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辅导员工作探析

2018-09-10柯凯红

高教学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柯凯红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切入点,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对“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精准定位。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从辅导员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角色定位入手,探析辅导员在“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服务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9-0036-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rts from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trengthen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teaching.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training, and make mor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at. Instruct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is study starts from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instructors in "double-cre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n to explore the service path of instructors in "double-creative"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cultivation; instructors' work

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三年内实现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各高等职业院校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朝一流院校建设的方向迈进。特别是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 “双创”教育。高校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辅导员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数量的供求矛盾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务必以“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高职院校应精准定位“双创型”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结合社会岗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以产学研和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实操能力整体较强,勤于动手,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中,高职学生非常愿意思考如何实现技术技能的创新,如何结合专业实现创业孵化。

(一)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高等职业院校逐渐意识到须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切入点,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但是行动力不足,对双创型人才培养定位不够精准,未能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系统化课程培养。大部分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仅停留在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层面,未做到系统设计双创教育课程,单纯委托学校就业处开设创新创业课,经常出现师资不足、缺乏专业素养等情况。高职院校应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把双创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实行教务处、就业处、学生处、产学研办公室等多方联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机整合教学、培训、第二课堂、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多维度多途径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实施“融入式”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要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出发,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在专业教育中实施“融入式”教育,也就是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进专业教育中。例如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热带作物与技术、食品加工专业,很多学生通过扎实的专业学习,掌握了专业技能,同时了解到市场中产品的样式以及客户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探索产品创新,毕业后依托所学,尝试创业。从中可见,双创教育不是单独的开一门课程《创业基础》课,课程的设计不仅强调创新创业理念以及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而且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传递创新创业理念,探讨技术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专业实现创业。

(三)搭建平台,构建双创新格局

单纯依托课堂的双创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学校需要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提供一切可提供的条件,如有的高校提出“一系一公司”,鼓励教师带领学生组队成立公司,为学生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落地提供充分的指导。创业学生可以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通过创业工作室的方式组队,学校成立创业指导委员会对工作室进行孵化服务。例如,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把电子商务企业引进来,企业对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或者专业就业指导,甚至对学生较成熟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获得共赢局面。

(四)打造双创教育组织保障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要在双创教育中取得突破,首先要重视双创教育组织保障体系的打造,成立创业学院,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创新创业政策,统筹教学部门的创业资源,调动全校上下一盘棋,相关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相协调,积极参与双创教育,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依据本校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创业成功个案,编写创业方面的校本课程,以双创教育为契机,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学校有设计、部门能协调,老师自觉参与,学生积极参加的局面。此外,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有专项资金来打造创新创业体系,积极扶持专业技能创新平台建设、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等,加大创业奖励力度,形成双创教育激励机制,保障双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辅导员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双创型”人才的重任,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辅导员要将“辅”的角色定位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突出“导”的地位,推动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一)辅导员是学生树立创新创业观念的引导者

辅导员承担高校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树立创新创业观念的引导者。辅导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以创新创业为切入点,通过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与学生谈话或者班级教育中,传递创新创业观念,指引学生了解国家关于双创人才培养的政策,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积极带动学生思考如何创新出彩,结合自身专业如何实现创业梦。

(二)辅导员是培育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创造者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工作职能的描述,其中提到辅导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的指导,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另一张名片。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创新创业文化是“双创型”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需要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发展需求,依据校园文化传承、学生专业特点、个性特征等方面精心设计、组织活动,结合专业学习特点大力建设校园精品项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辅导员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督导者

辅导员最熟悉学生,自学生进入大学直至毕业,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能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比较熟悉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甚至对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辅导员也比较清楚。学生的创新水平如何,学生是否适合创业,辅导员有一定的判断力。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辅导员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可以给出恰当的建议,例如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统筹创业校友资源,帮助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过程中辅导员充当督导者的角色,见证督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四)辅导员是创新创业体系的支撑者

辅导员的职能优势得天独厚,与学生接触最广,跑行政部门最勤,向领导汇报工作最常,既可以对第一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反馈,又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来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对“双创型”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并协助解决,能有序整合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各种资源。高职院校确立好“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地位,调动起行教务处、就业处、学生处、产学研办公室多个部门联动,此时,辅导员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辅导员能在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也能密切配合创业学院形成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并对教学成果提供重要反馈,能有针对性地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有关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双创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服务“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一)引领创新创业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辅导员服务双创人才培养,首先得实现引领创新创业思想。辅导员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做好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要熟悉创新创业政策,与时俱进,同时要汲取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营养,提升服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水平,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领会自身在双创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主动熟悉国内外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积极引领创新创业思想。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紧密接触辅导员,辅导员在班级教育中设计创新创业主题活动,通过交流、互动,指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创新创业思想,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二)加强创新创业主题培训

按照高职院校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办公室的办法,各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以及学生组建创业工作室等创新性做法,辅导员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力军。辅导员本身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为更好服务“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机会给辅导员参加创新思维、创业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组织辅导员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主题教研活动。此外,鼓励辅导员多听学生关于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认真思考双创教育教学改革。辅导员应自觉朝着专业化的“双创型”师资方向打造自身素养,掌握创新创业教育新方法,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三)建立辅导员创业工作室

在掌握校友资源方面,辅导员与专任教师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行政人员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来讲,每一届的毕业生都有成功创业的。因为在校生与毕业生的专业学习背景一致,校友成功创业的个案对于在校生来说,有较强的借鉴性。辅导员通过建立辅导员创业工作室,建立校友联络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走访创业学生,了解毕业生在创业路上如何克服困难,开拓创新,获得成功,及时梳理、研讨创业成功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哪些品格和精神。同时,通过联络校友,把校友“请回来”,组织校友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发挥朋辈的影响力,让在校学生与校友紧密接触,学生感到亲切,而且对创业不会感到遥不可及,增强他们创新创业自信心。辅导员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也进一步丰富创新创业的理论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生动讲解创新精神与品格,了解清楚大学生创业准备,提炼出成功经验与做法,更好的传递给学生。

(四)积极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不能单纯依靠理论知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逐渐形成进而丰富起来的。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过程需要辅导员的精心指导、悉心栽培。学生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辅导员的个性化指导。创业中,创业者的品格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在大一学生开展创业心理教育,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耐挫能力。大学二年级,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带领创业意向特别强烈的学生进入辅导员创业工作室开展创业体验活动,例如带领这部分学生走访企业,拜访校友,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与创业者深入接触,总结心得体会,思考创业项目意向。到了大学三年级,重点指导学生自己组队参与企业实习、组建创业工作室等。另外,开展三个年级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例如举办科技文化节活动,指导学生建立创业社团等。辅导员通过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丰富第二课堂,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品格。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2015.

[2]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

[3]代兴梅,柴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5).

[4]张婧梅,王晗,李相豸.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J].河南教育(高教),2013(9).

[5]戴涵莘.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8).

[6]刘允.“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研究——以黄淮學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为例[J].高教学刊,2017(06):151-152.

[7]何国锋,樊晓虹.“双创”背景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22):144-145.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微信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