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冲突的表征及调适策略

2018-09-10张鸿翼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互联网教学

张鸿翼

摘 要: “互联网+教学”适时出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校的管理方式。高校师生冲突并没有随着“互联网+教学”的适时出现而逐步消解,相反却有着不同的表征形式,主要表现为认知冲突、情感冲突和交往冲突。造成这些冲突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权威的消解与教学权力的转移,教学方式的改变与教学场域的拓展,角色定位的转变与师生关系的重构,工具技术的凸显与师生情感的淡化,服务观念的强化与教学地位的弱化等。可以采用教学交往调适,师生角色调适,教学方式调适,学习方式调适,组织指导调適和道德交往调适等策略,在此基础上重构“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关系,既有利于促进高校师生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又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高等学校;师生冲突;调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3-0040-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3.008

“互联网+”是指在社会诸领域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成果,以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成果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要素的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技术不仅促进了生产组织和生产理念的大变革,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大转型,导引了发展观念的极速更新,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校的管理方式。同时,“互联网+”适时出现也深刻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在“互联网+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但是,随着虚拟与现实之间各种信息流的涌动,原本良好的师生关系难免会被异化,甚至产生冲突。因此,有必要厘清“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冲突的表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高校师生冲突的调适策略,在此基础上重构高校师生关系,有利于推进高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冲突的表征

高校师生冲突往往隐含在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社会实践等诸多场域。在现实生活中引起关注的往往是校园的突出矛盾和激烈事件。然而,突出矛盾和激烈事件只是师生冲突的极端表现形式,是师生关系激化的表现。在“互联网+教学”时代,师生关系激化前的隐性冲突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师生关系的隐性冲突表现为师生关系的冷漠、师生关系的异化和师生关系的名存实亡。这种隐性冲突伴随着师生间的消极情感渐盛渐显。根据“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冲突的诸多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认知冲突、情感冲突和交往冲突。

第一,认知冲突。从对网络的认知来看,高校师生冲突主要产生于对互联网的不同认识。“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之间在互联网对人的发展价值、教学诉求与学习诉求等关系的认知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在通过互联网获得物质便利、进行情操陶冶以及网络价值的认知上存在不同看法。[1]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生活阅历增加,以及急于走向社会,使得大学生想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关于社会的有用信息。大学生想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有用信息的需求不仅反映在网络接触的时间上而且反映在网络价值的认知上。在日常作息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交往和学习的首选。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接入网络,进行课程学习、资料查阅以及项目实践。网上便利的交流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大学生的个性学习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以致网络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加强。同时,网络平台拓宽了大学生群体认知和交流的途径,其人际交往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的不在少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实际交往。作为高校教师,其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值较高,在学习高期望值和对网络虚拟认知并存的条件下,高校教师往往担心学生沉溺网络、沉迷游戏等影响学习,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实际上,过度沉迷网络也会产生回避现实,出现与现实社会阻隔的情况,最终导致人格的分离、思想的沉沦、虚脱于现实世界。

第二,情感冲突。从情感呈现程度来看,高校师生冲突主要表现为情感显性冲突和情感隐性冲突。高校师生之间的情感隐性冲突是指冲突的性状不表现于外的冲突,主要有师生情绪冲突和师生精神冲突。[2]师生情绪冲突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思想观点的不同和情绪情感的差异。在学生方面主要呈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纪律松懈等。在教师方面主要呈现为,教学思路受阻,上课热情不高等。精神冲突方面,主要表现为现代大学生崇尚民主平等与自由,要求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并且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同学的尊重。其次是情感显性冲突。随着“互联网+教学”的到来,许多高校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海量信息的微观评价,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及薪酬发放直接挂钩,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与奖助学金评定、学位获得直接挂钩。教学评价中涉及师生互评,因此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评价误解。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差评产生的误解冲突。一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打分较低,致使部分教师教学动力缺乏,上课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不根据学科实际和学生实际,加大考试试卷的难度系数,导致学生考试成绩低,考试及格率低等,从而影响学生的评优评先。二是考试成绩低的学生会利用给教师评价的机会对教师进行差评,致使一定程度上产生误解。

第三,交往冲突。从交往主体来看,高校师生冲突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主体几方面。一是学校主体方面。由于受财力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对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支持乏力,教学管理不力,教学督导缺力等,最终出现教学交往问题较多,交往预警机制缺位,交往处理预案缺乏等。二是教师主体方面。由于受管理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致使教职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工作质量不高。部分教师热衷于社会交往对本职工作重视不够。个别教师工作方式简单,对待学生冷漠。三是学生主体方面。由于受教学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服务不满、教学质量存疑;由于受人际关系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致使同学之间关系紧张。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家庭因素的影响,自我封闭自卑感强。个别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鲜与他人交流,无视其他教师和同学的存在。[3]这些都是交往冲突的主体表征,需要关注和及时化解。

二、“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

“互联网+教学”时代,造成高校师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权威的消解与教学权力的转移,教学方式的改变与教学场域的拓展,角色定位的转变与师生关系的重构,工具技术的凸显与师生情感的淡化,服务观念的强化与教学地位的弱化等。

(一)教师权威的消解与教学权力的转移

在“互联网+教学”时代,教师的绝对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这种对教师权威的挑战造成了传统师生关系体系的失衡。知识的学习序列被打破,教师的闻道在先被颠覆,信息的绝对权威受质疑,教师的权威逐步消解。“互联网+教学”时代的“海量”和“迅捷”特征使人们重构了学习观、教师观和权威观。学生不再信迷教师,学习不再分彼此先后,权威资源不再倍受推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盛装器。教师应成为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协作者,学生应是知识学习的主动构建者。教学权力的转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已有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和创造学习;教师的教学由以“授”为主转为变“教”为“导”,以“教”导“学”。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学生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有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方法的教与导。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多体现在对学生的“导”上,即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与教学场域的拓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使学生用记诵的办法识记既定的知识,传承既定的经验,以教科书知识为知识的主要载体,以教室场所为主要场域,师生关系呈现主体与客体对立情况。“互联网+教学”时代,爆炸性的知识群已无法识记穷尽,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转向,已不再是识记多少而是学会如何获取、整理、分析、加工和运用知识信息。“互联网+教学”使师生双方不再受文本局限,拓展了教学活动的时空场域,高等学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便捷功能,在多媒体教学和大数据阅览中,充分利用了电子教案、立体影视、自媒体、微信传输等建立各种特色数据链,拓展了大学生广泛获取知识的途径,使传统教学中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向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教学”使师生都可以最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改变着教学方式,拓展着教学场域。

(三)角色定位的转变与师生关系的重构

“互联网+教学”时代,师生的角色定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是学生在学习创造过程的协调角色与组织角色,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的合作角色。[4]协调角色就是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提前协调和做好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和帮助,是学习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组织角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整合多方教学资源,组织学生通过媒体设备,利用文本资源和网络资源,组织共同参与学习和讨论,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动态互动的精神交往状态,各种创造性思维相互碰撞,团体学习氛围逐步形成的环境当中。“互联网+教学”促使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四)工具技术的凸显与师生情感的淡化

德勒兹关于教育的观点认为,“如果教育即是让人成为人的过程,那么这个成为人的生成变化过程,必然关涉到对我们生命的认识,这种对生命的认识,追求的不再是一种理想型的知识、对唯一真理的再现,而是一种思想与生命的連接”,这种思想与生命的连接犹如雅斯贝尔斯所指的“真正的教育是用灵魂去唤醒灵魂”,用生命去浇灌生命。因此,实现教育的技术路径是师生之间思想与生命的连接,是师生之间的精神交往。师生之间思想与生命的连接与精神交往强调师生情感对于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传统的师生情感往往集中产生于师生间精神对话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在教学场域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产生学术情感。“互联网+进行”让个体都变成了知识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互联网作为现代必备技术手段和交流平台,一定程度上使原有的情感纽带转移到虚拟空间,使自然交往发生了转向。“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认知、情感和交往逐渐被虚拟化,这种虚拟的时空观冲淡了高校师生间的真实情感和实质交往。

(五)服务观念的强化与教学地位的弱化

“互联网+”时代,人们与电脑、手机、互联网和物联网等密不可分,高校学生从小就接触数字化语言,熟练地掌握着各种信息获取的手段,高校教师是在实际生活中才较多地接触并使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因此,高校师生间对待互联网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信息技术接触的早晚上,还体现在互联网观念认识上。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以至于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更为全面,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以往的学习方式难免产生质疑。精品课程的开放、翻转课堂的流行、慕课的出现等弱化了教师的现场教学地位。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冲击了传统的师生观念,其中尤以消费主义观念对师生关系的异化更为显著。[5]消费主义观念认为“教学是一种消费服务活动”。在这种消费服务观念指导下,对教学地位的认识日趋弱化。

三、“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策略

根据“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冲突的表征,结合高校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可以采用教学交往调适,师生角色调适,教学方式调适,学习方式调适,组织指导调适和道德交往调适等策略,在此基础上重构“互联网+教学”时代高校师生关系。

(一)教学交往调适

缓解师生冲突的教学交往调适是走向教学交往理性。交往理性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以语言行为为基础,以交往主体间的相互协调和理解为准则,通过理性互动交往达到交往共同体之间融通认可的交往目的。[6]在教学交往实践中,教学交往工具理性盛行已久。教学交往工具理性认为,教学交往问题本身的合理性不是合理性,教学交往问题解决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才是合理性。因之,教学交往工具理性把一切教学交往事件在内容上是否正确的判断变成了对解决方式和方法是否正确的判断上。[7]在教学交往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教学交往过程虽然强调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和交流,但由于受学生客体观的影响,仍把教学交往看成是控制和形塑学生的手段。由此使师生精神交往被异化为教学目标达成的手段方法和策略,造成了教学交往形式化,导致了教学交往的低效与失效,也导致了对作为新型交往工具的互联网技术性的过度关注而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生逻辑,进而导致了教学交往的价值理性失真。因此有必要扭转教学交往工具理性的偏离路线导向教学交往理性,把教学交往理解为教学主体之间平等自主的理解与融通、达成共识共进的教学交往活动与教学交往行为。从教学交往实践的角度而言,交往即教学实践活动本身。教学交往是生生、师生间的互动、对话与理解的过程,它具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绝不是灌输、控制和占有知识的过程,而是探求、理解与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具有其交往理性。在“互联网+教学”时代,交往理性显得尤为必要,原因在于交往理性实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整。一方面,工具理性推崇技术至上。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革新了教学交往的手段,开拓了教学交往的新途径,实现了平等开放多维的教学交往,这是互联网+教学交往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价值理性提倡主体中心。关注人的主体意义,凸显人的价值诉求,强调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人的德性完美。从而有效避免网络交往导致的人的技术奴役,极力避免人与现实世界的隔绝而走向异化。[8]统整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交往理性,可以正确有效地引领互联网+教学交往。交往理性既把教学交往视为教学主体有效沟通的方式和手段,又重视互联网与人的内在统一。

(二)师生角色调适

“互联网+教学”时代对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提出了挑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主要由知识的授受者变为了信息的引路人和方法的指导者,在学业上由“主导”转为“辅导”,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合作伙伴。在“互联网+学习型社会”,教师更要教会学生获取有用信息和会学学习,使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技能,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同时变教学中的主体角色为咨询指导角色。在“互联网+教学”中,学生已不囿于自己的学识和经验的局限,主动接受的信息较多,独立思考的问题较多,但是对信息的来源鉴别较弱。教师可凭藉自己学术积淀的优势和经验丰富的优势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适自身的角色,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搭建咨询平台适时提供咨询服务。

(三)教学方式调适

在“互联网+教学”时代,学习不再囿于记住多少知识,更应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捕捉、获取有用信息,整理分析加工和充分利用有用信息。在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过程中,学生的甄别能力受到极大的考验。鉴于此,教师的引领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在“互联网+教学”时代,如何对学生进行全面健康的教育,除了注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感人的情感教学方式以外,还要注意调适以下教学方式。一是要依托班级教学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学术活动,尽可能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联系,培养“互联网+教学”时代的协作学习精神;二是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设高雅新颖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网络环境,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和引导校园舆论。

(四)学习方式调适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融入,学生在整理、加工信息和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寻找具有独立人格的自己。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探寻信息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引。“互联网+教学”中的学习方式意味着学习的跨界参与与连接一切。“互联网+教学”中的学习是学习的创新式驱动和学习的个性化定制,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创新性、规模性和跨界性,涵盖学习者对教学界限的突破和链接式海量资源的获取,也涵盖创新式学习诉求和推送式知识配置。[9]“互联网+教学”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混合学习、泛在学习和在线课程学习等学习范式悄然进入课堂。我们需要研究新的学习理路,调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混合泛在学习方式。打破传统学习中的知识接受式学习和知识吸收式学习,课外通过海量作业形式内化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惯例。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借助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途径对学习方式进行调适,把学习的吸收和内化两个阶段进行翻转[10],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五)组织指导调适

在“互联网+教学”时代,充分利用网络的学习资源和网络的交互功能,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者而是知识学习的引路人。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探讨研究的合作者,在合作研究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基于“互联网+教学”时代学习的规模性、跨界性、定制性和创新性等特點,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指导。因此,随着互联网+的深度融入教学,有必要进行教学组织指导的调适。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科基本原理为基础,重点指导学习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涵养多维学术视野和逻辑思维。”[11]另一方面,教师的组织指导角色应当超越单纯的课堂组织角色,带领学生选择最好的学习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甄别和选择各种有用信息,深度理解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同时质疑虚拟学习空间的虚假信息,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有效应对信息的信度带来的学习效度困扰问题。

(六)道德交往调适

缓解师生冲突的道德交往调适是走向道德交往理性。在“互联网+教学”时代,人们的思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进而悬浮于充满数字符号的虚拟空间。以扣扣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微传播方式已成为大学生与外界互动交流的主要工具和途径。[11]因此,进行道德交往调适就显得必要和重要。道德交往调适指的是在道德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自身的交往需要,共同遵循有效性的道德规范,借助交往媒介,通过主体间的精神层面上的交往,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和认知同步,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理性。强化高校师生的道德交往调适,有必要进行道德交往论证,创建良好的道德交往环境,开展有效的道德交往活动,实现道德交往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通过良好的道德交往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在道德交往调适中,具体调适措施有:一是学校要为交往主体间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促进师生主体间民主平等为基础的道德交往。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师范教育。师生关系中居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教师。提升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道德实践水平显得十分必要,使道德交往实现从知识到生活的转向,最终达到师生和谐的道德交往。三是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是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恩感恩[12]。感恩是道德交往调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有感恩意愿和行动关系到大学生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人生态度。鉴于当前社会出现感恩缺失现象,加强感恩教育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 阮碧辉.师生网络价值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1(11).

[2] 李英荣,李随成.高校师生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 辛鹏.论高校师生关系冲突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7).

[4] 胡春梅.网络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的重建[J].教学与管理,2005(36).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天津:南开大学,2010.

[6] 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学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8.

[7] 陈辉.实践·交往·人的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11).

[8] 田秋华.基于网络的教学交往有效策略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9] 张韵.“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1).

[10] 唐晓勇.“互联网+”时代重新思考学习方式[J].人民教育,2016(2).

[11] 宝艳光.“互联网+”对教学组织方式变革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12] 张海斌.如何填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漏洞”[J].人民论坛,2017(5).

(责任编辑 蒲应秋)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互联网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