保证加工零件的满足图纸要求。
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是兼备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专业实践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执行力的双师型教师。整个培训讲解和训练体系必须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并耐心地辅导,对学生的指导过程要从初步了解,到重复理解、开始运用,再到融会贯通,最后再次强化,这样学生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和突破。指导教师对每一次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是一次学习和提高过程。
5.细微体贴“心育”,促进指导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在训练过程及阶段性选拔中,学生的想法在不断改变,其心理状况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稳定性表现,将直接影响集训或竞赛成绩的好坏。尤其临近比赛前期,学生的操作技能已经成熟,怎样在训练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关键,教师给予学生的心理辅导应重于理论和技能指导,应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6.因明果断决定,增进指导教师对突发事故预判和应急处理能力。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甚至世界技能大赛,绝大多数参赛师生都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比赛。在旅途、比赛现场中都可能会发生预想不到的事情,指导教师必须有事故预判和应急处理能力。
7.市场调研与采购,促进指导教师申报实训基地建设能力。现职业技能竞赛非常贴近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要,很多赛题的要素直接来源企业真实的产品,要求参赛者必须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完成比赛任务。例如,数控技能大赛就是使用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使用数控设备、夹具、工具、量具、材料、刀具等等。就需要指导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共同参与申报和采购。既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等,又可以节约大量的培训经费,为将来申报相关专业实训室建设打好良好的基础。
8.不断总结与反思,提升指导教师的自我认识与总结教学经验能力。每次参与学生技能竞赛指导,指导教师从制定集训方案、采购训练装备、选拔集训队员到带队参赛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放弃大量的休息时间,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比赛有成功必定也有失败,尤其当比赛失败时,指导教师要善于总结原因,并为下次参赛做好准备。只有一次次地分析失败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才能在下次的比赛中增加成功机会。同时,树立信心,并把信心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参赛最大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增进校际间的交流,获奖只是一种对自己的付出的鼓励和肯定。
三、我院实践效果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具体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我院倾心营造了人人学技能的良好氛围,每年举办职业能力与素养展示月活动,更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极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技能竞赛成绩显著已形成学校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我院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教师本人和指导学生参赛,大幅度提升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其中我院师生组合参加2016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多轴加工项目(五轴加工中心)荣获第一名。现在教师队伍中有全国职业教育领域最高奖——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省技术能手4人、省首席技师1人、区首席技师3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专业课教师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一等奖3人。
四、结束语
随着技工教育的蓬勃发展,对于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教师通过参与到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和自身的职业技能竞技中,一是不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技能,通过钻研教育和教学的各种技能,进而来提高自己的优势;二是加强了专业素质的培养,立足于某一个专业,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既提高了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又提升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我国“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政水,邹序安,田银萍,等.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影响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张学佳.职业技能竞赛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庆社会科学,2017,(2).
[3]覃常员,张耀星.职业技能大赛能有效促进高职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J].中国市场,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