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2018-09-05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

徐 云

(永昌县人民医院,甘肃 永昌 737200)

酒精性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阶段,由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进展而来,是因为长时间饮酒过量引起的一种肝病,主要发生于过量饮酒人群[1-2]。该病易导致患者肝组织进行性纤维化和慢性炎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以及肝性脑病等众多并发症甚至死亡[3]。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关键主要为戒酒和病因的早期诊断、对症治疗。有研究显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很好的疗效[4]。现就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44例,其中男性 35例,女性 9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43.75±9.45)岁,饮酒史(18.72±2.49)年,酒精性肝硬化病程 1~7 年,平均病程(3.79±2.05)年;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8例,年龄 32~68 岁,平均年龄(44.15±9.76)年,饮酒史(18.24±2.56)年,酒精性肝硬化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0±2.1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史、病程、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细情况见表1。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关于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以下情况者:(1)药物引起肝硬化的患者;(2)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肝硬化的患者;(3)伴有消化、循环、泌尿、神经、肾功能障碍等其他全身性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一般情况年龄(岁)性别 男女病程(年)观察组(n=44)43.75±9.45 35 9 3.79±2.05对照组(n=46)44.15±9.76 38 8 3.90±2.11 t/χ2 0.197 P 0.844 0.138 0.711 0.2510.803饮酒史(年)BMI(kg/m2)18.72±2.49 24.28±1.76 18.24±2.56 23.96±1.59 0.901 0.906 0.370 0.368

1.2 治疗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常规西医治疗:绝对戒除酒精类饮品,补充葡萄糖、蛋白质、氯化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等酸碱平衡。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英文名:ReducedGlutathioneTablets;国药准字H20050667,2010-09-02;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化学药品,0.1g)1.2g静脉滴注,1次/天,为期两周。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同样常规西医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英文名:CompoundGlycyrrhizinforInjection;国药准字H20080529,2008-09-01;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化学药品,甘草酸苷40mg、盐酸半胱氨酸20mg、甘氨酸400mg)80ml,1 次/天,为期两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肝功能指标 TBil、DBil、ALT、GGT、TBA 水平以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室温下静置20分钟,在2500r/min的离心机下离心25分钟,并对血清进行分离,取4ml血清留置,-80℃环境下保存。采用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PUZ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水平,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试剂盒均来自北京奥维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且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 预后随访 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两年随访观察,记录其病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治疗后累计复发率应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复发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GGT、TBA的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Bil、DBil、ALT、GGT、TB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Bil、DBil、ALT、GGT、TB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 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 TBil、DBil、ALT、GGT、TBA 的比较(±s)

表 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 TBil、DBil、ALT、GGT、TBA 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aP<0.05

观察指标TBil(mol/L)时间DBil(mol/L)ALT(U/L)GGT(U/L)TBA(mol/L)治疗前治疗后P治疗前治疗后P治疗前治疗后P治疗前治疗后P治疗前治疗后P观察组(n=44)170.47±39.50 179.20±20.85a<0.05 113.36±23.27 136.20±11.76a<0.05 118.68±25.65 156.85±15.17a<0.05 223.98±53.26 190.39±29.82a<0.05 150.65±8.36 130.55±5.58a<0.05对照组(n=46)173.05±40.46 120.46±32.42<0.05 112.60±21.97 74.08±19.38<0.05 120.38±26.87 86.73±19.39<0.05 225.29±52.16 140.98±41.49<0.05 52.96±7.88 39.90±6.38<0.05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的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 3。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酒精性肝硬化两年累计复发率的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两年的追踪随访发现,观察组44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酒精性肝硬化复发,累计复发率4.5%;对照组46例患者中共有9例酒精性肝硬化复发,累计复发率19.6%。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得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酒精性肝硬化两年累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54,P=0.037)。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的比较(±s,μg/l)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的比较(±s,μg/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aP<0.05

观察指标HA时间PCⅢⅣ-C治疗前治疗后P治疗前治疗后P治疗前治疗后P观察组(n=44)352.08±88.35 123.23±44.36a<0.05 198.30±41.42 105.47±29.54a<0.05 136.76±32.65 66.90±25.43a<0.05对照组(n=46)349.59±89.04 224.86±70.24<0.05 195.90±43.58 146.07±35.05<0.05 140.57±34.46 100.84±28.85<0.05

3 讨论

3.1 酒精性肝硬化治疗现状

酒精性肝硬化主要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组织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硬化等病理表现的一种肝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生命危险,因此,该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肝细胞乙醇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内毒素与免疫反应、内毒素与Kupffer细胞。该病的治疗重点首先在于戒酒,其次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3.2 复方甘草酸苷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用药的作用机制

复方甘草酸苷是肝硬化的常用治疗药,其治疗功效主要有消炎、保肝、抗病毒、免疫调节等[3]。其成分之一的甘草酸可以对肝组织损伤进行修复,使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而另外两种成分——蛋氨酸和甘氨酸,可以很好地拮抗变态反应以及消除肝组织内毒素。此外,复方甘草酸苷还能抑制炎性介质的活性,保护肝细胞膜。而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机体内转化为谷胱甘肽,产生数量众多的巯基,对患者机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可以改善低氧血症,降低酒精对肝组织的损害,对肝组织正常有序的运转起到维持作用[6]。因此,两者联合应用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以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3.3 本次研究结果及临床意义

本研究显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其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GGT、TBA水平均显著下降,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也下降明显,且患者的酒精性肝硬化两年累计复发率显著降低。

血清 TBil、DBil、ALT、GGT、TBA 水平是衡量肝功能的常用间接指标,其水平的升高提示肝细胞及组织出现损伤情况,反之亦然[7-8]。血清HA、PCⅢ、Ⅳ-C水平均是衡量肝纤维化的常用直接指标:(1)HA为基质的一种构成成分,其摄取和分解主要发生于肝内皮细胞内,当肝组织损伤时,其水平会随之升高,与肝组织纤维化严重程度关系密切,故其对肝组织纤维化及肝损伤有较大诊断价值[9]。(2)PCⅢ提示肝细胞Ⅲ型胶原合成情况,其水平随着肝组织纤维化及炎症的进展逐渐升高,故PCⅢ可以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的严重程度[7]。(3)Ⅳ-C也是肝组织纤维化血清标志物之一,其水平的升高提示肝纤维化情况的加重[10-11]。因此,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 TBil、DBil、ALT、GGT、TBA水平以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的显著降低,均表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情况明显好转,即肝硬化病情有了很大改善。

综上所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肝功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明显好转,且预后良好,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