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问题探析
2018-08-23赵书芳
赵书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主体实现了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文章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以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合作学习方式的现状
1.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不佳
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地显现了出来。例如,没有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合作的过程不够精细,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效果;没有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所用时间等。所以,很多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点不知所措,无论题目是否有难度,都要进行课堂讨论,导致课堂形式显得毫无章法[1]。
2.没有进行基础的合作就进行简单的分组
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只是单纯地以前后桌或者左右桌分组进行简单的讨论。这种简单的分组方式不仅禁锢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只能和学习能力在同一层次的同学在一组,无法增强不同层次之间学生的交流。此外,简单的分组学习不仅让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还会造成学生学习方法和性格的矛盾。这种传统的分组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模式,而且小组成员之间对各自在组内扮演的角色分工不明确,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组内成员的分工不明确,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的积极性似乎不是很高,或许是因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畅所欲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其参与的积极性。组内成员分工的不明确,成为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常见问题。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之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做法,学习热情高涨的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在遇到问题时会大胆地提出想法并寻求答案;而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则相反,呆坐在一旁,倾听别人的讨论,即使自己有想法也不参与讨论。这种分工不明确的合作学习,会把课堂变得乱哄哄,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2]。
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1.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
学生要自觉地遵守课堂的纪律,这是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教师明确学生要遵守的课堂纪律,学生自觉地遵守,这样才有利于提升课堂質量。教师在分组时,要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组,这样才能体现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扶持,促进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各小组竞赛,从而增进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构建规范的师生合作流程
教师要以递进的形式提出问题,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来回答问题,在一个小组回答问题时,允许其他小组进行答案的补充,从而促进各组之间的合作。然后在明确分工的责任之后,进入独立思考的阶段,组内成员积极分享自己思考的结果,而其他组针对其结果进行讨论,并完善讨论得出的答案。学生在认真听取他人的答案时,也要针对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各组代表利用本组讨论的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其他小组可以根据其结果追问,并验证其真实性。
3.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
教师要以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分组方式,既有利于促进同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又有利于各小组之间展开学习竞争。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有效地衡量各组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别。
三、结语
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将合作学习正确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容易消化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合理分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地参与其中,实现师生之间更好的互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蔡丽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刊),2018(1):35.
[2]袁 泉.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58.