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形态学整合课程研究与实践

2018-09-05郎尉雅孙丽慧姚宏波张海燕姚立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胚胎学形态学解剖学

廉 洁,郎尉雅,孙丽慧,姚宏波,张海燕,姚立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在医学教育逐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医学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1]。在我校“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课程设置必须要有整体性、综合性、多元性,整合课程成为当今医学院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医学形态学是以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人体宏观和微观结构,正常或疾病情况下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这几门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探讨和研究医学形态学课程整合,力求打破学科界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我院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

1 目前国内医学形态学的教学现状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沿用了几十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中各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将系统性的完整知识人为地分割成各自独立的课程[3]。例如,基础医学主干课程的设置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局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然而,这些课程之间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以学科为单位,分设在不同学期单独教学、单独考核,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疾病和器官系统的知识,不利于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以我校的形态学课程为例,系统解剖学设置在第1学期,组织学与胚胎学设置在第2学期,局部解剖学和病理学设置在第5学期。形态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密切相关,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各门课程均各自为政,学科间间隔1~4个学期,各门课程的教学缺乏衔接,缺乏相互协调配合,造成知识遗忘。医学形态学是基础医学的基石,可以说,没有人体形态学就没有医学[4]。可见,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这几门学科的有机整合是医学形态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各医学高校大多在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改革试点,根据各医学基础学科之间的特点,将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尽可能避免学科间的重复和脱节,使学生对器官和系统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但受传统教学习惯的束缚、师资的限制和学校校情的影响,都在开展各有特色的改革实践,还没有可普及实施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形态学课程之间的整合。

2 医学形态学整合课程的组织实施

我院分别在2015级教改班、2016级实验班、2017级实验班进行了具体实践。其是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组织建立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体系。主要环节见图1。

图1 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体系

2.1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形态学整合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但要有改革意识和积极的热情,还要有形态学科的各门知识结构,并有机地融会贯通。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我校根据教学需要,一方面不定期地组织跨学科的教学交流研讨会、相关学习和培训,安排青年教师跨学科任助教,另一方面安排新入职教师到相关形态学科教研室任教实习一年,并安排出科试讲和笔试,合格后回所在教研室任教,以此培养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教师。

2.2 教材编写

我校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编写了一套集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相关课程为一体的新型实用型教材。以系统为单位,分别把各器官、组织的大体结构、局部结构和病变下的结构变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异常以及从正常向异常形态演变过程中的动态联系的全面知识体系,在每个系统中均写入专业英语,并配有临床案例。

2.3 理论教学

以器官系统为单位实施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形态学教学体系。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克服传统教学的“满堂灌”,把以“教”为主,转到以“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精选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内在联系,避免知识重复或空缺。为保证形态学理论与临床课程的衔接,我们以PBL教学和案例式教学为抓手,利用编入每个系统的案例,引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去解决临床问题,加强基础与临床的渗透,探索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人体形态学知识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2.4 实践教学

优化整合形态学教学资源[5]。将病理学实验室和组织与胚胎学实验室整合为微形态实验中心,建立形态学展馆。在展示形态学标本实物的同时,通过研究制作了精美、实用的实验课件,购置数字化切片和数字人体解剖系统,完善覆盖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多学科的教学标本。这些都是形态学实验整合课程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实验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知识融合,如泌尿系统中开设肾的综合性实验,实验前,先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的肾脏切片,然后分组进行动物实验,制造实验动物肾脏缺血缺氧模型,观察大体形态结构,最后取材、制片,观察肾脏缺血缺氧微观病理上的结构改变,由此使学生掌握从大体结构到微观结构、从正常到病变,从病变的形态学变化联想到临床上的功能改变。

2.5 教学评价与考核评估

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6]。一方面,学校督导组进行听课、评课,提出宝贵意见及时反馈至授课教师;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对教师课堂进行评价。教师针对评价结果积极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是引导学生学习、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前者30分,结合教学活动全程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施即时、动态、多次评价,如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实验课表现及实验考核;后者70分,为期末卷面考试。

3 经验总结

医学形态学整合课程式改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其科学性在于把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发育与成熟以及结构异常改变的理论知识完整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形态学知识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新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存在一些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教师队伍的建设还需要学校给予政策支持和各学院、教研室的重视与配合,并不断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教材的建设还需要不断改进;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完善;教学条件和设施还需要不断配套完善。总之,医学形态学整合课程改革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长久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创新。

猜你喜欢

胚胎学形态学解剖学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