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加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差异及启示

2018-09-10韩娟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启示

韩娟

摘 要: 文章以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和中国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为出发点,比较全面的介绍两国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征、教学模式、学生来源及师资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下,结合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提出一些对国际合作办学以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长久发展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3-0068-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3.014

基于“一帶一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向国际及区域合作的方向推进。当前中国高等职业学校通过与国外知名学府的深入交流与开放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一、 中加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往往套用基础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1]。

而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教特色突出[2]。学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对多变的教学计划。学校开设的专业由社会调查结果和校企合作项目来决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具有较强的职业特性[3]。

(一)教学模式

以中加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比较分析两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与课程大纲、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价、成绩考核和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到一些对国际合作办学及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有益启示。

(二)培养方案

中加高等职业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学制等方面表现基本相同,但是在课程设置、实验与实践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4]。如表1所示。

(三)教学大纲与课程大纲

中加高等职业院校制定的大纲在形式和内容构成上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中国的教学大纲(也称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实施和评价课程的依据,体现课程期望学生所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规定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时、学习资源、教师要求、学习场地及设施要求、课程设计、目标考核等。

加拿大的课程大纲是介绍课程信息的一份官方文件;根据学院的方针政策指导制定、审批和执行;并不介绍教师如何安排课程和传授内容;是学校和学生之间关于学习的一份协议。其包括:课程代码、名称和描述、前置课程和后续课程、学分、学习资源和建议、理论学时和试验学时、主要章节和学习目标、推荐考核方式及补充说明。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① 服务对象。中国教学大纲从教师角度出发,用以指导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进度,是教师的重要教学资源,但不发放给学生。而加拿大课程大纲从学生角度出发,用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和和任务,进行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由任课教师在第一节课发放给学生。②教学内容设计。中国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授课方式及顺序具体化,但实际教学中往往执行与计划偏差较大;而加拿大课程大纲相对简单灵活,可执行度高。

(四)教学资源

中国任课教师会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授课计划,在授课内容和 PPT 做充分的准备,完成课程教案,并将授课计划和教案按照要求提交到学院,很少教师会提供给学生。

加拿大任课教师准备了非常充分的教学资料。他们会把纸质课程大纲和课程讲义发给学生,用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和任务;还会将课程的授课内容及PPT、案例资料、作业安排等上传至学院的网站,学生可进入学校内部教学网络资源相应的网页去查看[5],由此可以看出加拿大高校师生对教学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很高的。

(五)教学组织和实施

中国教师根据课程的设置,选取教科书,上课主要以教材为依据,以讲授为主,强调课程内容的理论学习,侧重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掌握,师生较少互动,学生参与度低。近年来虽然大力提倡雨课堂、翻转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但结果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在加拿大,教师选择教材不局限,可以是多本教材、课程大纲,也可以是该领域的某一本专著,教师上课讲解的内容并不是完全依据教材;课堂上教师以引导为主,每讲完一个知识点,紧随着练习题,还要求学生课后查询并阅读延伸资料,他们着重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师生互动更多,学生参与度更高,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六)教学评价

中国的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价活动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发起,每学期一次,在期中或期末进行,目的是监督控制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的学校为了及时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采取网上评教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作评价,学校将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反馈给教师,促使他们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教学评估只局限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水平的预期目标。

就教学质量评估而言,加拿大院校在教师与中国有一些相似。学生可以对课程设置、授课教师以及教学工作中有待改进的地方等各个环节做出评价和提出建议。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感受出发无所顾虑地表达意见,体现了加拿大学生重视教学质量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七)成绩考核

中国高校,大部分理论课程的考核采用结构评分方式,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考查的是学生日常表现及过程学习的变化)和期末考试成绩(以笔试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情况)两部分构成,两者比例可以根据课程性质设定,一般情况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考核方式易操作,体现了公平性、公正性。但由于我国大多数是大班教学,人数较多,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学生平时作业较少,而期末考试难以全面的考核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导致国内大学生普遍觉得学到的东西不多。

加拿大高校更多地鼓励创造性的开卷考试并重视对学生的阶段考核,学生成绩通常由考勤及实验、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成绩评估更加详细、客观、多样化,由于重平时轻期末,且平时作业和阶段性测试较多,因此不会仅凭最后的突击取得好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成绩评价普遍不高,极少人为优秀,大部分为中等,不及格人数也较少。如果不及格就必须重修,需要按学分再交学费,同时还规定,不能选修以此门不及格课程为前置课程的其他课程。

(八)教学实践环节

中国高校更多的注重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理论课和实践课联系不紧密,经常出现理论授课教师与试验授课教师不同的情况。

加拿大学校更注重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配置学时基本相同,两者联系紧密,授课教师为同一人。加拿大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管理是很规范的。

二、 学生来源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其次是由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组成的“中职生”,且学生需经过国家或各省举办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入学。而加拿大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以高中毕业生为主,他们可通过母校的推荐进入高等职业学校接受学历教育,另外,各年龄段的社会人士均可根据自身需求报名接受全日制或半读制教育。

(一)师资状况

目前,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对于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教师缺乏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讲课拘泥于教材或过去的案例材料,往往使授课内容与现实脱节。而加拿大高等职业院校大多要求教师要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且企业工作经历必须满5年,这些具备行业一线经验且训练有素的“双师型”教师一般都能开设3~4门自带实验和实习的专业课程,许多课程的大部分教学活动在校内试验室或企业现场进行。

(二)中加合作项目启示—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促进中加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发展,针对目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有益的启示。

1.学校办学方面的启示

中外合作办学应进一步明确合作办学的定位,结合加拿大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的人才需要及培养来设置专业和课程,进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提高国内高校自身办学水平以满足区域及部门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2教师教学方面的启示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高水平的专业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办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培养教师的专业意识的和专业素质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职业地位的提升。加拿大高等职业院校在关注教育对象的知识、完成从学术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的转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合理使用课程大纲等方面给予了我们经验和启示。

3学生学习方面的启示

学校给学生提供了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就所学知识展开自由的研究和讨论,学生也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和创新。由此,可以给中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提供几点建议: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学会利用笔记和教学大纲进行学习、更多参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了解职业信息,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等。

三、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四点建议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根据社会职业岗位需求,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注重适应发展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就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多媒体、电影、模型等,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三)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制定教师的职业技能的考核制度,从而保证了年龄和职称结构教师队伍的合理性,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给教师创造条件到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学习的机会,并鼓励教师到一线企业去锻炼。

(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师掌握最新市场动态和专业技能需求,提高实践技能的指导能力;可以聘请企业一线人员作为客座教师深入课堂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从未提高了企业对学生培养的参与度;企业可建立相关的岗位需求及用人信息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的机会。

四、结 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向新时代迈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我们不断学习交流、比较借鉴国际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教育模式,更好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鹏辉, 於红梅,胡双喜.高职课程设置“度”的把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2).

[2] 沈旭.中国与加拿大职业教育比较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 刘金红,姜乐军.加拿大社区学院发展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4] 牛津超.中國加拿大高等商科教育模式差异分析[J].河南科技,2012(14).

[5] 陈涛,宁凌.中国与加拿大高校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8).

(责任编辑 赵广示)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启示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