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实务研究

2018-09-10于秋圆

中国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

于秋圆

摘 要: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任务是由母公司完成的,将母子公司合并成一个会计主体,进而对报表进行编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合并财务报表可以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资金情况等进行全面反映,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程序,分析了目前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在编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编制措施,希望可以为企业财务人员在编制报表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 编制方法 抵消分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c)-110-0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经常会出现企业合并以及企业收购的现象,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合并必须编制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反映,并根据该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目前,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报表的应用及效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完善。

1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程序

1.1 对个别报表数据进行复核及过录

企业在对个别报表编制方法明确之后,首先要对这些报表进行复核,确保它们的准确性。然后在这个步骤的基础上,将财务数据过录到工作底稿当中。

1.2 编制調整分录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对母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以及会计政策进行统一,对一些不符合母公司要求的报表应该进行调整。对于不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取得的子公司,应该查看该子公司的备查簿,根据可辨认资产以及负债等信息编制调整分录。另外也要根据权益法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

1.3 编制抵消分录

对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言,其关键之处在于编制抵消分录。企业应该消除内部交易给财务报表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抵消分录来说,其借记或者是贷记项目都是财务报表项目,比如资产负债表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利润表项目等,并不是具体的会计科目。

1.4 计算合并金额

首先将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各项目加上总金额,再对财务报表中的负债项目、资产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等合并金额进行计算,进而为合并报表的填列做好准备。

1.5 填列合并报表

根据合并工作底稿中所计算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合并金额,填列生成正式的合并财务报表[1]。

2 合并财务报表在编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范围不明确

现代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元化,导致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股权关系等变得十分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难度,如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那么就无法有效确保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产生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范围不明确的情况,难以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不利影响,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点:首先,会计人员缺少责任心,职业素养不高,并且专业性较差;其次,母子公司没有统一的财务标准规范,增加了合并初期初始数据处理的难度,极易导致偏差、失误等现象的发生;最后,子公司在对财务报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建设程度较低,在数据采集方面,经常会出现数据和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现象,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在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进行明确时,主要是对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判断,一些经营效果比较好的子公司,会采取一些商业手段以确保自身满足合并条件,并且在合并之后,对母公司进行控制,进而扩大公司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如果不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范围进行明确,极易为企业带来财务危机。

2.2 会计政策不一致

对于新会计准则而言,对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了详细规定,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必须相一致,如果母子公司在会计政策方面出现了问题和冲突,那么就应该按照母公司的相关标准进行执行。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企业并没有对这项规定进行有效落实,并且执行力度较差。目前,由于企业具有多元化特点,导致会计政策在应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带来不利影响。

2.3 很难确保抵消项目的有效性

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母子公司在进行合并时,需要尽可能地抵消内部交易给报表带来的影响。但是目前企业在进行合并时,更注重企业间的合并,缺少对抵消的有效重视。例如,母子公司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编制时,只对母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子公司的应付账款进行抵消,对母公司的计提坏账和资产减损等方面没有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再加上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进行抵消时,如果不能进行全面抵消,就会大幅度降低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 公允价值问题

实际而言,母子公司并不是完全的控制关系,在新会计准则当中,对该现象进行了规定,需要通过公允价值来衡量企业的财会情况,所以,资产及成本在流动方面存在一定差额,在财务核算时,应该将该差额包含在内,但是企业核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对该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进而降低了报表核算的准确度[2]。

3 完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措施

3.1 明确编制范围

第一,报表编制人员应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企业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等进行明确,进而准确判断财务报表的走向。第二,会计人员应该对企业的原始财务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全面掌握报表中的内容。第三,会计人员应该清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各项考核指标,同时也要对资产运行情况、经营成本等信息进行明确,进而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第四,企业也要增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并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会计准则知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职业道德素养等,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合理性及准确性。在新会计准则当中,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控制权进行了重点强调,企业应该对控制权进行实质性掌握。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应该理顺和子公司的股权关系,比如通过制度修订或者是股权转让等明确双方的股权关系,进而降低合并风险。

3.2 确保政策统一

不同企业在税收情况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差别,特别是在合并之后,雖然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但也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企业要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应该让财务管理变得更加集约化,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统一会计政策。对于子公司来说,可以直接应用母公司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可以进行有效关联,确保母子公司可以对利益进行共享,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那么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该对两方面进行考虑,即可靠性和可比性。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在会计政策方面出现了问题和冲突,那么就需要先确保会计政策的可靠性,进而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

3.3 增强对抵消项目的重视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增强对抵消项目的重视,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对企业实际资产水平和真正利润进行充分反映,对披露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所以企业应该增强对其的重视。要想对抵消分录进行合理编制,就要明确内部交易对报表的影响,对抵消分录进行编制之前,应该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详细列举,并注明其最终结果,进而对相同业务进行抵消。

3.4 增强对公允价值的重视

企业在进行合并时,母公司应该做好备查簿记录工作,对子公司的负债、资产等相关公允值进行登记。了解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完善公允价值体系,在新会计准则当中,并没有对公允价值确定条件进行明确规定,但是为了避免纠纷,企业应该对其确立方法进行明确规定,对优秀企业的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对比分析,对本企业的公允价值体系进行建立或者是完善,进而确保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3]。

4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想通过合并、收购等增加自己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增强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重视,认真研究报表编制的理论及实务,明确报表编制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明确编制范围,确保政策统一,增强对抵消项目以及公允价值等的重视,进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欣.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实务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 2017,18(06).

[2] 郑水娟.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与技巧[J].商,2012(17).

[3] 宫树强.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合并财务报表
浅谈处置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有关处理
多层控股结构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
新准则下境外子公司合并报表编制的研究
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留存收益转回问题探讨
论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应用研究
合并财务报表新准则对结构化主体的影响专题探讨
对合并财务报表中控制概念的解析
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主要变化
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探析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影响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