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浅析《辉煌壮丽的暴风雨》
2013-08-15王璨
王 璨
(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128)
一、引言
主位和述位理论最早是由马泰修斯于1939年在《功能句子观》一文中提出的。此后,许多语言学家都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受布拉格学派主述位观的影响,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派继续发展了这一理论。主位推进程序这一概念最早由捷克语言学家丹尼斯提出。他认为,在语篇的展开过程中,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主位和述位,述位和述位之间会产生某种联系,这种复杂的主位关系就被称作“主位推进程序”。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程序在语篇的组织,构建和开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语篇中,主位和述位相互作用,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内容的发展,使得语篇连贯,流畅,自然。《辉煌壮丽的暴风雨》是南希·彼得森的一篇简短精炼,耐人寻味的英语小美文。通过分析讨论这篇散文的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本文旨在揭示主位在信息连贯及构建语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把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应用于语篇分析的重要性。
二、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
(一)主位和述位
韩礼德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小句的出发点。”[1]38在韩礼德看来,至少在英语中,主位述位的区分是由句子的线性顺序决定的。主位总是出现在句首,而“剩余部分是述位,是对主位的陈述”[1]37。汤普森也在《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提出,“主位是小句的首个成分。”[2]119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主位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其本身的复杂程度,主位可分为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依据其标记性,主位可以分为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依据其功能的不同,主位又可分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主题主位。
(二)主位推进模式
每个独立的句子都有其主位结构。当一个句子独立存在时,其主述位是确定的,孤立的。但在连贯的语篇中,句子的排列要受到一定规律的制约。语篇的连贯需要各种方式共同作用,其中主位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点。捷克语言学家丹尼斯指出,在语篇的展开过程中,前后句的主位和主位,主位和述位,述位和述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他把这种复杂的关系称作“主位推进程序”。丹尼斯把主位推进程序定义为“话语主位的选择及排列,它们的相互联系及构建,以及它们与更高一级语篇单位(如段落,章节)主位的关系,和整个篇章及情景的关系。”[3]114不同语言学家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不同的划分。这里,我们总结出六种模式。1.简单线性推进模式。简单线性推进模式是指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该模式可以表达为:T1+R1→T2(=R1)+R2→T3(=R2)+R3。2.主位同一推进模式。主位同一推进模式是指各小句的主位相同,而述位不同。该模式可以表达为:T1+R1→T2(=T1)+R2→T3(=T1)+R3。3.述位同一推进模式。述位同一推进模式是指前后小句的述位相同,而主位不同。该模式可表达为:T1+R1→T2+R2(=R1)→T3+R3(=R1)。4.主位派生推进模式。主位派生推进模式是指后句的主位都由同一个前句的主位派生而来。该模式可以表达为:T1(=T2+T3+T4)+R1→T2+R2→T3+R3→T4+R4。5.分裂述位推进模式。分裂述位推进模式是指后句的主位均由前句的述位派生而来。该模式可以表达为:T1+R1(=T2+T3+T4)+R1→T2+R2→T3+R3→T4+R4。6.交叉接应推进模式。交叉接应推进模式是指前一句的主位成为后一句的述位。该模式可以表达为:T1+R1→T2+R2(=T1)→T3+R3(=T2)。
三、对《辉煌壮丽的暴风雨》一文的主述位分析和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一)文章介绍
《辉煌壮丽的暴风雨》是南希·彼得森所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英语散文。它描写了暴风雨来临时辉煌壮丽的景象及暴风雨过后焕然一新的世界以及作者得到的心灵净化和洗礼。通过此文,作者表达了她对大自然及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这里,我们将对这篇散文的主述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及组织语篇、传递信息的方式。
在文章开端,作者用代词“it”引出了整个文章的主题—暴风雨。这里,作者之所以使用代词“it”而不是“the storm”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使其继续阅读以找出此文的主题。“it”作为全文第一个主位,为全文提供了出发点,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我们知道,述位通常传递新信息或重要信息,而英语又是一个句末中心的语言,也就是说,通常把重要信息放在句末位置,那么文章的最后一个述位无疑就负载着全文的信息中心。这里,作者把“the glories of the storm”放在这一位置,不仅揭示和重申了文章的主题,也和文章开头形成了首位呼应,从而使整个文章成为一个连贯自然的整体。
(二)主述位分析
除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在这里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因此不做分析之外,本文共有68个小句,其中有两个小句只有述位没有主位,因此共有66个主位和68个述位。从有无标记性来看,在这66个主位中共有8个有标记主位,其中7个由前置状语充当,另一个则是识别性主位,其余58个都是无标记主位,占总数的87.27%。有标记主位的使用突显了作者想要作为句子出发点的成分,但由于8个中有7个是由前置状语来充当的,因此标记性并不强,因为状语在句中的位置相对灵活。有标记主位的使用使得句子结构灵活多变,以避免让读者有乏味之感。从主位的复杂程度来看,本文有50个单项主位,占总数的75.76%,15个复项主位和1个小句主位。在这15个复项主位中,只有一个是由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话题主位三种成分构成的,其余都是由语篇主位和话题主位构成的。而在这15个语篇主位中,11个为结构成分,4个为连接成分。复项主位中语篇主位数量的明显优势说明在这样的描写性文章中,作者更多的是关注景物描写和句子之间的承接,而不是表明个人态度,以期达到客观的效果。作者适当运用复项主位和小句主位使得文章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
(三)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在这篇散文中,除分裂述位推进模式之外,上文总结的其余五种主位推进模式均有体现。全文13段中,只有第4段没有采用任何主位推进模式,其余各段共29处均采用了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其中12处采用了主位同一推进模式,占总数的41.38%,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模式。此模式用同一旧信息不断引出不同的新信息,使得信息层层递进,起到突出述位所述新信息的作用。本文是一篇描述暴风雨景象的散文,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多选用这一模式。这是因为作者想要详尽地描述暴风雨的各种景象,如雨、风、雷、冰雹等,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本文中,数目仅次于主位同一推进模式的是述位同一推进模式,共有7处采用这种模式,占总数的24.14%。在首次提出新信息后,作者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不断重复新信息,起到强调的作用。例如在第六段中,这种模式的使用就起到强调雨势之迅猛的作用。简单线性推进模式和派生主位推进模式均出现四次,分别占总数的13.79%。简单线性推进模式反映出信息流动环环相扣,使整个信息流动过程流畅自然。派生主位推进模式通过用不同的派生主位来进一步描写上义主位使得描述更加具体深刻,便于读者理解。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作者在文中分别具体描写了暴风雨的各种景象,如雨、雷、冰雹等。此外,交叉主位推进模式共出现两次,占总数的6.9%。该模式的选用可以帮助读者紧跟主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个语篇很少只采用一种主位推进模式,通常是几种主位推进模式共同作用。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可以使各语篇成分联系更加紧密,使语篇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由于这是一篇描写暴风雨的散文,作者的目的是清楚、简洁、明了地介绍暴风雨的景象,因此多使用单项主位和主位同一推进模式。如上文所说,这五种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均有助于本文的语义连贯和连续。然而,语篇的连贯并不仅存在于各个段落中,而是贯穿于整个语篇。也就是说,在进行语篇分析时,我们要着眼于整个语篇,而不能只局限于小句或段落。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前四段组成,描写了暴风雨前的景象。第二部分由第五段到第十段构成,描写了暴风雨的惊心动魄,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第5、6、8、10段的主题句,即第一句分别描写了暴风雨的四个阶段,即开始、加急、高潮和结束,形成了明确的语义连接。此外,第六段的T3和第七段的T3形成了跨段连接。第十段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最后三段构成了全文的第三部分,作者表达了她对暴风雨的态度,所以使用了很多第一人称代词“I”,并且采用了主位同一推进模式来向读者传达她对暴风雨的感受。除了不同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新旧信息的排列、衔接手段的使用均使得篇章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而不是随意堆砌的部分。虽然主位的选择和排列及不同主位推进模式的选用在语篇连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并不是决定语篇连贯的唯一因素。语篇的连贯还需要各种其它因素,如信息结构、衔接手段、时态选择等的共同作用。
四、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一些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对《辉煌壮丽的暴风雨》一文的实例分析,探究了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主位在语篇的组织、构建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的恰当选用使得信息流动流畅自然,浑然一体,语篇前后连贯、表达顺畅。主位结构在语篇分析和外语教学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并把它运用在语篇分析和外语教学中。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37-38.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19.
[3]Danes,F.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M].Prague:Academia,197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