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的主位特征及文体风格意义
2018-09-10王燕艾恬
王燕 艾恬
[摘 要] 主位-述位及主位推进是篇章组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主-述位理论也常被用于文体分析和文体识别。本文以朱自清散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散文主位的结构类型、特征及推进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主位反映出的文体特征和风格。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主位;推进模式;文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H109.4;I207.6 [文献标志码]A
主位(theme)分析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兴起之后的产物。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研究应该结合具体使用环境,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讨论意义。语篇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一系列连续使用的语段或者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各个成分之间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语篇的构建方式,衔接、连贯的途径成为近年来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句子可以从结构的角度划分为主语和谓语,也可以从意义的角度划分为主位(Theme,记作T)和述位(Rheme,记作R,主位、述位间用◇隔开)。《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将“主位”界定为“句子的第一个成分,说明谈话的题目,从而成为句子其余部分叙述内容的起点。”(1)357
例1.教育(T1)◇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R1),(T2=T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R2)。(北大中文语料库)
从话语的组织看,例1的语义结构脉络为T1+R1→T1+R2,通过主位“教育”的复现(承前省略),将“产生”和“变化”两个述位联系在一起,主位不仅起到了表意的作用,还具有连句成篇的语篇功能。
综合学界对“主位”“述位”的认识,我们认为,从形式上看,主位是前置的,位于述语之前;从意义上看,主位是话语的起点,也是有内在联系语篇的出发点,通过主位的延续、转换,构成了意义连贯的语篇。主位研究有助于弄清句子、语篇的结构方法和规律。本文以朱自清散文为研究对象,从主位的类型、主位推进的规律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篇章结构及散文风格。论文将朱自清的代表作品《春》《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绿》《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合为一个小型的语料库(5 000余字),分析其中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
一、朱自清散文主位的类型
主位有广义、狭义两种定义方法。广义的主位从分布和功能出发,将话语起点的成分看作主位,包括篇章主位、人际主位和概念主位三种类型。这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是相应的,黄国文(1988)[1]71、胡壮麟(1994)[2]136-137、张伯江、方梅(1996)[3]22-23、郑贵友(2002)[4]102、卫道真(2002)[5]60都持此看法;狭义的主位则从意义出发,将主位定义为处于话语的开头位置,语篇的谈论对象,相当于概念主位,术语有用“主题”,有用“话题”的,彭宣维[6]46(2000)、刘丹青等(1998)[7]32-34持此看法。本文取的是广义的主位,即把话语开头位置的成分都看作主位,概念主位体现核心意义,表述语篇的对象;人际主位是反映双方关系、情感、态度的成分;篇章主位是将句子构成连贯语篇的成分。
例2.梁冬:是的(T1a),所以(T1b)曲老师刚才讲的这句话(T1c),◇讲得特别重要(R1)。(北大中文语料库)
例2中的“是的”“所以”“曲老师刚才讲的这句话”都是主位,但功能不一样,“是的”对话语的基本意义并无影响,是节目主持人梁冬用来回应曲黎敏的前述话语,表达一种肯定的态度,属于人际主位;“所以”是连词,这里起到衔接的作用,传递逻辑关系,属于篇章主位;“曲老师刚才讲的这句话”是概念主位,是话语的表述对象,是交际中谈论的内容。分析汉语篇章的主位有助于了解汉语篇章语义展开模式,也有助于在不同语言之间展开对比。朱自清的散文主位的类型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概念主位在朱自清散文中占絕对多数,承前或者蒙后省略的概念主位没有单独统计,一并计入了概念主位。篇章主位和人际主位数量都不多,《春》《白水漈》中没出现人际主位。
(一)概念主位
概念主位是话语表述的起点和表述的对象,主要有名词性主位和副词性主位,包括名词、代词、定中短语、方位短语等。朱自清散文中的名词性主位数量最多,涉及人、事、地点、时间等不同类型,概念主位大致与“话题”重合。下面以《荷塘月色》的首段展开分析:
例3.这几天(T1a)心里(T1b)◇颇不宁静(R1)。今晚(T2)◇在院子里坐着乘凉(R2),忽然(T3)◇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R3)。月亮(T4)◇渐渐地升高了(R4),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T5),◇已经听不见了(R5);妻(T6)◇在屋里拍着闰儿(R6),(T7=T6)◇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R7)。我(T8)◇悄悄地披了大衫(R8),(T9=T8)◇带上门出去(R9)。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例3通过主位“这几天、心里、今晚、忽然、月亮、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妻、我”,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今晚、月亮”,文章的主人公(我,有蒙后省略),写作的缘起(这几天、忽然),符合写人记事的散文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的写作方法。
另外,表地点的方位短语做主位也是朱自清散文的常用形式,例如:
例4.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例5.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这种主位的多样性一方面反映了汉语话题优先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写景记事散文的主要对象是人、景和物,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叙事的起点是其重要的组织方式。总体看来,朱自清散文中名词性的概念主位修饰语不多,显得言辞简洁、朴实无华。
(二)篇章主位
篇章主位不充当句子成分,但对话语的组织和结构起着重要作用。英语口语中的yes,no,well,oh,书面语中的in another word,in conclusion,汉语中的“换句话说、据我了解、总之”等处于话语开头时都属于篇章主位。朱自清散文中的篇章主位出现不多,主要用于前后句之间的衔接,多为连词、副词和具有衔接、连贯功能的短语,如“虽然”“可”“所以”“又”等等。
例6.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例7.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心中◇已经没有了瀑布。
例6和例7中划线部分都是主位。例6的“其实”对上文发表评论,表达了对父亲做法的不认同,语义发生转折,在篇章上起到了衔接篇章的作用。例7的“但”为表达转折关系的连词,这里语义转折并将前后小句衔接在一起。从使用看,朱自清散文使用的篇章主位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表转折关系的篇章主位,“虽然”“但”“但是”“可是”“却”文章中都使用过;表频率的“又”;表承接关系的“就”和“于是”;表因果关系的“所以”和“故”使用频率也较高,其他的如总结性主位、消息来源等篇章主位则没有出现。
(三)人际主位
人际主位的基本功能是用来反映作者的态度和意见,是表达和塑造与受话人之间关系的词或短语,如“当然了”“说真的”“你想”等。人际主位在口语中较为常见,朱自清散文中并不多,常出现的是表称谓的“聪明的”“可爱的”,表提醒的“看”“试想”,表评价的“不错的”“好在”等。
例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例9.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例8的“不错的”和例9的“看”都属于典型的人际主位。“不错的”来源于短语,表达作者对前面话语的赞同,用在此处有轻快、活泼的口语化风格;“看”来源于虚化的感官动词,具有提示对方观察或想象的互动功能,作为人际主位引导句子,篇章主位“雨”承前省略。
二、朱自清散文的主位推进模式
主位是话语的起点,但篇章是彼此衔接和连贯的话语,因此主位如何延续、如何推进,话语如何通过主位推进凝句成篇是篇章语言学重点关注的内容。国外研究者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过小说、新闻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国内研究者中,郑贵友(2002)在英语主位推进的基础上,将汉语主位推进模式归纳为“平行模式”“链式模式”“集中模式”“交叉模式”“分散模式”“交错模式”六种类型。[4]125-127朱自清散文话语推进模式中最多的是平行式、并列式、生成式三种类型。
(一)平行模式
“平行模式”也称“主位同一式”,指各小句的主位相同,共用了第一个主位,几个述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位展开陈述,其结构主要是T1(R1,R2,R3)。朱自清散文中,平行式的主位承前省略占很大比重,我们也一起归入平行式。
例10.鸟儿(T1)◇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R1),(T2=T1)◇高兴起来了(R2),(T3=T1)◇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R3),(T4=T1)◇唱出宛转的曲子(R4),(T5=R4)◇与轻风流水应和着(R5)。
前四个小句的主位都是“鸟儿”,通过承前省略,从不同的动作、形态描写了春天小鸟的活泼、欢乐;最后一个小句的主位是“曲子”,是前一小句的述位。这个语篇的主位推进的模式为:T1◇R1→T2(=T1)◇R2→T3(=T1)◇R3→T4(=T1)◇R4→T5(=R4)◇ R5。通过主位“鸟儿”的承前省略和延续,篇章在语义上产生勾连,形成了前后连贯的结构体。这种平行式的话题展开模式结构相似,语义并列,形成了凝练整齐、朗朗上口的形式。
(二)并列模式
各句的主位、述位之间无明显联系,在意义上呈现并列式发展,结构为T1◇R1→ T2◇R2→T3◇R3。
例11.这(T1)◇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R1)。微微的云(T2)◇在我们顶上流著(R2);岩面与草丛(T3)◇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R3)。而(T4a)瀑布(T4b)◇也似乎分外地响了(R4)。
本段一共四个概念主位:“这”“微微的云”“岩面与草丛”“瀑布”。首句是对天气的总述,其后从“云”“岩面与草丛”两个方面描述了梅雨潭的环境,“微微”和“潮湿”都烘托了“薄阴”的特点,但形式没有直接的联系。T4通过篇章主位“而”和概念主位“瀑布”将话题转向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梅雨瀑。T1,T2,T3所在的句子(小句)属于环境描写,T4则切入了文章对象,几个主位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但通过主位转换推进了话题向前发展。
(三)链接模式
“链接模式”也称“直线延伸式”,是前一句的述位成为下一句的主位的推进模式,结构为T1◇R1→T2(=R1)◇R2。
例12.帘子中央(T1),◇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R1)——(T2=R1)◇就是所谓软金钩么(R2)?
例12的T1是“帘子中央”,R1是“钩儿”,R1在下一个小句中成为T2。前一个小句是概述,下一个小句转入了详述,其后的小句就围绕着“软金钩”来谈,描写非常细致。
合起来看,各种主位推进的方式虽然频率上有差异,但在文本中经常是综合运用的,例如:
例13.一切(T1)◇都像刚睡醒的样子(R1),(T2=T1)◇欣欣然张开了眼(R2)。山(T3)◇朗润起来了(R3),水(T4)◇涨起来了(R4),太阳的脸(T5)◇红起来了(R5)。
第一、第二小句属于平行式主位推进,T2和T1相同,主位承前省略,第一句描述“睡醒”,第二句描述“张开眼”,有先后顺序;T3,T4,T5小句属于并列式推进,各自从“山”“水”“太阳”描写了“春回大地”的具体表现,T3主位改变,主话题也进入了三个子话题。
从使用频率看,朱自清散文中使用数量最多的是平行模式,且因大量承前或蒙后省略,表现为零主位,如例10。此外,集中式、交叉式、交错式在朱自清散文中也有呈现,只是数量较少,此处不赘。
三、朱自清散文主位特征的文体学意义
(一)从主位延续或转换看,每个小句都不长,风格平实自然
句子长度是语言风格的构成要素,关乎文体的特征以及作家个人的风格特征。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作家平均句长有所不同。我们按照发表的时间,对朱自清散文做了排序,并统计了每一篇散文的句长(2)。
通过以上句长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的平均句长都不长,另外,句子的主要分布区间也反映了句长的这个特点。
通过平均句长观察作家、作品语言风格属于计量风格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文体平均句长不尽相同。吴玉芳(2001)指出小说语体的句子长度主要集中在1-10,10-20,20-30三个区间,10-20字的句子最多,约占三分之一;而新闻语体的句长集中在20-30,30-40,40-50的区间,约占到一半。[8]66-67从语体归属看,小说语体接近自然口语,属于口语体;而新闻语体则属于书面语体。朱自清散文的句子较短,平均句长主要集中在1-10,11-20,21-30三个区间,共占85.7%,10-20个字之间的句子最多,占431%,累加曲线的中位数在21字左右,与平均句长大致相同,有口语化的色彩。
除平均句长外,我们还从主位和述位的角度,统计了朱自清散文小句的平均长度。左思民(1992)认为,句长应该考虑单句和复句的要素,而同一个句子中多个主位的存在也是复句的常见形式。[9]16-21因此,分析以主位为标记的小句的数量,可以清晰地显示句中停顿的数量以及句子的完整程度。
朱自清散文复句的数量远远大于单句,《春》《绿》《背影》《荷塘月色》的单复句之比分别为1∶6.5,1∶2.23,1∶3.3,1∶3.27。从获得的语料看,朱自清散文主位—述位数量多,小句平均長度较短,仅为8.5字,结构较为简单,语法关系单纯,短小精悍,比较接近自然口语。另外,主位和述位不断延续或转换也使得句中停顿较多,语势舒缓,风格自然朴实。
与之相较,新闻语体、科技语体的小句句长较长,停顿少,语势紧迫,表述详尽完备,风格严谨。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4.澳门(T1)◇在旅游服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空运物流服务、离岸金融服务等许多方面都可发挥其外联内引的平台作用(R1),(T2=T1)◇在泛珠三角合作中定可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出独特的贡献(R2)。 (北大中文语料库)
例14是《人民日报》的新闻述评,共70个字,属于长句,但从主位和述位的角度看,只有两对主位—述位关系,构成两个小句。第一小句的主位T1是“澳门”,其后为述位,共46个字;第二小句T2=T1,承前省略,共24字。平均下来,每个小句长35字,明显长于朱自清散文。与之相比较,朱自清散文的小句结构简单,句子较短,风格朴实无华,平易自然。
(二)主位使用反映出明丽、清新的口语化风格
朱自清散文的主位包括代词、时间名词、地点名词、具体名词、抽象名词、谓词。以《春》为例,文中的主位主要有具体名词(东风、山、水、太阳、小草、风、桃树、杏树、梨树、鸟儿、雨)、抽象名词(脚步)、时间名词或短语(傍晚时候)、地点名词或方位短语(园子里、田野里、花里、树上、风里)。这些主位具有春天的特征,目之所及即是笔之所及,无加更多修饰,简洁明快、语言流畅,有口语化的特点,风格朴素。
而同一时期,郁达夫散文的句子(含小句)较长,主位修饰语较多,语气畅达、风格华丽繁复。唐芳(2011)分析了《故都的秋》中的主位类型,认为文中内容丰富、辞藻优美的主位修饰语使该文表意完备、意象丰富,富有韵味。[10]92-94分析郁达夫的其他散文,发现采用丰富修饰语的主位并不少见。
例15.他的善于座谈,敏于交际,长于吟诗的种种美德(T1),◇自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个社交的中心(R1)。当时的文人学者,达官丽妹,以及中学时候的倒霉同学(T2),◇不论长幼,不分贵贱,都在他的客座上可以看得到(R2)。 (郁达夫《志摩在回忆里》)
例15是郁达夫怀人追远的悼念文章,写得缠绵细致,气势畅达,呈现了作者特有的“繁丰”的语言表现风格。
另外,人际主位的使用也使朱自清散文具有对话的、口语的轻松活泼风格。人际主位中使用了表达称谓的“可爱的”“聪明的”。
例16.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例17.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
例16将梅雨潭的“绿”人格化,用“可爱的”呼唤本无生命的景物,使梅雨潭呼之欲出,与作者形成对话,亲切活泼地抒发了作者对梅雨潭的喜爱之情。例17是作者感叹时光匆匆流逝,希望有人能告知逝去的时光去向何方,为何不再复返。“聪明的”究竟代表什么一直有争议,认为代表“时间”或代表“读者”的认识都存在。其实,文章起首使用“聪明的,你告诉我”是一种典型的对话体式,通过想象设置叙述对象或倾诉对象——“聪明的”存在,直接对其呼唤和发问,缩短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呈现出明白晓畅的口语化风格。文章结尾部分“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再次设置叙述对象在场的情景,与开头部分形成呼应,以亲切活泼的虚拟问话表达了意味深长的哲理认识。
(三)主位推进呈现出细腻缜密的语言描写功力
作为语言大师,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对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并从不同的角度详加描写,准确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从主位推进的角度看,并列式和生成式结合,使得语篇向前推进,又使得表述细致入微。
例18.层层的叶子中间,(T1)◇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R1),(T2=R1)◇有袅娜地开着的(R2),(T3=R1)◇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R3);(T4=R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R4),(T5=R1)◇又如碧天里的星星(R5),(T6=R1)◇又如刚出浴的美人(R6)。
朱自清对月下荷花描写得非常细致,第一小句是这个语篇的总括句,“零星点缀”描写了“白花”的总体面貌,到第二小句,上一小句的R1“白花”成为主位,并承前省略,开始转入细节描写,一直到第六小句都如此,故“R1=T2=T3=T4=T5=T6”。用“袅娜”、“羞涩”分别展现了月下的荷花姿态清丽、柔美;用比喻和比拟反映了作者融合自我感知的真切体验。文学评论家林非认为,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非常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11]49从篇章组织上说,这种通过省略或更换主位的主位推进,使得主话题转入了细节话题,写作细腻、真切。
(四)主位推进反映出形散神聚的语篇组织特征
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所占篇幅较大。但由于散文内容丰富,涉猎面广,形式上“形散神不散”,教学中要把握到位须下功夫琢磨。分析朱自清散文主位推进的方式可以发现,其人际主位和篇章主位少,概念主位常常承前或蒙后省略,体现了重意合而不重形合的散文结构特点。《春》一共77个主位,但仅有两个人际主位(“不错的”和“看”),前者表达了作者的主观评价,后者引入作者的提示,提醒读者注意并引起共鸣;篇章主位通篇未用。通过主位的延续或转换构成前后连贯的篇章。
另外,时间主位、空间主位、零主位常见,通过叙事顺序来结构语篇。这种通过时空转换、零主位的结构方法,凸显了写景、叙事散文移步换景的写作特点。
例19.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主位“我”蒙后省略,因此例19中前五个小句都是零主位,通过动作的变化、游览地点逐渐转移,游览的整个路线、情景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零主位的使用,凸显了参观的过程,动态地呈现了游览的画面,使读者如同跟着作者走进美丽的画卷,语言简洁明了、表意清晰。
四、结语
主位及主位推進模式是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能为厘清文章布局与安排、线索与思路提供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开展篇章研究,分析、归纳和总结不同篇章类型的话语组织模式、话题延续和转换方式,有助于了解篇章语言生态,也有助于语文阅读及写作教学。我们认为,经典文本的内容安排、篇章组织方式若能更有效地转换为学生语言运用和篇章训练的范例,必将促进阅读和写作互为补充,推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注 释]
(1)R.R.K.哈特曼 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M].黄长著,林书武,卫志强,等,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2)句长,目前有统计词数和字数两种方法,本文统计的是字数,以句末句号、问号、感叹号为标记,不计标点。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郑贵友.汉语篇章语言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5]卫道真.篇章语言学[M].徐赳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刘丹青,徐烈炯.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吴玉芳.从句子长度看新闻语体和小说语体——一个从统计得来的结果[J].语文学刊,2001(5):66-67.
[9]左思民.汉语句长的制约因素[J].汉语学习,1992(3):16-21.
[10]唐芳.《故都的秋》的语篇功能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2-94.
[11]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杂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12]洪飏,王红岩.“被+xx”语言现象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09-113.
[13]王笑菊.网络热词的建构机制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00-103.
[责任编辑]甄 欣
Abstract:Theme-Rheme and thematic progression are effective mea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text. In recent years, Theme-Rheme theory has been frequently applied to stylistic analysis and stylistic recognition. This paper, taking Zhu Ziqing's pro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thematic classifications and the 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and then discusses the stylistic features reflected by the theme.
Keywords:Zhu Ziqing's prose; theme;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textu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